本篇文章840字,读完约2分钟

当然,这本鹤顶红是武侠小说无色无味,既不是见血封喉、拉肠的稀有毒药,也不是鹤头顶红冠,而是产自东南亚雨林的犀鸟头胄部分。 令人惊讶的是,普通鸟类的头骨为中空,无法雕刻,但犀牛头胄部分实心、外红内黄、纤细、易雕刻,可与象牙媲美。 犀鸟的头胄之所以被称为鹤顶红,不是因为产地命名,而是东南亚藩属国作为供品献上的头胄,不知道这种鸟的形态就冠以“仙鹤”之名。 因为正好在古代文官的朝服上多以“仙鹤”为图案,这样的“官居一品”、“指日升”的意思自然赋予其中,因其颜色红润,被称为鹤顶红。

“古玩杂项中神秘的鹤顶红”

鹤质量好颜色美,内黄深红色头骨经切割打磨加工,制成鼻烟壶、扣环,可雕刻小动物或山水人物艺术品。 特别是直接雕刻在其头部的精巧高雅的雕刻品,形态优美,与普通的象牙雕刻相差无几。 2007年纽约佳士得春拍的,一只寸许齐白石制作鹤顶红“一品仙鹤”鼻烟壶,成交价格超过65万元。 到现在为止,大概上升了10倍以上。

“古玩杂项中神秘的鹤顶红”

犀鸟头胄上的“鹤顶红”一被发现,就遭到了灭绝的侵害。 因为现代人不太知道,由于生态变化和数百年的狩猎,犀鸟濒临灭绝。

古人看产品时没有犀牛鸟,所以在多个明代的著述中经常虚假地将其作为“仙鹤”。 最早看到其形态特征并具体说明的是郑和下西洋的随员马欢。 其着作《瀛涯胜览》中写道:“鹤顶鸟比鸭大,毛黑胫长,大脑骨厚寸余,内黄外红,都很鲜丽可爱。”

“古玩杂项中神秘的鹤顶红”

从众多典籍可以看出,鹤顶红于元代传入中国,但被国民广泛知晓的是郑和下西洋之后。 由于东南亚国家多以鹤顶红为贡物,典制记载中不仅规定了贡国之下,还规定了正式回礼价格,这已经相当于实际贸易。 朝廷的官员经常制作杯子和带子等进行观赏。 明中叶后国力减弱,产出国不再献上。 这是因为鹤顶红更珍贵。

“古玩杂项中神秘的鹤顶红”

鹤顶红以其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和文化价值成为拍场竞争的对象,因此,笔者在近年来的各次拍卖中均以鹤顶红雕刻品的5倍至10倍的价格成交,上涨潜力非常小。 这自然引起了造假者的关注,市场上已经出现了很多高仿鹤顶红,实际上是树脂和犀角之类的混合物,藏家一定要多加甄别。

“古玩杂项中神秘的鹤顶红”

标题:“古玩杂项中神秘的鹤顶红”

地址:http://www.og5o.com/hyjj/195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