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810字,读完约12分钟

6月11日,在法国科列兹州萨兰町的希拉克博物馆,中国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代表国家文物局赠送了法国前总统希拉克精心准备的礼物——首都博物馆藏青铜重器伯矩假发全貌拓本。 希拉克很珍惜这个礼物,很久以来一直在欣赏……

“用纸墨传拓历史(图)”

希拉克从少年时代就热衷于中国文化,经常去博物馆观赏中国古代青铜器。 青铜器的神秘图像代表了什么,希拉克不禁思考。 政治后,希拉克对青铜器的热情丝毫不减,1995年当选法国总统后,睡前阅读有关中国的考古杂志是必修课。 2002年11月,希拉克在捷克首都布拉格出席北约峰会,其他国家领导人发言时,从公文包里拿出一本关于中国文物的书,专心阅读。 这是由法国记者的长焦镜头拍摄,刊登在报纸上的场景,标题为“总统在百忙之中,偷闲研究中国青铜器”,一时成为逸事。 同样的“拉开小差距”有时也会发生。 在国际会议上,躺在桌子上听着发言的希拉克正确地写下了中国王朝纪年表。

“用纸墨传拓历史(图)”

希拉克不是第一个喜欢中国拓本的外国人。 在中国美术学院学习书法的瑞士苏黎世大学学生尤利萨,第一次看到“张迁碑”的拓本,兴奋得流下了眼泪。

一张拓本能如此打动文化背景迥异的西方人,足以说明其艺术魅力。

拓本的地位

传说是后汉末期由于需要临摹习语,传拓应运而生。

传布拓本的俗称。 “传拓”一词最早出现在《隋书·经籍志》上。 “其传承之书,仍在秘密政府。 ”。 隋唐时期,这种练字的做法被上层医生普遍使用。 两宋阶段,随着金石学的形成,传拓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 甲骨、吉金、陶文、陶范、封泥、古玺、铜镜、古泉、瓦当、画像砖、仿像、摩崖、墓志、经栋等都是传拓对象。

“用纸墨传拓历史(图)”

与书法绘画不同,传拓是集金石学、考古学、美学三位一体的高级艺术门类。 自古以来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被收藏家珍藏。 它不仅在视觉上给人以美感,而且是拓本自身上附着的斑点、剥离痕迹,更让人感受到古代幽深的感情,拥有纸笔所没有的兴趣。

“用纸墨传拓历史(图)”

过去,文玩市场拓本的价格不低,也有比高价书画贵的。 1920年,着名学者罗振玉出售私藏。 其中,五代董源《山居图卷》3500银元,明代唐寅《品茶图卷》650银元,宋拓《罗池庙碑》6000元银元。 由此可见珍贵拓本在文人心中的地位。 这也不难理解北宋着名书法家黄庭坚的“孔庙虞书贞观刻,千两黄金那买的”这句话。

“用纸墨传拓历史(图)”

拓本原本是古物的再现,但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披上浓厚的人文色彩,静静地记录着中国以前流传下来的文化艺术的迅速发展过程。

全形拓的历史

从宋朝下来,传拓的种类很多。 宋朝的毛毡蜡拓、麻拓、明朝的夹克拓、色拓、烟煤拓、清朝的洗碑拓、象嵌拓、堆墨拓等。 这些拓法多以平面石刻为首要对象。 对青铜器的传拓始于清代嘉庆道光年间,被称为“全形拓”,又名“立体拓”、“器形拓”、“图形拓”等。

“用纸墨传拓历史(图)”

纸拓器物立体全形是传拓技法中最难的一种。 全形拓分为墨拓、朱(砂)拓,表现出的黑红世界富有金石之趣,能吸引观众强烈的审美意蕴和收藏欲望,能体现出原物所不具备或不明显的绘画特色。 全形拓制作过程中所需的敲击技术,将使拓本成为珍贵的艺术品。 因为敲击的年代和敲击的人不同,所以一点点的全貌拓本身就具有极高的文化财产价值。 在古来流传的全形拓基础上,加上名人的收藏题跋,其价值不亚于原物的价值。 所以,就是全形拓的收藏,也就是对珍贵文物的保护和利用。

“用纸墨传拓历史(图)”

浙江省博物馆学者桑椹在《全形拓的传承与流变》文章中确认,全形拓在清代嘉庆道光年间,从浙江嘉兴人马开始凤创。 马起凤( 1821-1850 ),字傅岩,终身不详。 清代长洲(今苏州)人徐康《前尘梦影录》卷下云:“吴门推开金石,莫名其妙地塑造全貌,道光初年,浙江禾(嘉兴从三国吴黄龙三年至赤乌四年,被誉为水稻之兴)马傅岩能。” 现代着名古拷贝学家容庚在《殷周育铜器通论》中也说:“彝器全貌拓始于嘉庆年间马起凤拓得的汉洗……如今马氏拓本,除了载于金石屑之外别无他器。” 清代光绪年间嘉兴人鲍昌熙编着的《金石屑》中记载的汉洗中,有《汉洗、旧拓本、戊午6月18日,傅岩马起凤并记》。 戊午是嘉庆三年,题跋中提到了旧拓本,可以推测这个拓本敲击的时间最早是到干隆那年。 但是,从图像来看,实际上是由两面的合并构成的,敲击非常简单。

“用纸墨传拓历史(图)”

在全形拓技术的迅速发展史上,有一个重要的人,即僧达受。 达受( 1791-1858 )字为六舟、秋楫、别号为寒泉、南屏退叟、万峰退叟等。 俗姓姚氏,一说陈氏,名峻氏,嘉兴海昌(今属海宁)人。 海昌白马庙、后主杭州西湖净慈寺、苏州沧浪亭大云庵、镇江焦山寺(定慧寺)。 喜爱金石,根据其自编年谱《宝素室金石书画编年录》记载:“壮年行脚遍地、穷山深谷中,遇到摩崖必拓之,或在鉴赏家看到钟鼎彝器,必拓其全貌。” 六和尚与学者阮元、书法家何绍基、画家戴熙等名流关系密切。 我为阮元画过《百岁图》。 “首先以六尺的巨大宽度,取外廓草书的大寿字,取金石百种敲击拓,敲击一角,上下不见全部萩纸。 有时潮湿,容易变成五六次,必须开始遮蔽事物”。 阮元得到极高的评价,被誉为“金石僧”。 六舟的全形拓本因擅长淡墨而闻名,在世很多。 有趣的是,他的许多作品都以表鼎插花为主题素材,或自己画小象,富有文人雅趣。 他开创的青铜器全形拓与绘画相结合的这种艺术形式,对后世产生了影响力,在清末民初尤为盛行。 通常,金石藏家聘请拓工传拓器形后,请名家将花卉补缀在彝器的全形拓片上,从以前流传下来的清供图迅速发展起来,成为另一个绘画品种。

“用纸墨传拓历史(图)”

全形拓的快速发展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乱舞期、快速发展期、鼎盛期。 拓制对象从最初纹饰简单的小物件到青铜重器。 拓制技法也从不太重视透视、阴阳拓平面的做法,迅速发展到西方透视、素描等做法,到了通过表现光线明暗变化,立体表现拓器物图像的阶段。 到民国时期,全貌拓技术可以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然而,以照片为基础的石印、現罗版等复制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全形拓这一费时费力的纯手艺术急剧衰退,逐渐成为稀缺珍贵的艺术品,在近50多年来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

“用纸墨传拓历史(图)”

晚清全貌拓的代表人物是金石学家陈介祺( 1813-1884 )。 民国时期,周康元(希丁) ( 1891-1961 )精研拓法广为流传,韩醒华、邓葆初、萧寿田、傅大卣等都是其弟子。 据报道,迄今为止,全中国的精全貌拓者不超过5人。

贾文忠的全形拓

在文化界,大家都知道贾文忠是从事文物修复和青铜器鉴定的专家,但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全貌拓技术也很伟大。

贾文忠出身于北京金石世家,从小受家庭熏陶喜爱金石书画,得其父、著名青铜器修复专家贾玉波真传。 他在北京市文物局、首都博物馆、中国农业博物馆从事文物修复、保护、鉴定等工作30年,以胡爽庵、康殷、傅大卣、程常新、魏隐儒、赵存义等名家为师,学习金石篆刻、书画、鉴定。 期间,贾文忠修复青铜器数千件,一级文物近百件。 在日新月异的今天,许多自古以来手工艺正在衰退,濒临灭绝。 作为自古流传下来的文化传承者,贾文忠痛心不已,想起年轻时从著名的傅大卣那里学到青铜器的全貌拓,努力恢复这项技术。

“用纸墨传拓历史(图)”

近年来,贾文忠创作了百余种全形拓作品。 采用古人以前流传的全形拓做法,拓器物全形、器形准确与实物不二、纹样清晰、铭文规范、笔画有档次、效果逼真,深受文人墨客和收藏爱好者的欢迎。 著名鉴赏家史树青称赞说:“贾文忠在全形拓上取得真迹一等,优于民国时期的各项作品,继承并迅速发展了这种前所未有的绝技,并且为我国的文物保护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国家文物局赠送希拉克的国宝伯矩假发,出自贾文忠之手。

“用纸墨传拓历史(图)”

全形拓的做法

贾文忠表示,全形拓具备素描、绘画、裱拓、剪纸等技法的基本功,是用墨拓的方法将器物原来的样子转移到平面拓纸上的特殊技艺。 历史上,许多文人墨客、金石学家沉浸在全貌拓的快乐中。 据传,清嘉庆道光年间,阮元获得三代彝器4种,为金石名家争观,避免应对之疲,遂临摹拓刻木相赠。 朋友六舟和尚因木雕失去原形,遂展开其研究和塑形。 用最初的灯造型,将原器的尺寸画得很好,用厚纸漏雨,用极薄的六吉棉连纸拓墨,拓扑学前用白芷水在笔器上用湿棉花写纸,纸干后用丝绸包的棉花拓扑学 这就是六舟和尚的全貌拓。

“用纸墨传拓历史(图)”

陈介祺的全角拓用“分纸拓”法,分拓器身、器耳、器腹、器足等部位的纹饰、器铭,再蘸水撕破多余的白纸,根据事先绘制图稿的需要,贴上拓片。 由于所画原稿准确,油墨浓淡适宜,全角拓技法得到了更迅速的发展。 民国时期周希丁等人将透视、素描等技法应用于全貌拓,墨色不断研究,浓淡相互作用,所拓器物图像的立体感大大增强。

“用纸墨传拓历史(图)”

青铜器全形拓的拓法在开拓器物之前,选择最能代表该器物特征的最佳立场,在准备好的棉连纸上用铅笔轻轻画“⊥”的形状图,画出表示器物的垂直线和水平线,在“⊥”的形状图上标注器物的高度、宽度点,然后,器物各个部位的位置

“用纸墨传拓历史(图)”

全形拓的收藏前景

现在,国家图书馆收藏着700件青铜器的全形拓本,是内地全形拓最多的地方。 这些拓本原属于公藏的是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书拓本和宝蕴楼藏书拓本,原属于私藏的是陈介祺拓本、刘体智拓本、端方(陶斋)拓本、孙壮(雪园)拓本、陈宝斋 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傅斯年图书馆收藏约1200件青铜器的全貌拓本,包括吴式芬、陈介祺、柯昌泗、冯恕、孙壮、罗振玉、刘体智等金石名家庥藏,传拓者众多达人,如周希丁、王秀仁等,质量精量惊人。 2005年6月,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历史文物陈列馆举办“深宫重宝墨影留形——青铜器全貌拓特展”,半数展品获赠善斋。 另外,北京大学图书馆和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等也收藏有数百件。 年2月,浙江省博物馆“墨林星凤——浙江省博物馆藏碑刻精英展”也是亮点全形拓。

“用纸墨传拓历史(图)”

在目前的收藏热中,拓本的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还没有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场上有全类型拓本,售价不低,但没有达到与其价值相称的价格。 2009年11月23日,中国嘉德(微博)拍下《汉多么宁雁足灯的全貌拓——六舟批评灯图》( 47.8×26厘米),六舟手办长跋,画自画像,估值2~3万元,以15.68万元成交。 年5月15日,在中国嘉德拍摄的周陶铭拓本旧拓本( 50.5×103.5厘米)以2万元至3万元、36.96万元成交。 年5月22日,中国嘉德拍的清末时期各家旧藏秦量秦权拓本,为陈介祺、收藏家方若、邹适庐等秦权诏书等文案拓本,以秦文案大观计,报价12万元至22万元,成交28.75万元。 迄今为止交易价格最高的全角拓是去年6月12日广州艺拍以460万元拍的清内府散氏盘精拓本,由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题跋、周康元拓。

“用纸墨传拓历史(图)”

因为随从很少,所以全形拓艺能否传承成为了令人担忧的问题。 北京大学的张辛教授阐述了全角拓无法取代的理由。 “首先,传拓是指直接从原器的原物上敲击截取的图案大小自然与原器一致,具有特殊的质感,直观性和传真性胜过绘画和摄影。 其次,从审美的角度来说,遗留下来的敲击精良的拓本,特别是全角拓本,往往带有名人的标题跋、印章等,因此完全成为值得收藏的艺术品。 这是因为,传拓技术不仅具有持续、持久的存在意义,而且基于其特殊的艺术性,认为其本身也具有持续的内在生命力,不能灭绝。 似乎是我国的国画、书法、京剧等国粹艺术。 ”。

“用纸墨传拓历史(图)”

摄影技术诞生的时候,我担心画会不会就此结束,但没有发生这样的事件。 绘画不仅仅是技能,更是人类创造的艺术。 同样,拓本在历史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成为学术史、观念史、文化史的一部分,超越了简单的手工作业范畴,被纳入人类文化快速发展史的范畴。

“用纸墨传拓历史(图)”

在新闻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中国人自古以来依赖文化的生活习惯逐渐消失。 许多中国由于以前流传下来的手工作业失去了原始肥沃的土壤,退出了时代的大舞台,逐渐消音。 从以前流传下来的手工艺给人的冲击,不仅在于它的典雅和精湛,也在于对方艺人人格的培养。 其实,需要保护的不仅仅是以前流传下来的文化手工艺,还有像贾文忠一样默默从事手工艺传承的人们……

标题:“用纸墨传拓历史(图)”

地址:http://www.og5o.com/hyjj/198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