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42字,读完约4分钟

陈伟霖在工作。中国经济网记者严明喜/照片

芜湖,中国经济网,4月28日(记者佟明彪)全国技术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安徽省技能奖、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安徽省江淮工匠模范、芜湖市技术冠军、芜湖市首席技师……这些都是国有芜湖机械厂首席技师在其20年职业生涯中获得的荣誉。在他看来,这些荣誉背后的原因是,他通常比其他人花更多的时间学习和研究专业,并与同事交流,其中许多是他平时工作经验的积累,这正是陈伟霖所理解的“工匠精神”。

陈卫林:智能制造应是匠人和机器的完美结合

多学多练,对工作了如指掌

陈伟霖在接受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说,他1995年进入安徽省芜湖市仪表厂技工学校,1997年参加工作。他开始是工厂的普通车工,是最脏最累的。那时,他想在工厂扎根,同时他感到自己理论知识的缺乏。因此,他利用业余时间在夜大学学习,花了七年时间从大专学习到本科。

对陈伟霖来说,学习贯穿了他的职业生涯。“记得工厂里的第一台数控设备是从美国进口的,而且说明书都是英文的,但是我的英语水平不高。为了学好数控设备的使用,我每天都要逐字翻译英汉词典。当时,设备在工厂只培训了一周,然后专家们就离开了。许多设备说明和维护程序需要我自己探索,实践和练习。

多学多练也是陈伟霖许多荣誉的“欺骗”。“这需要扎实的基本技能和深厚的经验积累。取得一定的成绩不是一天的事,没有捷径可走。”陈伟霖说。

陈伟霖大师工作室成员。中国经济网记者严明喜/照片

“小螺栓”考验“伟大的工匠”

“这是2006年的一个螺栓加工任务,”陈伟霖告诉中国经济网记者他最难忘的工作经历。“这些螺栓看起来很普通,但它们是核心部件之一。当时国内只有一家企业能够生产,每台售价3万元。完成这项任务花了300多万元,由于产量不足,人们没有卖给我们。因此,我们的试生产团队主动承担了这项任务。我们从原始设备上拆下螺栓,在制造后进行比较,并不断改进加工工艺。经过2个月,100多个处理程序,并通过反复试验,不仅成功了。螺栓制造出来了,结构设计水平提高了,外国工厂来找我们学习。”

陈卫林:智能制造应是匠人和机器的完美结合

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到,陈伟霖和他的团队通过不懈努力和解决关键问题来实现创新和推广的例子还有很多。也许正是这个“小螺栓”试验造就了每个“伟大的工匠”。

陈伟霖与同事讨论工作。中国经济网记者严明喜/照片

工匠精神在智能制造时代仍然不可或缺

“我认为‘工匠精神’最基本的就是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同时也要在自己的专业上出类拔萃和熟练。对于机械加工,我们必须首先控制质量,同时,我们必须不断提高我们的技能。在此基础上,我们将继续做好工作。”陈伟霖·史茹说。

既然智能制造时代已经到来,越来越多的人被机器取代,那么“工匠精神”就不再重要了吗?在陈伟霖看来,智能制造解决了大规模生产的效率问题。然而,在高精度工作中,有必要依靠工匠和“工匠精神”来进行早期探索。只有这些技术固化后,才能通过智能制造实现大规模生产。“工匠的技能和精神是不可或缺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智能制造就是把机器变成工匠。智能制造应该是工匠和机器的完美结合。”

陈卫林:智能制造应是匠人和机器的完美结合

陈伟霖还说,“工匠精神”不仅在智能制造时代不可或缺,而且需要代代相传。他能坚持工作20年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的父亲,也是一个工匠,教给他的那种严肃而执着的“工匠精神”。现在,陈伟霖可以有十几个学徒,他在教授技术的同时也教给他们这种“工匠精神”。“我相信应该通过例子来教授语言,而例子比语言更重要。”这也是“工匠精神”的内涵之一。虽然我和“乡下大工匠”的差距还很大,但我和我的徒弟绝不会就此止步。”

陈卫林:智能制造应是匠人和机器的完美结合

(编者:尹

标题:陈卫林:智能制造应是匠人和机器的完美结合

地址:http://www.og5o.com/ppzx/131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