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518字,读完约11分钟

原题:北斗浪费? 中国院士的回答:北斗国际平均贡献率在23%以上

说到定位导航,很多人都在想gps。 长期以来,世界上使用的导航系统是美国开发的gps全球定位系统。 但是,只依赖gps导航系统的风险也极高。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人走上了自主开发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道路。

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基本系统于2009年12月27日正式向全世界提供基本导航服务。 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国际委员会第十三届大会的贺电中评价说:“北斗系统已经成为中国实施改革开放40年来取得的重要成果之一。”

【要闻】“北斗”无用?中国院士霸气回应

但是,年轻的时候,国际上存在着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徒劳论调。

2009年,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召开了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国际委员会会议。 在记者招待会上,一个国家的代表坦率地说:“天上已经有100颗卫星了,中国为什么要建设卫星?” “中国的卫星导航系统和其他国家的卫星频率重叠,只是增加噪音扰乱空间秩序,对国际没有贡献。 ”。

【要闻】“北斗”无用?中国院士霸气回应

这样的发言深深地刺痛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副总裁杨元喜院士。

听了这个代表的发言,杨元喜站起来走到会场前面说:“这里有真正的计算表明中国北斗导航系统的贡献有多大。”

“使用实际的gps星座、格罗纳斯星座、伽利略星座、还有中国的北斗星座,即使把北斗放在最低的位置,中国北斗在国际上的平均贡献率也在23.4%以上,最低也在22.6%。 怎么不贡献呢? ”在一系列真正的数据和反问题中,杨元喜完成了整个报告。

【要闻】“北斗”无用?中国院士霸气回应

会议后,杨元喜将他的报告发表在国际刊物上,传达了世界中国的贡献有多大。 此后,“中国北斗无用论”消失了。

从双星定位系统概念的提出到北斗1号系统从无到有,再到北斗2号系统正式提供区域服务,到今天北斗3号以昂扬的姿态走向世界,中国北斗的“三步”迅速发展战术,经过近40年的岁月,自主创新

01

"唯一的方法是让自己成为巨人. "

中国开展卫星导航和定位研究可追溯到1983年代到1983年代,但由于当时技术条件和时代背景的制约,真正提出开发导航卫星是在1983年。

那一年,中国“两弹一星”元勋、卫星测量技术创始人之一陈芳允院士提出了开发双星高速导航系统,即利用两个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实现区域高速导航定位的设想。

当时陈芳允和美国科学家g.k。 奥尼尔教授不约而同地产生了导航定位和数据通信一体化的设计理念,并在1985年到1990年之间对该系统进行了概念性研究。 奥尼尔听说中国宇航员也在做同样的研究,很吃惊。 但是美国的研究计划很快就死于技术、资金等问题。

【要闻】“北斗”无用?中国院士霸气回应

那时,中国宇航员突破了中心站和客户端等关键技术后,利用通信卫星开展了双星定位演示验证试验,说明了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技术体制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另外,当时的前航空宇宙工业部副部长孙家栋和当时的国防科学工业委员会副主任沈荣骏敏锐地发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卫星定位系统对国家安全和军队保障很重要。 之后,两人联名致函当时的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总装备部部长曹刚川,明确了对国家卫星导航系统迅速发展的重要作用的分解和实现方法的建议。 国家高度重视和支持这一点,比较有效地推进了中国卫星导航系统事业的开展。

【要闻】“北斗”无用?中国院士霸气回应

在众多力量的积极推进下,1994年,中国卫星导航工程被批准立项,被命名为炎黄子孙的祖先们用于识别方向的“北斗星”。 北斗卫星定位导航系统正式登场,孙家栋被任命为工程总设计师。 从那以后,中国开始了第一代卫星导航系统的研发建设。

【要闻】“北斗”无用?中国院士霸气回应

2000年10月31日是中国卫星导航系统快速发展史上值得铭记的一天。 0点02分,中国长征3号甲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举起中国第一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升上广阔的夜空。 27分钟后,西安卫星观测中心的喜讯传到指挥大厅:星矢分离,卫星进入预定轨道。 指挥大厅里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和欢呼声。

【要闻】“北斗”无用?中国院士霸气回应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全天候提供卫星导航新闻的地区导航系统,该系统主要为道路交通、铁路运输、海上作业等行业提供导航服务。 北斗导航系统成功发射第一颗星,中国自主卫星导航系统处理前所未有的问题,对中国国民经济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 19年前的《中国航天报》刊登了概括该卫星重要作用的话。

【要闻】“北斗”无用?中国院士霸气回应

第一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成功进入轨道仅50天后,在千年结束时,长三火箭又将第二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送入地球同步轨道,标志着我国成为继美俄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 “北斗的研究开发是中国人自己做的。 “巨人”封锁了我们的技术,不让我们垫肩。 唯一的方法是自己成为巨人。 ”。 当时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的总指挥李祖洪说。

【要闻】“北斗”无用?中国院士霸气回应

2003年5月25日,第三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发射成功,作为后备星和前两颗事业星构成了中国完美的第一代卫星导航系统北斗1号。

02

那场灾难使“北斗”家喻户晓

随着第一步计划的顺利完成,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工程从试验阶段正式转移到应用实施阶段,2004年9月,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正式启动。 被任命为卫星总设计师的孙家栋回顾说:“中国的卫星导航工程有地区导航系统建设的重要中间阶段。”

【要闻】“北斗”无用?中国院士霸气回应

当时,许多国家投入了巨额资金迅速发展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而中国的北斗一号只是自主卫星导航系统处理了前所未有的问题。 我国“二弹一星”元勋杨嘉墀院士认为,中国民间卫星导航市场广阔,潜在经济效益巨大,是今后可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要闻】“北斗”无用?中国院士霸气回应

在2004年北斗导航系统应用论坛上,85岁的杨嘉盐风尘我赶到海口市出席了会议,发表了题为“导航卫星的迅速发展和应用必须启动完善的公益增强系统”的学术报告。 “建立亚太地区的强化系统作为从最近到将来的模拟和新闻的融合系统是非常必要的。 ”。 杨嘉墀说。

【要闻】“北斗”无用?中国院士霸气回应

论坛结束后,杨嘉墀与屠善澄、童铠、王礼恒、戚发、张履行谦5名院士交换了意见。 经过集体讨论,他们起草了《关于促进北斗导航系统应用的提案》。 报告书中,6名院士对中国迅速发展独立自主的卫星导航系统提出了建议。 这个提案于2005年2月2日确定,2月3日提出后,2月4日得到了当时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指示。

【要闻】“北斗”无用?中国院士霸气回应

国家快速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有关部门、局积极执行国务院的指示,不仅把北斗导航系统的建设列为国家基础设施计划,而且处理了资金问题,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的自主创新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

从2004年项目开始,北斗系统进入了四年的初始样品开发阶段。 这个时期,卫星系统一共完成了四颗初样星和一颗飞行试星的研究开发任务,克服了星载原子钟、高精度星地时间比较、接收机和客户终端监视等许多重要技术,为北斗的建设和可持续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经过十几年的工程实践,训练了大量的工程管理和技术人员,培养了一批系统应用方面的人才,为系统未来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保障。

【要闻】“北斗”无用?中国院士霸气回应

天时地利人和,这带来了后续我国第二代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高速发展。

2007年4月14日,第一颗北斗导航应用卫星发射成功,揭开了北斗地区导航系统建设的序幕。 中国的北斗系统建设比美国的gps晚了20年,但设计方案和技术指标却走在世界前列。

2008年,汶川大地震震惊了世界。 地震发生晚上10点左右,第一批武装警察官兵到达地震严重的灾区,使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客户终端机在晚上陆续发送实时灾害数据,向地震严重的灾区发送了第一批生命急救电波。 那场灾难以“北斗”闻名。

【要闻】“北斗”无用?中国院士霸气回应

年对中国北斗来说也是不一样的一年。 这一年,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连续迎来了五个“新成员”,系统在宇宙中制作了雏形。 同年5月19日,在首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上,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专业管理办公室主任闵承其表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致力于为全世界客户提供优质的定位、导航和定时服务。 中国想和其他国家合作,共同迅速发展卫星导航事业。 ”。

【要闻】“北斗”无用?中国院士霸气回应

从那一年开始,我国迎来了北斗导航卫星的高密度发射期。 年建设完成北斗地区卫星导航系统的基本系统,具备为中国大部分地区提供初期服务的能力。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16名成员于2010年10月25日发射的12月27日,国务院信息办公室召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闻发布会,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中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与世界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 全世界24小时、全天都可以为各类顾客提供高精度、高可靠性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

【要闻】“北斗”无用?中国院士霸气回应

至此,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的“三步走”战术圆满实现了第二步系统建设目标,完成了北斗二号卫星导航系统,即北斗地区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

03

服务于50多个国家,超过30亿人

年11月5日,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不到半个月,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出喜讯,中国北斗再次出征,北斗三号第一和第二组网络卫星发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球组网络大幕拉开,北斗

站在前两代星座的肩膀上,中国北斗的“第三步”很自信。 立项在2009年12月的北斗3号工程中开始尝试冲刺和领先,星际链路、全世界搜索救援负荷、新一代原子钟等新的“神器”熠熠生辉,卫星整体性能大幅提高。

年的“一年18星”使北斗更新了卫星开发生产的中国速度,“走三步”的战术路线从“胜利在望”变为“梦想成真”。 2月12日发射的北斗3号第五颗和第六颗卫星在单机水平上100%国产化。 9月19日发射的北斗双星首次增加了国际搜索救援系统和世界短讯等负荷,标志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进入世界。 11月1日,中国第一颗地球同步轨道( geo )卫星发射成功,成为世界现役功能最强的导航卫星之一。 北斗三号基本系统星座的配置于11月19日圆满完成。 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基本系统于12月27日正式为“一带一路”和全世界提供基本导航服务。

【要闻】“北斗”无用?中国院士霸气回应

今年5月17日,北斗二号工程顺利结束,该系统最后的备份星顺利到达。 月23日,北斗三号组网开始了从基本系统到完善系统的过度升级……北斗星座交替进行组网和补网行动,为我国导航系统从“地区”顺利走向“全球”铺平了道路。

【要闻】“北斗”无用?中国院士霸气回应

从2000年第一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到去年9月23日发射的北斗导航系统的第47颗卫星和第48颗卫星,19年来,中国人发射了52颗北斗卫星。

现在中国北斗系统的轨道卫星和地面系统都很稳定,由全世界测试判断,系统性能满足期待,具备全世界的服务能力。 根据计划,中国将于年全面完成北斗三号全球网络建设,并于2035年建设以北斗系统为核心的更普遍、更融合、更智能的国家综合定位导航授时( pnt )系统。

【要闻】“北斗”无用?中国院士霸气回应

孙家栋表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已成为经济社会不可或缺的空间新闻基础设施,受惠于人类生活和经济的迅速发展。 服务50多个国家、30多亿人口的中国北斗,已经成为中国对外交流的重要合作项目,显著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

【要闻】“北斗”无用?中国院士霸气回应

“不管山有多高,只要往上爬,就一定能爬。 路再长,走下去,一定到。 习近平总书记的这句话很好地展示了漫长北斗之路成功的秘诀。 北斗提供全球服务是北斗建设的一大步,也是北斗快速发展的新起点。 就像孙家栋说的,“北斗一定要走向国际。 因为卫星本身正在全球化”。

【要闻】“北斗”无用?中国院士霸气回应

北斗人生,导航天地

在这个星空下,北斗人创造了另一个奇迹,把中国的卫星导航事业推向了世界顶端,向北斗导航的先驱致敬!

资料来源:国资小新

猛料越来越多了! 欢迎扫描左边的二维码关注本信息的官方web消息( xinlang-xinwen )

标题:【要闻】“北斗”无用?中国院士霸气回应

地址:http://www.og5o.com/ppzx/167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