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23字,读完约3分钟

中国经济网北京5月22日电(记者朱惠春)“跑我的腿,磨我的嘴”。去基层政府部门跑得更容易有很多原因。其中,基层政务的随意性、不公开性和不规范性是难辞其咎的。例如,如果你去基层派出所转账,要一份身份证复印件。你是要单面复印还是双面复印?a4纸还是b5纸?如果你不知道,多跑会“伤害”你。

如何打破它?用标准化限制自由裁量权,用标准化打开政务的“最后一公里”。日前,我们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政务公开,取得新进展。22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基层政务公开规范化标准化试点工作方案》,确定在东、中、西部包括北京、安徽、陕西在内的15个省(区、市)选择100个县(市、区)作为试点单位,选择城乡规划和重大建设项目等25个方面开展基层政务公开规范化标准化试点工作,探索建立全国统一的政务公开标准体系。

试点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 打通政务公开“最后一公里”

企业和群众最直接的期望就是去政府办事,不跑腿。基层政府是党中央、国务院决策和实施的“最后一公里”。政务公开工作重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推进基层政务公开规范化,要改变基层政务公开的随意性、非公开性、非规范性等做法,进一步优化政府服务,提高政府效率,推动解决“办难、多证”等突出问题,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成就感。

试点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 打通政务公开“最后一公里”

试点项目的主要内容

《试点方案》明确指出,试点应着眼于权力运行的全过程和政务服务的全过程,坚持需求导向,加强规范引导,适应基层特点。2018年底前,将总结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可评估的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和规范。

在试点范围内,综合考虑东、中、西部地区的分布情况,分别选择了100个政务公开、热情开放、有代表性的县(市、区)。围绕城乡规划、重大建设项目、公共资源交易、财政预决算、安全生产、税收管理、征地补偿、拆迁安置、保障性住房、农村危房改造、环境保护、公共文化服务、公共法律服务、扶贫救灾、食品药品监管、城市综合执法、就业创业、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养老服务、户籍管理、涉农补贴、义务教育、医疗保障等,鼓励基础好的地区扩大试点内容。

试点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 打通政务公开“最后一公里”

重点任务是全面梳理和优化政务公开工作流程,全面梳理政务公开,细化政务公开内容,制定政务公开标准,完善政务公开方式等。,从而进一步提高基层政务公开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工作计划要求试点期为一年,试点单位应在2018年8月底前完成所有任务。2018年9月底前,总结本地区试点项目的总体情况、主要做法和成效、存在的问题和建议,形成试点工作总体报告,并报国务院办公厅备案。据悉,从今年8月开始,试点地区的省级政府网站、

标题:试点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 打通政务公开“最后一公里”

地址:http://www.og5o.com/ppzx/138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