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53字,读完约4分钟

原标题:国内外珍藏的五大青铜象尊

大象是目前地球上最大的陆生哺乳动物,自古以来就是吉祥、和平的象征。 战国末期的《吕氏春秋古乐》中有“商人服象,因东夷虐待”的记载,指出商代人在战斗时会发动大象队。 像商周期造型、纹样一样最讲究的立体青铜器物,是当时祭祀礼仪中采用的盛酒礼器之一。 因为这个青铜容器是以真像为模型的,所以它铸造得如此美丽,如此逼真。 而象尊还反映了中国古代高超的青铜器铸造技术及其无与伦比的艺术创作水平。

“青铜象尊中的华夏文明”

据相关文献介绍,目前国内外博物馆收藏的青铜象尊已发现5件。 其中商代象尊三件应该是商代人南迁时的遗物和说明,不是湖南铸造。 这座青铜象尊多散布在山川之间而非中原墓葬内,因此也是文物考古界至今仍在解决的谜团之一。 另外,西周象尊和不明年代象尊各一个,被发现是“镇馆之宝”的收藏文化财产。

“青铜象尊中的华夏文明”

在商代青铜象尊中,1975年出土于湖南省醴陵市狮子山,现收藏于湖南省博物馆的“商象形尊”最为珍贵(图1 )。 它的高度是22.8,长26.5厘米。 尊盖已经丢失,椭圆形的尊口开在像背上。 象鼻长被甩了,鼻头向前延伸,鼻端有洞通过鼻管通向腹腔,象鼻实际上起着流的作用。 大象的整体形态是写实的,就像狂奔中突然停止的青年公象,但大象身上细节的纹路却是想象出来的。 大象的外表是云雷纹在底部展开的动物花纹:象鼻呈凤鸟形状,上伏一虎。 大象到处装饰着兽面、龙、虎、蛇头神物。 那个纹饰做得细致,很美。 是目前唯一被发现的确定土地的商代象铜尊,也是造型最生动、铸造最精工的鸟兽尊之一。

“青铜象尊中的华夏文明”

唯一保存的是尊盖完好无损,现在位于美国华盛顿的弗里尔美术馆的“商夙纹象尊”(图2 )。 象形器高17.5,长21.2厘米。 它的身材丰满,翘在鼻子上再次弯成流水,背上开口,覆盖着龙纹,上面雕刻的小雕像作为按钮。 象鼻饰鳞纹,布满龙纹、云雷纹、四瓣花纹,像脚饰兽颜纹。

“青铜象尊中的华夏文明”

3尊商代青铜象尊中,年代最早、体重最大的是法国巴黎吉美亚洲艺术博物馆收藏的《殷商象形尊》(图3 )。 1903年,法国藏家卡尔蒙德伯爵以3000法郎收入,同年捐赠国家,1911年收藏于卢浮宫,1945年转入吉美博物馆。 象尊高61.5,长96厘米,是现在已知的动物形尊中最大的。 这个象尊器墙壁薄,蓝黑的。 象鼻短而上翘,双耳侧张,小尾右卷,四足粗壮。 就像背开着一样,器盖不见了。 在大象的腹部两侧装饰牛角兽面的主纹,两侧装饰逆宿纹,主纹周围装饰云雷纹,大象鼻子两侧、四足中段和器口周边装饰鳞片纹。 这个象尊造型古朴,天真无邪。

“青铜象尊中的华夏文明”

根据战国时期儒家经典《周礼》记载,其“朝实践为两献尊,再献为两象尊”,证明象尊在周代礼仪中仍占有一定位置。 现在唯一被发现的是确定土地的西周象铜尊,是西周中期的“鸟纹象形尊”(图4 )。 975年在陕西宝鸡茹家庄1号墓乙室出土的象尊,现收藏于陕西省宝鸡市青铜器博物馆。 商代早、中期的青铜器上,鸟纹已经出现为辅助纹饰。 因为周代人以凤鸟为祥瑞,西周后凤鸟就成了青铜器的主题纹饰。 这个鸟纹象尊高23.6,长37.8厘米。 中央张开长方形的嘴,盖着二环按钮,锁和器皿相连。 脸部装饰卷筒体蛇纹四组,身体装饰漩涡凤鸟纹四组,中间对峙三角纹二组,云雷纹基板。 其造型、纹饰等风格与商代青铜象尊有很大不同,可谓各有千秋。

“青铜象尊中的华夏文明”

目前无法证明准确年代的,是1973年在湖北省黄冈市禹王城外出土,现收藏在湖北省博物馆的“象尊”(图5 )。 这个象尊通高29.4,长29厘米,呈快乐奔跑的大象形状。 大象的鼻子高高翘起,扇形的大耳朵左右展开,身上装饰着缎带。 大象背上有圆筒形的器口作为注水口,大象的鼻子是出水口。 梁的尾端装饰着兽头。 大象的头上站着双手拿着东西,背对背的铜人,人物的脸部特征像外邦人,比喻着古代华夏文明和外来文化的交流。

标题:“青铜象尊中的华夏文明”

地址:http://www.og5o.com/hyjj/203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