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223字,读完约6分钟

《中国经济网》编者按:脱贫致富已进入攻坚脱困的关键一年。中宣部开展了准确的农村扶贫调查采访活动,组织中央新闻机构120名记者采访了全国109个贫困村的扶贫工作,并与村民一起生活工作了一个月。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推出了一系列名为“黄金记者扶贫日记”的报道,将为您带来真正的扶贫知识。请注意!

时间:2017年5月26日

地点: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湖北口回族乡坎子山村

从西边的阚子山村到湖北关,道路两旁散落着两栋引人注目的小楼。这就是著名的鄂西北门户——湖北关。从这里可以向西到达陕西、甘肃和西部地区,向东进入长江以南的向京。

历史上,湖北关地区是秦楚之间重要的粮食通道和贸易通道。过去的盐商和茶商在这里停下来,官员和邮递员在这里饮马和添加食物。民族英雄岳飞和农民领袖李自成都参加了一场血战。明朝末年,一部分回民带着家人从陕西潼关、渭南来到这里,在胡平村和坎子山村扎营。

时间在流逝,历史在改变,一代又一代的汉人回到这里繁衍生息。曾经聚集在大门内外的小驿站,已经慢慢演变成村民居住的土坯房。现在,它们已经被一排排的民族风情建筑所取代,陕西省和湖北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成为一道风景线。

湖北关,沿路都是一排排的小建筑

就像大门内外驿站的演变一样,房屋的变化是阚子山村民记忆中最深刻的事情。

杨的家乡在十里外的牛头岭,那是村里最高的山。这是一座土坯房,既简单又拥挤。在夏天和秋天,当吃米饭时,屋顶上的草鞋会掉到碗里。年轻的时候,杨最大的梦想就是有一天能住在一栋楼里。他说,在坎子山村,许多人花了一生的时间试图建造一所好房子。

图为金子山村废弃的土坯房(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李/照片)

"从草房到砖房再到建筑."在杨的记忆中,阚子山村村民的住房经历了四次大的变化。

1985年,村党支部书记魏登典带领村民将茅草房改造成砖瓦房,历时8年。“建造一个房间需要3000瓦,而这个村子里超过150户人家需要将近200000瓦。”杨说,附近没有砖瓦厂,这些砖瓦都是村民们在自己的小土坑里烧出来的,然后一个接一个地运回家。

2008年,坎儿山村开展了新农村建设,修建了2套和24套扶贫住房。住宅区经过硬化和绿化,所有的公共厕所和垃圾池都是配套的。杨成为第一批佃户之一。

杨的新家就在一排楼房里(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李/照片)

2014年,推进了15个住宅改造项目,村内100多名村民的居住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去年,坎子山村实施了扶贫搬迁工程。第一批有47栋房子,148人可以搬进交通更便利的新建筑。

据说村里有扶贫搬迁政策,一些贫困户百感交集。

“今年过年,我儿子和儿媳妇都没回家,所以我不能适应。我想搬进一栋新大楼,但我搬进去后就没有生计了。我能拿家里的这些猪、羊、鹅和兔子怎么办?”余对说道。

在《经济日报》的采访中?中国经济网记者听到了各种担忧:

“新房子不能烧柴,而且成本太高。”

“我老婆腿脚不好,爬上爬下都不方便。”

“我不能忍受住在这个家乡。我搬过去后能回来吗?”

说到钱,问题变得更加复杂。

“搬进去,根本不花钱?或多或少,我还是要出来,我不能得到它在家里。”陈,一个贫穷的家庭,总是拿不准是否要免费搬新家。

村干部多次向贫困户解释,根据国家计划,各地在搬迁过程中严格控制被拆迁户的建筑面积和标准,防止贫困户因搬迁而增加债务。同时,要坚持房屋拆迁和后续产业发展的统筹考虑,解决好被拆迁人口的扶贫问题。

为了动员熊耀柱搬家,村干部们几乎把原本杂草丛生的道路夷为平地。“别动,别习惯,在这里自由自在地生活。”面对经济日报?在接受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70岁的熊耀竹再次坚定地摇了摇头。村里最终决定尊重他的意愿,为熊耀竹修缮老房子的瓦顶。

更多的村民对搬家持积极态度。李一莲今年八月将住在新房子里。“过去,全家七口人挤在一个60多平米的地方,旁边是羊圈,厨房和卧室连在一起。不健康,可以搬进大楼,可以算一个愿望”。

三个月后,李一莲将住在她身后正在建造的新房子里(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李/照片)

魏登典告诉《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说:“40多年前我当村干部的时候,我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改善每个人的住房条件。村民的住房条件很差,人们、牛和羊睡在一起是很常见的。每个人的生活都很糟糕。没有比较,就没有动力。他们每天都在凑合。生活条件有所改善,人才有精神把自己的事业发展好,每天都要过得更好。”

【金记者扶贫日记】走出贫穷的轨迹:坎子山村民房的变迁

无论贫困家庭是否愿意搬迁,如何在搬迁后维持生计是他们面临的一个大问题。

魏登典带来了《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看到了100多英亩的荒地,这些荒地今年将被平整,并分发给搬迁户耕种。此外,联合国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为每户搬迁户补贴了22000元,修建了羊圈,配种了十几只母羊。“方法总是比困难更难。如果你不迈出这一步,你只能永远呆在原地。”

魏,三年前搬到新农村,是第一个在村子里开农舍的人。一碗农场油炸肉卖几十元,一碗山里的野菜卖十多元。上半年,接待了十多桌游客。驻地干部给了他建议,买了一些特别的餐桌,装修了家里的客房,成了寄宿家庭和客人。今年10月,当村子里的景点开放时,只有越来越多的人来自陕西和湖北省。

五月,坎子山村的天气终于渐渐转暖。蓝天白云下,青山美丽,槐树盛开,蒲公英遍地。在山上的植被中,你经常可以见到那些去了空家的旧土房,然后孤独地死去。如果游客来参观,他们只能通过这些微弱的遗迹感受这个山村的变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李

标题:【金记者扶贫日记】走出贫穷的轨迹:坎子山村民房的变迁

地址:http://www.og5o.com/ppzx/141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