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852字,读完约2分钟

本报(记者黄征通讯员童婳)武汉国漆,曾经是一代人的记忆。 昨天,记者获悉,上个月入选省级非遗留保护名录的“武汉国漆精制技术”,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 该项目的保护单位是武汉市国漆有限企业。 负责人万汉平说,经济年代,年轻人结婚时做家具很流行,都是采用国漆,当年做家具涂国漆,购买要排队,难求一漆。

“武汉国漆申报国家级非遗”

国漆又称生漆、大漆,是从漆木韧皮部人工采汁,加工精制而成的天然植物涂料。 防腐耐高温,无毒无害,经久耐用。 但是国漆也有弱点:产量低,素有“百里千刀一斤漆”的说法。 有些人容易对皮肤过敏,涂装工序多而复杂,对温度、湿度要求很高。

“武汉国漆申报国家级非遗”

化学漆的广泛运用,使国漆远离了人们的生活。 目前,国漆主要应用于古代建筑、寺院、高级家具、漆器工艺品及漆画制作等方面。 黄鹤楼的扁牌“黄鹤楼”、“楚天极目”以及归元寺的大雄宝殿、门、栅栏等,都用国漆涂装。

“武汉国漆申报国家级非遗”

目前,规模化生产国漆的公司,全国只有武汉市国漆有限企业一家,掌握这种制漆方法的不到10人。

万汉平说:“传承与创新是国漆公司生存的唯一道路。 “20世纪80年代,科研人员以国漆为原料,凝结主要成分的漆酚,与其他化学原料反应用于工业防腐。 新疆油田的管道、储油罐等连续18年被采用,受到好评。 ”。

虽然产品已经出售,但企业并没有放弃以前流传下来的国漆的生产。

万汉平说,考古记录表明,国漆的采用历史可以追溯到7000年前。 湖北省博物馆[微博]是馆藏漆器品种最多的博物馆,其中距今2500年曾侯乙墓出土的内棺,其漆皮至今仍有光泽,2吨半的外棺是世界最大的漆器文物,“国漆是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以前传承文化”。

“武汉国漆申报国家级非遗”

65岁的余继先是“武汉国漆精制艺”的第三代传承者,“企业仍然保存和采用了两个有80多年历史的精制漆器钵和樟木制作的过滤扭漆车,从以前开始就生产了全套制漆工具,我们一直在生产制漆的做法。

近年来,该企业产品销售额不断增加,今年销售额创历史最高水平,突破3000万元,其中涂料超过100万元,主要销往日本、韩国、新加坡以及中国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标题:“武汉国漆申报国家级非遗”

地址:http://www.og5o.com/hyjj/198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