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597字,读完约9分钟

马头山羊已经成为坎子山村的“富家羊”,目前该村饲养了3200只山羊。

在春耕季节,坎儿山的村民正忙着耕作。自从合作社成立以来,这里的玉米、土豆和卷心菜的市场和价格都很好。

村里的一位常驻干部石聪(右一)拜访了一个贫困家庭——顾法满。

村党支部书记魏登典(右二)帮助贫困户借钱养羊,希望能尽快脱贫致富。

在坎子山村投资10万元的玉米加工厂可以将玉米加工成玉米皮和玉米粉,大大增加了玉米的附加值。经济日报记者李照片

与所有贫困山村一样,湖北省郧西县户北口回族乡坎子山村基础薄弱,条件差,发展能力弱。村民们守护着群山,几代人以来一直生活在贫困之中,挣钱和逃亡。

在精确的扶贫政策的支持下,坎儿山村的人们以工业发展为目标,从工业选择到工业支持再到工业增长,一步一步,长期工作。如今,山和村庄不再让人“忧心忡忡”,而是充满了“绿色和新的招待所”。

这个村庄的工业正开始发展

如今,坎子山村就像一个建筑工地,到处都是忙碌的工人和挖掘机。谁会想到这个地方曾经是一个有名的穷地方。当我年轻的时候,我听说我的父母要把我嫁给甘孜山。住在山脚下的马胜英哭了几天几夜,但死活不肯。在她的印象中,只有即将倒塌的土坯房和无法种植庄稼的贫瘠土地。“太穷了,你出去的时候要翻山越岭,没有水也没有路。”马胜英说道。

记者蹲点笔记③湖北省郧西县坎子山村:乡有人才显其能

代际贫困在这里传递。除了少数会飞的凤凰,大多数年轻人都以工作为生。由于教育水平低,他们只能在各种矿区四处走动,等到他们长大了,然后回家拿着父母手中的锄头继续耕作。

我们怎样才能摆脱贫困,变得富有?这是村党支部书记魏登典一直在思考和摸索的。“整个村子几乎没有资源。除了种地,村民们还养牛、养羊。”群山又冷又薄,食物有限。过去,种植玉米时,一英亩土地的收成不到100公斤。养些牛和羊,把它们带到山上卖掉,然后从村子走到镇上走一整天。多年来,在分散的地方很难生长和繁殖。

记者蹲点笔记③湖北省郧西县坎子山村:乡有人才显其能

思考和思考,要脱贫致富,发展工业是根本。什么行业可以摆脱贫困?魏登典说,扶贫产业在山区很难选择。几年前,我听说核桃市场很好,看子山村也种了几十亩,但是成活率不高,很多树都没有结果。后来我看到中草药的效益很好,拨了200多亩地种金银花,但是产量不高。

走了几步,摔了几跤,魏登典总结出一个想法:要发展这个产业,就要从自己的条件出发。

首先,我们必须弄清家庭背景。坎子山村昼夜温差大,耕地零散,大规模的粮食种植和养殖不能成为气候。然而,山区生态良好,每个家庭都有饲养马头山羊的传统,因此发展适度规模的饲养不成问题。"这个行业必须是短期和快速的,而且必须能够看到长期的."

阚子山试图选择三个扶贫产业:一个是种植玉米、土豆和卷心菜。温度可以适应,可以在同一年种植,同一年收获。第二是饲养牛羊。坎儿山是马头山羊的发源地,这里不缺乏饲养技术和销售市场。第三,发展旅游业。村子里有10000亩石林、奇秀洞、清真寺和佛教圣地,这些都是可开发的资源。

2013年,一个无污染的高山蔬菜合作社在坎子山村成立,蔬菜被出售给该县的中学、医院和超市。土豆和玉米每公斤0.8元,卷心菜每公斤0.6元。仅去年一年,合作社就销售了280万公斤蔬菜,村集体收入从零增加到年收入15万元。

帮助郭邦堂,一个贫穷的家庭,已经种植了一辈子,有了新的体验。老郭67岁了。他的儿子在矿上工作。他和妻子呆在家里,通过种植6英亩土地挣些零花钱。家里有许多牛羊。去年,他种了三英亩玉米、一英亩卷心菜和两英亩土豆,并在秋天出售,收入超过8000元。“你靠种田可以有这么高的收入。我以前真的不敢想它。”郭邦堂说道。

记者蹲点笔记③湖北省郧西县坎子山村:乡有人才显其能

乡镇人才展示他们的能力

坎儿山村有462人,包括大约200名劳动者,其中一半在外面工作,大多数是年轻人,留下了老人、老人和小孩。一些贫困家庭教育水平低,身体素质差,只能做技术含量低的工作;一些贫困家庭负担沉重,忧虑重重,不敢放弃经商的勇气。

"最缺乏的是技术人才。"村规民约主任戴金波表示,该村一直想通过发展电子商务来销售特色农产品,云溪县商务局出资1万元购买设备,但没有人知道这项技术,也没有大的改进。“对此知之甚少的年轻人工资太低,他们更喜欢在外面工作,不愿意留在村子里。”

魏登典感叹道,山区人民有脱贫意识,愿意吃苦,但缺乏冒险精神和致富动力,需要有能力的人来带动。他举了一个例子。坎子山村的山很高,天气凉爽。以前,玉米收成不好。他到县农业厅去“学经”。当他回来时,他准备推广玉米覆盖技术,并免费向村民分发塑料薄膜和种子,但没有人愿意尝试。魏登典只好“先吃螃蟹”,并在田里设了实验场。当年单位面积产量从50公斤增加到350公斤。当村民们看到它的时候,每个家庭的田地里都放上了电影。

记者蹲点笔记③湖北省郧西县坎子山村:乡有人才显其能

村子里没有几个有能力的人,所以坎子山试图使用外力。隔壁胡平村的王献明是“85后”。2013年,他退伍回到家乡,成立了一个牛羊养殖合作社,带领170名农民加入合作社,提供技术指导,并以高于市场价格的价格向邻近的农民开放收购。

在人才的驱动下,市场并不令人担忧,坎儿山的村民也慢慢放开了勇气。贫困家庭夏去年一口气养了350只羊,一只羊的售价从500元到700元不等。“我以前自己养,没人收,我也不敢多养。”现在我和王献明一起养羊,不用担心卖不出去,价钱也不错。”夏说,一只母羊一年可以产两只羊羔,这是一笔赚钱的生意。

像夏建根一样,坎儿山村民的羊圈里养的羊越多。目前,村里有3200只羊和648头牛。

“人才是贫困村发展的最大推动力。一个好的产业需要好的人才,否则就发展不起来。”魏登典说,随着农村条件的改善,一些外出打工的村民逐渐转移了在家乡创业的念头。夏秀梅12岁时随母亲去了江苏。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夏秀梅已经成为江南的一个大饲养员,养了10年鸡和鹅,赚了很多钱。今年年初,当她偶然回家时,她发现山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她有了回家耕种的想法。她与魏登典商量,转让十多亩土地,并驱使乡亲们繁衍生息。

记者蹲点笔记③湖北省郧西县坎子山村:乡有人才显其能

魏登典认为,像夏秀梅这样有资本、懂技术、会经营的人是坎子山村目前最需要的。工业扶贫不是提供救济,而是支持那些有意愿和能力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繁荣生活的人。然而,对于长期生活在山区的村民来说,为了适应外部世界,学会应对市场,他们也需要有能力的人的帮助。

内生力量看到了长期效应

从湖北口乡到坎子山村,你必须翻越一座1500米高的山。汽车低速盘旋,左边是站在墙上的深渊。过去,这是一条一英尺宽的土路,不能通车。近年来,郧西县交通局共投入466万元,帮助坎子山村将狭窄的道路拓宽为一条6米长的旅游道路,通往县城的班车也已开通,每天一班。

坎儿山村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当地政府和金融机构的支持。例如,郧西县农业局每年免费向坎儿山农民发放蔬菜种子和化肥,每亩可节约近1000元,村民基本不用花钱种田。又如,该村想发展旅游业,十堰市旅游局每年投资20万元开发一个新的旅游村。

所有配套政策落实到位,没有细节。然而,“输血”不如“造血”。贫困村没有自己的产业,也没有长期稳定发展的希望。

魏登典已经想通了这一点。除了发展旅游业,他还动员村民在坎子山村北山坡种植了5000亩华山松。10年生果期到来时,每亩收入至少为5000元,平均家庭收入为2-3万元。“从长远来看,这不仅有利于环境,还能赚钱。”

传统产业也需要提升自身价值。坎儿山投资10万元修建了一个玉米加工厂,将玉米加工成玉米粉和玉米粉。0.8元一斤的玉米原价可以卖到4元一斤。“它不仅提高了附加值,还解决了村里一些贫困户的就业问题。”魏登典说道。

只有当你有特点时,你才能有竞争力。乡党委书记杨洪来对坎子山村的加工业持乐观态度。一是当地生态环境好,种植的马铃薯和玉米自然无污染,质量高;其次,市场并不短缺。坎子山位于湖北和陕西的交界处,马头山羊和高山蔬菜的品质闻名于世。“只有把产品变成商品,农村经济的内生动力才能持续很长时间。”杨红。

记者蹲点笔记③湖北省郧西县坎子山村:乡有人才显其能

工业扶贫的有效性最终取决于贫困家庭是否有长期稳定的收入。只有让贫困家庭参与进来,提高自身发展能力,才能真正把“输血”变成“造血”。

其中,产业风险不容忽视。水产养殖的自然风险很大。一旦被疾病感染,农民们经常面临损失,在接下来的一年里,如何敢于饲养它们就成了一个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郧西县出资为全村农民购买了财产保险。每个家庭的保险费是30元,一只羊损失700元,一头牛损失3000元。

财政支持也起着关键作用。郧西县财政已拨出1000万元作为风险补偿基金,激励了10倍于商业银行的贷款额度,支持贫困户和富领导创业,帮助参与扶贫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贫困户可以申请5万元贷款作为工业发展的启动资金。

村民于去年通过务农摆脱了贫困。今年,她借了5000元买了一只繁殖母羊,希望能稍微扩大养殖规模。她说:“有一笔小额贷款要借,市场是在村里的帮助下出售的。有了这样一个好机会,我们去年摆脱了贫困,今年我们将变得富有。”。

标题:记者蹲点笔记③湖北省郧西县坎子山村:乡有人才显其能

地址:http://www.og5o.com/ppzx/138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