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283字,读完约8分钟

摘要:在新中国第一个对外《公告》《公函》的准备和发送故事中,看到了新中海外交的气度、态度、责任、效率。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中国历史翻开了新篇章。 那么,你知道新中国第一次对外公告是什么吗? 送到哪里了?

在今年9月开馆的香山革命纪念馆,这个公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目的地是各国驻在北平、南京、上海的原官方代表和机构,通过他们发给各国政府。 这个《公告》是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在开国大典上宣读的。

【要闻】毛泽东开国大典上宣读,新中国第一份《公告》《公函》给了谁?

开国仪式的前夜安排得很细致

香山革命纪念馆有珍贵的文物,是以当时的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兼任的外交部部长的名义,就其“公告”专门面向各国政府的照会。 这封信还是草案,有编纂的痕迹。 竖写、文末折回显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外交部部长”后面有空白,显然给周恩来留下了签名。

【要闻】毛泽东开国大典上宣读,新中国第一份《公告》《公函》给了谁?

那么,这封信的文案是什么? 周恩来是什么时候签名的? 《公告》和《公函》是谁送的,送到哪里去了? 前几天,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了外交家、前中国驻纽约大使衔总领事张宏喜写的《周恩来:新中海外交创始人、创始人》一书,详细记述了这些过程。 在书里——

【要闻】毛泽东开国大典上宣读,新中国第一份《公告》《公函》给了谁?

1949年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闭幕,决定第二天召开开国大典。 晚上,怀仁堂举行了庆祝第一届政协会议闭幕的盛大宴会。 宴会结束后,开国大典筹备委员会主任周恩来召开了最后的筹委会会议,逐一检查了筹备情况。 最后周恩来谈及外交事业,“从现在开始,中央外事组的工作完成了。 从那以后,我们的外交部正式开始工作。 ”。

【要闻】毛泽东开国大典上宣读,新中国第一份《公告》《公函》给了谁?

根据记者的调查史料,中国共产党中央外事集团于1947年5月在山西省临县三交町召开的小型会议上,周恩来宣布成立。 组长是叶剑英,副组长是王炳南,成员有柯柏年、董越千、章文晋、张香山、凌青、汉叙利亚、曹桂生等20多人,设有研究、翻译、信息三处。 在此之前的两个月里,国民党军队打算攻击延安,共产党大队的军队从延安撤退了。 其中包括南京、上海等地到延安的外事集团和在北平军操作执行部工作的外事干部。 周恩来这些终于聚集起来的外事人才被拆散了,将来很难找到,决定成立中央外事集团,留下人才,胜利满足开展外交业务的需要。 之后,这些人大多成为了外交部的领导和外交部重要岗位的负责人。

【要闻】毛泽东开国大典上宣读,新中国第一份《公告》《公函》给了谁?

1949年1月31日,解放军进城接管国防,得到北平与和平解放。 王炳南和中国共产党中央外事集团跟着大军进城,有些人员包括王炳南在北平市军管会的事务大院工作。 当时的地址是“御河桥2号”,之后这里成了北京市人民政府的所在地。 王炳南是中央外事集团的负责人之一,之后是外交部办公厅主任,由于副部长们还没有上任,在此期间他全面负责中央外事集团和外交部的日常工作。

【要闻】毛泽东开国大典上宣读,新中国第一份《公告》《公函》给了谁?

9月30日晚上,周恩来特别命令在场的王炳南:散会后,赶紧把《公告》的原稿拿走,最后决定了《公函》的复印件,做了准备。 《公告》和《公函》必须在开国大典前印刷

王炳南明确表示,这是新中国的第一份对外文件,意义非常重大。 回到御河桥2日后,应周恩来的要求,立即召集人员开会,布置了印刷“公告”和“公函”送达的任务。 经上级批准,决定在北平送汉叙利亚,派曹桂生去南京和上海。

【要闻】毛泽东开国大典上宣读,新中国第一份《公告》《公函》给了谁?

大典后周恩来连夜在公文上签名

1949年10月1日2点,毛泽东主席在中南海勤政殿主持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任命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部长。 10月1日下午3点,开国大典在天安门广场举行。 毛泽东主席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 他按下按钮在国歌声中举起国旗,54门礼炮齐鸣28声,象征着54个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奋斗了28年。 接下来毛泽东主席宣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

【要闻】毛泽东开国大典上宣读,新中国第一份《公告》《公函》给了谁?

开国仪式上,人们特别高兴,群众游行队伍走到天安门城楼前时,不想向毛泽东主席和其他中央领导人喊叫、蹦蹦跳跳、离开很久,游行队伍走得很慢。 外交部的同志示威结束后回到事务所时,天完全黑了。

开国仪式结束后,晚上在继日工作的周恩来马上赶到御河桥2号寻找王炳南,进入办公室后,发现只有王炳南等3人降温。 “人去哪儿了? ’他问。

去天安门开会还没回来。

周恩来说:“还没有发送《公告》和《公函》吧? 会议重要还是外交重要? ”。

王炳南看到首相有点不高兴,连忙说:“没想到这么晚大家还不回来。 但是文件印好了,笔墨准备好了。 让总理马上签名吧。 我这就马上找送文件的同志。 ”。

周恩来说“不等人”,他拿着这些要在王炳南签名的公文,来到北京饭店设置的临时办公室准备开国大典。 一进去,周恩来对着桌子说“快拿来”。

王炳南赶紧把一叠文件放在桌子上。 《公函》的定稿文件出现在上等白红格宣纸上:外流者,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毛泽东主席今天发表了公告。 现在我将把这个公告附在阁下身上,所以我想交给贵国政府。 我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必要和世界各国建立正常的外交关系。 这位某某先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外交部部长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在北京

【要闻】毛泽东开国大典上宣读,新中国第一份《公告》《公函》给了谁?

周恩来边看边说。 “文件印得很好,纸很好,风格也很好,字体也很好。 我不能做得比这更好。 现在的条件还不行,时间这么急,让你们为难了。 ”。 “印了几份? ”。

“一共60份,外国原驻华外交机构在北京有8家,在南京有11家,在上海有31家,印了10份多的预备。 ”。 王炳南回答说。

“是的! ”周恩来拿笔蘸墨,在外交部部长后面签了周恩来的三个字。 第一次签名后,他看了看,摇了摇头,不满地放在一边。 他又拿了第二份“公函”,挺起胸膛,静静地吸了几次气,蘸了墨,动笔,有力的“周恩来”三个字就跳在纸上。 他仔细看了一会儿,觉得很好,接着签了字。

【要闻】毛泽东开国大典上宣读,新中国第一份《公告》《公函》给了谁?

签名完成了,周恩来看起来很累。 王炳南急忙整理了文件,想马上离开,但被周恩来叫住,请他谈谈如何尽快把“公告”“公函”平安送到。 王炳南作了一个简单的回答。

周恩来注意到,在北京的好工作需要送到南京和上海。 你们必须考虑交通的问题。 现在列车不正常。 我必须考虑一些方案。 请带着去南京、上海的同志具有介绍信功能的公文,随时协助沿途的交通部门、部队、军事管理会。 周恩来放心地解放了王炳南,直到弄清了最详细的细节。

【要闻】毛泽东开国大典上宣读,新中国第一份《公告》《公函》给了谁?

送达50个驻华外交机构和使团

王炳南紧紧抱着周恩来签的文件,急忙回到御河桥2号办公室。 在他面前,员工刘文仲把收件人的名字填写在文件和信封上,把“公告”和“公函”两个文件放在信封里,确认田健无误,各封一封。 然后叫曹桂生和汉叙。

迄今为止,中央决定向位于北平的苏联、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多米尼加共和国等8个海外外交机构派遣韩国叙利亚。 曹桂生特意派遣到南京,将上述两个重要文件送往加拿大、印度、澳大利亚、埃及、缅甸、泰国、奥地利、葡萄牙、阿富汗、波兰等驻南京外交机构,转发到位于上海的30个外交使团 王炳南也于9月30日深夜向汉叙利亚和曹桂生特别说明:发送“公告”和“公函”没有任何错误。 包括必须保证信封的名字和里面的文件的名字一致,不能把文件发给错误的人。 提交后,必须向对方提交收据,口头交给派遣他们的国家政府,在对方拒绝接受的情况下,通知对方要求拒绝接受的书面回答。 开国仪式一结束就开始行动,以最快的速度和效率完成任务。

【要闻】毛泽东开国大典上宣读,新中国第一份《公告》《公函》给了谁?

这次,王炳南指的是封好的信封和放在桌子上的“公告”“公函”的样品,只给曹桂生和韩叙寄了一封信,请两位同志发送即可。 好像很普通。 但这不是普通人的私人信件,也不是团体的通常公文,是毛泽东主席向全国、全世界发表的公告,是周恩来部长签署的外交公文,我们要做的是政府的事,国家的事,是外交部成立后马上要做的第一次对外事件。 ”。

【要闻】毛泽东开国大典上宣读,新中国第一份《公告》《公函》给了谁?

“我保证完成任务。 请放心。 ”经历过战争和军旅生活的曹桂生、汉叙表情严肃、立正、挺起胸膛,异口同声地回答。

外交事业,国家大事。 在新中国第一个对外“公告”“公函”的准备和发送故事中,可以看到新中海外交的气势、态度、责任、效率。

栏目主编:樊江洪

复印件:樊江洪

图的来源:新华社

图像:曦

猛料越来越多了! 欢迎扫描左边的二维码关注本信息的官方web消息( xinlang-xinwen )

标题:【要闻】毛泽东开国大典上宣读,新中国第一份《公告》《公函》给了谁?

地址:http://www.og5o.com/ppzx/168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