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098字,读完约8分钟

我们的记者于淼报道

“有钱能使鬼推磨”是现实社会功利本质的写照。如今,被称为象牙塔的大学校园也卷入其中,一些高校出现了严重的“有偿换班”现象。

根据媒体最近的调查,在济南很多高校的代课qq群中,“付费代课”现象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产业链,代课价格明显,有些“代课”一个月甚至可以赚几千元。

值得注意的是,记者以“代课”为关键词搜索了qq群,在中国很多地区和学校都出现了代课群体。因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这种现象并不仅仅存在于济南的高校。此外,一些代课班级有近2000名小组成员,其中一些班级有数百人。许多团体也被称为“活跃的”。可以看出,“有偿代课”的不良风气已经刮遍了一些高校的校园。

高校“有偿替课”成产业 贻害无穷

今年就读于山东一所大学的大二学生小王(音译)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换班是很常见的。当每个人都有事可做时,他们只能找个人来帮助他们。与其让熟人帮他们一个忙,他们还不如找陌生人“付学费”。二三十美元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很难想象在冰冷的窗户下努力学习几十年所获得的研究成果会被如此忽视。然而,在指责当今大学生不珍惜学习时间的同时,我们是否也应该反思一下是什么导致了“付费上课”现象的温床?

“无味,弃之不顾,失分”

同济大学高等教育学院讲师、管理学博士张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造成班级替代现象的根本原因是许多大学的人才培养与学生和市场需求脱节。

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市场。他指出,教学管理通常对学生出勤有一个基本要求。只有保证出勤率,学生才能从大学老师那里得到基本分数。有些学生认为有些课“枯燥无味,失分”,他们想得到学分,但又不想因为逃课而损失学分,从而催生了“代课”产业链。

山东艺术学院的学生肖告诉《中国产经新闻》的记者,有时候事情真的会发生。例如,在一个小假期后很难买到回家的火车票,所以很难买到票,你必须提前一天离开。然而,为了不损失出勤率,我们只能找个人来代替上课。不管怎样,公开课是有名字的,老师不认识我们。

“像驾驶考试这样的商学院是不允许请假的,请假手续很麻烦,而且学分都要扣。找一个和空一起的学生来代替这个班不是更好的解决办法吗?”小王说。

从这个角度来看,许多人的初衷是寻找“付费课程”,他们不想上课或失败。然而,学分并不是学生学习的全部。学生们需要意识到这一点,学院和大学也应该如此。

“如果高校的人才培养需求满足了学生的需求和市场的需求,缺课就会导致思维、方法、技能和能力的缺乏,这将对学生未来在职场的竞争力产生较大的影响。学生自然不会选择“付费课程”。”张向提议道。

因此,“付费上课”的行为不仅可以通过加强对学校的控制来轻易解决。他说,从根本上说,仍然有必要遵循“推拉”原则。要让学生留在课堂上,最根本的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课程的吸引力和实用性,让学生不愿意逃课。

据了解,大部分有补课经验的大学生通过qq、微信、微博等自媒体平台直接发布或接收补课信息,并通过qq或微信发送和接收补课信息。

俗话说,“有政策在地上,有对策在地上。”起初,为了让学生去上课,把出勤率定为平时学生的基本分数,但没想到到了方便的互联网信息时代,却发现了“相应的政策”。时代似乎在变,只有改变“政策”,我们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后果是无穷无尽的

几年前,一段有趣的视频在网上流传。表演的内容是在一所大学的教室里。老师低下头,给讲台上的学生起了名字。名册上有100名学生。教室里,十几个人稀疏地坐着。这里的学生用不同的语言、音调和音色为其他学生“回答”。最后,十几个人喊了100声“到”。现场非常混乱,让人哭笑不得。

虽然这是一个有趣的视频,但可以看出学生们非常重视出勤率。

应该指出,出勤率不仅对学生非常重要,也是高校教师的一个重要考核标准。老师常常煞费苦心留住学生,却忽视了学生可以找到替代者的“对策”。

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孙士明认为,这是不诚实的表现。“听课是学生的天职。如果在学习期间有紧急的事情必须亲自处理,学生可以请假。”

同时,他也认为这也是腐败的一种表现,必须予以批判和压制。“虽然问题似乎不大,但这不仅是学生和员工的道德违规,也是对学校声誉和长远发展乃至社会风气的极大伤害。”孙士明强调,如果任由这种现象随意蔓延,其带来的影响将是无穷无尽的。

至于代课现象,张告诉记者,公开课是所有学生的必修课,所以课程规模一般都比较大。它通常是一个同时有数百人的大班,所以老师很难了解整个班级,所以只要有人“说话”,他们就能蒙混过关。

但是专业课程和公共课程非常不同。他说,各种专业课程往往都有很强的技术含量,这对学生未来的就业有明显的影响。另外,班级规模一般都比较小,而且老师和学生之间也比较熟悉,所以“付费上课”并不是那么容易操作的。

这样,不是所有的课程都可以被某个人取代。公共课应该慢慢向专业课发展,专业课一定会取得好成绩。

此外,一些学生认为许多公共课程与实习或课外实践相冲突,他们不被允许请假实习,但他们认为实习仍然很重要。无论如何,公共课程最终是可以强调的。

对此,张回答说,教学实习通常是与课程安排错开的。很多学生都有带薪的校外实习,月收入几千元,支付一点“带薪补课”是很容易的。

然而,也有大学生选择上课,仅仅是因为课程很无聊或者对它们不感兴趣。然而,仍有一些大学生明确表示他们很任性,不想去上课。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陈伟对此表示担忧。她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坦言,做听众只是为了挣“出场费”,不会努力学习,只是在课堂上当个耳机或瓷娃娃。有点夸张地说,这是一个空式的空教室,学校、学生甚至中国教育都没有未来。

“假设学生离开教室后有更好的发展,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可能会有问题。如果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存在问题,教师应根据学生和社会的需要进行相应的教学调整和改革。”陈威说道。

解决方案

事实上,“付费上课”已经不是第一次进入公众的视野,几年前就已经出现在报纸上。

许多人对此事的第一反应是责怪大学生。他们的父母花钱让他们学习,但他们花钱让别人为自己学习。然而,我们需要知道的是,如果有问题,责任永远不会落在学生身上。

在张看来,要有效地控制“包课”现象,一方面要严肃课堂纪律,视“包课”为违反基本诚信的行为,一经发现,要加大惩戒力度。另一方面,要努力培养人才,满足学生、市场和社会的需求,加强课程建设,不断提高课程质量,让学生留在课堂上。

对此,孙士明也同意采取纪律措施,反对“包课”。“各高校也应尽快出台相应的处罚措施,处罚力度应不亚于同类考试作弊。”孙世明表示,在正式规定出台之前,违反纪律的学生和员工可以参照过去的相关规定受到严厉处罚,甚至可以被开除并记录在诚信档案中。

此外,“要摒弃有偿换班的现象,首先我认为教师应该有良好的课堂吸引力,让学生渴望上课,觉得每堂课都会有收获。”其次,加强课堂互动,师生交流,互相启发,互相学习,激发思维,这是建立课堂的初衷和课堂的魅力所在。第三,命名方法,如提问,可以适当结合。”陈伟说,还有指纹和人脸识别软件,必要时可以使用。

高校“有偿替课”成产业 贻害无穷

然而,她坦率地告诉记者,作为一名教师,她实际上不愿意使用这种软件,这使人们失去了最起码的信任和相互关心。“学生因为某种原因不能上课。向老师请假并上交辞呈仍然是可行的。此外,在考试成绩中,平时试题与试卷答案相结合,可以有效地防止班级倒班现象。”陈伟还认为,把班级分成小班,让老师和学生互相认识,也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高校“有偿替课”成产业 贻害无穷

张也认为,小班化教学是未来的一种趋势,不仅要创设一个“熟人班”,防止“有偿换班”,更重要的是,只有小班化教学才能促进师生互动,提高学习效率,提高教学效果。

标题:高校“有偿替课”成产业 贻害无穷

地址:http://www.og5o.com/ppzx/140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