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5708字,读完约14分钟

■人物简介邢立达,男,1982年出生于广东潮州、古生物学家、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教授。

来自不同方向的三只恐龙向同一位置走去,相遇后,“打了”。

在十几米外,另一只围观者恐龙意识到情况不对,遵守了“不要吵架热闹”的道理,像长颈鹿一样,齐心协力地跑。

故事发生在亿年前的四川昭觉,一个叫三比罗加的地方。 亿年后,古生物学家邢立达通过它们留下的脚印,复原了画面。

恐龙足迹学是邢立达研究的第一副本,做了一个小大众学科,国内同行只有两三个人。 与探索恐龙“身后事”的骨骼化石研究不同,脚印学重视恢复“生前事”:恐龙是如何生活的? 群居还是独居? 如何相互作用? 恐龙能走多快? 累了怎么办? 恐龙会游泳吗? 研究者们从脚印中恢复了恐龙的行为及其生态系统。

【要闻】邢立达:与恐龙对话的“网红”科学家

去年夏天,邢立达被邀请发表演讲。 他穿着素色的格子衬衫,抱着麦克风,睁着眼睛发出恐龙的声音,举起手脚模仿恐龙走,把发生在三比罗加的战斗画成画,现场笑声四次。

现在邢立达对大众来说不知道。 他是发表sci论文一百多篇的古生物学家,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教授,中国第一个恐龙网站的创始人,几十本恐龙类科普书籍的作者。 优秀的学术成果和感兴趣的个人风格引起了化学反应,邢立达成为了“网红”科学家。 科学不是无聊而是感兴趣,科学家发现不是古风而是可爱。 不断增加的“粉丝们”通过这有趣的眼睛,看到了太古时代的秘密。

【要闻】邢立达:与恐龙对话的“网红”科学家

“学术蝾螈”


前几天,演员翟天临被揭露了“学术假”。 在很多讨论中,一位博主的微博受到了1万多人的赞许,他说:“希望明星远离学霸人设置炒作。 如果学术成果没有达到邢立达的水平,就老实地继续明星事业吧……。

莫名其妙被触摸的邢立达有点无语,说:“发抖……我是学术界的小蚂蚁……不,小蝾螈,谢谢你。” 更让他无语的是,接下来“学术蝾螈邢立达”莫名其妙地受到了热搜索。

在热搜的号召下,很多网民聚集在一起,人们感到吃惊,还发掘了这种“学术蝾螈”背后的真正学术造诣,得到的消息是:出生于1982年,长着孩子脸的男孩是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博士,副教授。

其实,邢立达并不是第一次进入公众视野。

年,他在微博上直播了“吃4000年前的猛犸象腿肉”,详细记录了口感:和野猪肉一样,粗糙的口感,邪恶的感觉,有点泥沙的味道……很多网民围了起来。

邢立达展示琥珀。 回答者的提供图

更引人注目的是年份。 邢立达的两篇论文在那一年引起了大规模的关注:一是在琥珀中发现了白垩纪鸟类的翅膀,这只有18毫米长的翅膀被命名为“天使之翼”。 另一个是在同一个琥珀中发现的恐龙尾巴,人类第一次在琥珀中发现了恐龙标本。

【要闻】邢立达:与恐龙对话的“网红”科学家

在人的印象中,恐龙是电影里的样子,巨大丑陋笨拙,但这次在“时空胶囊”中留下了恐龙的真实样子。 高镜头,5厘米左右的琥珀色金黄色,6厘米的尾椎凝固,周围长着毛茸茸的羽毛。

这些琥珀是在缅甸发现的。 那里有世界上唯一商业开采的白垩纪琥珀矿。 那里的胡康河谷位于克钦山区,在缅甸语中意味着“恶魔居住的地方”。 要到达那里,不仅要冒军事冲突的危险,还要换乘不同的交通工具、汽车、摩托车、船和大象。

【要闻】邢立达:与恐龙对话的“网红”科学家

以前,邢立达无论如何作为古生物学家,都不认为谈判是需要练习的重要技能之一。 在琥珀市场,穿着当地人的裙子接近当地人,遇到了有研究价值的琥珀,假装不在乎,把价格降到最低,购买了。

时间久了,商人记得邢立达的样子,看到他来买琥珀,涨价了。 邢立达没办法,只好想出新主意,找到好琥珀,把目光投向一起来的人,让对方来买。 “放眼”的方法后来也被商人识破,在此期间,邢立达在酒店,从别人拍的照片中选择了琥珀。

【要闻】邢立达:与恐龙对话的“网红”科学家

关于科学研究的故事,邢立达总是轻而易举地感兴趣。 他很少提到野外科学考试的辛苦。 我经历过很多次泥土岩层、枪林弹雨战区、从天而降的石头和雷雨季节的雷。

以往,这样的科学研究成果只是受到本行业的关注,邢立达让公众发现了科学的有趣之处,展示了内部的情景。

现在邢立达有二百五十万多名微博粉丝,他每天发十多条微博,鉴定恐龙化石和恐龙足迹,转发宠物和社会问题。 张贴在野外寻找恐龙足迹的经验和照片,也夸耀自己收藏的坦克模型。 关于科普恐龙的知识也是,减肥时吃炸鸡、甜甜圈、巧克力棒……

【要闻】邢立达:与恐龙对话的“网红”科学家

人们发现,这位古生物学家想象中的严肃,不像古板,反而很有趣,他在微博上最喜欢的词是“嘤嘤”,长期以来,网友们开始称他为“嘤嘤嘤”或“嘤老师”。

“恶魔”先生


初春校园里玉兰花和梅花陆续开放,柳树也萌发了绿芽。 双选会的海报贴在道路两侧的公告栏上,年轻的学子们背着双肩包着急。

二号教学楼站在两个小公园之间,邢立达的办公室在三楼,十几平方米的空间在书架和桌子上占了大部分空间,空着的地方放着大小恐龙的模型和化石。

邢立达的桌子。 新京报记者彭子洋摄

最近轮到邢立达担任学院的教育秘书了,3月20日,他安排了第二天的研究生复试,和教师调整了面试时间。 10点半,去会议室开会几十分钟后,邢立达大步回到办公室,一边哭着一边拿着手机发邮件,坐在椅子上啪嗒啪嗒地敲着键盘。

【要闻】邢立达:与恐龙对话的“网红”科学家

上午电视台编辑来咨询节目录像,记者拍照采访,博物馆负责人打电话告诉化石配置问题,同事去办公室看新发现的化石……前一天邢立达刚从湘西野外回来

研究生侴春永坐在门口的桌子前修复恐龙的3d模型。 我看到邢立达马很忙,笑着模仿领导打电话的样子。 邢立达抓紧时间对俵春永说:“你的桌子是杂货店,梨,面包,酸奶……有胶水吗? 我不能吃胶水哦”

年,侴春永成为邢立达的研究生。 他出生于1994年,恐龙实验室最小的成员是1998年,学生们和导师邢立达相距10多年,但信息表示“没有障碍”。

侴春永说,在大学里,有些学生和领导人每月只见面一次,但他们几乎每天都和邢立达在一起。 “我们和凯老师像朋友一样,没有任何束缚,别人特别感兴趣,每天都在演戏”对此,侴春永笑个不停,说:“有时出现了受欢迎的流行语,我们还没有接触,突然从他嘴里出来。”

【要闻】邢立达:与恐龙对话的“网红”科学家

下野的时候,球队经常面对漫长、无聊的搜索,有时辛苦,白费了。 邢立达总是扮演调节气氛的角色,说段子,开玩笑,唱歌,跳舞,学生们喜欢这样的学习,工作环境,他们不累地拍摄教师的丑陋,吃蔬菜沙拉减肥。

邢立达在本科生中也很受欢迎。 160人的课,总是挤满了170多个座位的教室,他让学生以不同的形式理解恐龙,理解古生物。 “骨头的名字,形状是什么? 学了之后有印象,但一会儿就感觉不到了。 ”。 邢立达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模型感受骨骼的外观,课后用笔画出来,用纸折叠,更直观地感受恐龙的外形特征。

【要闻】邢立达:与恐龙对话的“网红”科学家

上课的兴趣、深入浅出是学生喜欢邢立达的理由之一,另一个原因来自于“人格魅力”。 作为平时在古生物行业取得优异成果的学者,与人们想象的认真笑声不同,邢立达幽默同时活跃,因为上课时有学生喝奶茶,他偷偷把粉笔塞在吸管里,学生哭着笑着,他  

【要闻】邢立达:与恐龙对话的“网红”科学家

“恶魔”老师邢立达结束研究生面试后出发去浙江。

这几年对他来说忙是常态。 为了节约时间,邢立达家有四五件行李,为高原、戈壁、江南等不同的目的地准备。 “第一,应对气候问题,去冷的地方多点衣服。 发掘工具不同,有的地方需要大锤子,有的地方需要普通的地质锤子和刷子,有的地方需要攀岩,有的地方需要攀岩工具。 ”。

【要闻】邢立达:与恐龙对话的“网红”科学家

野外调查。 回答者的提供图

地质队、博物馆和古生物爱好者有时给他提供恐龙足迹的线索,邢立达和队员马上出发。 “因为这样容易被破坏,我们遇到了很多这样的坏例子。 ”。

研究恐龙的足迹,一方面对抗风化等天灾,另一方面与道路工程、开采、盗掘等人为了破坏时间而竞争。 说到保护的紧迫感,这位“有趣”的教授是最严肃的时刻。

在四川省的圣维罗加,在同一地区发现了蜥脚类、兽脚类、鸟脚类等一千多条恐龙的足迹。 邢立达在演讲中提到的“世界上第一次反转的恐龙足迹”之外,还有“中国第一次游泳的恐龙足迹”,邢立达把那里称为“最牛的恐龙墙面”。 但是,在及时考察结束前化石点被开采和破坏,他演说说:“这是我10年以上研究生活中最痛苦的事件。”

【要闻】邢立达:与恐龙对话的“网红”科学家

在过去的5、6年里,邢立达一直通过媒体呼吁保护恐龙的足迹,但在粗放型经济模式中,被推土机铲平,用挖掘机挖掘出来,作为研究者,邢立达只能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数据收集,“至少有一个科学记录,后期。

恐龙先生

年3月20日,邢立达接受了新京报记者的采访。 新京报记者彭子洋摄

年初,一个4岁男孩的母亲在微博上向邢立达提问,说自己的宝宝从3岁开始接触恐龙后就喜欢上了,并询问邢立达能否出版系列教材,如何有规律地教孩子恐龙知识。

邢立达把这个阶段称为“恐龙期”,可能没有几个男孩不喜欢恐龙。 酷又帅,神秘又有趣。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读物的信息不能提供越来越多的消息,接触到越来越多的兴趣,恐龙不再是优先的兴趣爱好。 恐龙期结束了”他在微博上回答了那个提问的母亲。

【要闻】邢立达:与恐龙对话的“网红”科学家

邢立达一直在考虑如何保持孩子们对恐龙的好奇心,延长“恐龙期”。

和很多孩子一样,邢立达从小就被恐龙吸引,从《恐龙的故事》中看到奇妙的太古世界,开始对灭绝的物种感兴趣。 当时,国内恐龙科普书长期以来只有这本书。

1990年代末,网络大潮涌来,读高中邢立达自学计算机,创立了恐龙网。 他买了在市场上能找到的恐龙科普书回家,逐字输入网站给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和古人类研究所的专家写信,邀请他们去网站回答网民的问题。 也买了拉丁语词典,花了三年时间把800多种恐龙的名称翻译成中文……这是后来“国内第一个恐龙网站”。

【要闻】邢立达:与恐龙对话的“网红”科学家

1985年出生的李威(化名)在这个网站上当过两年的“泡”。 他从小就对恐龙感兴趣,“满足了小男孩对怪物的所有幻想,具有天然的魅力”。 但是,当时求知的途径极其有限,市面上的书很少,学校老师也对恐龙了解一半,李威只能去博物馆找人聊天。

【要闻】邢立达:与恐龙对话的“网红”科学家

千年之初,李威高中毕业了。 网络进入普通大众之家,打开了恐龙世界的窗户。 “想知道那个,化石的架子、发现、复原图、分类、进化的历史、繁殖,用各种方法寻找关于恐龙的东西”,找到了恐龙网。

我记得李威当时在网站上聚集了很多中小学生,问了“又笨又可爱”的问题。 比如,最厉害的恐龙是什么? 最大的恐龙是地震龙吗? 有些人会扫描自己的书送到网站,拍化石照片鉴定,讨论新恐龙种类的命名。 网民们打开多个新帖子,从稍微研究古生物的“大神”那里回复。

【要闻】邢立达:与恐龙对话的“网红”科学家

在李威的记忆中,恐龙网就像乌托邦,大家聚集在一起讨论恐龙,吹牛,抬杠,打架非常有趣。 他记得邢立达的id是“恐龙高手”,到处发消息,到处回复,遇到化石分类、名称翻译等方面的差异,到处争论。

乌托邦大约存在了七年。 之后,邢立达逐部学习,工作后,恐龙网不再关心,被纳入了古脊椎动物和古人类研究所的网站。 曾经活跃在网站上的恐龙粉丝也支离破碎,考取大学或就业,“走普通人的路”。

恐龙不是从主流价值观来看的“正业”,就业面窄,没有“金钱之路”。 邢立达读金融专业,毕业后成为科技记者,在“曲线救国”,偶尔可以成为恐龙行业的旁观者。 描绘恐龙复原图的张宗达大学选择了建筑环境艺术的专家,毕业去了动漫企业的李威读了商业管理,毕业进入了通信领域。 “大家都在谈论钱,我也很少和别人讨论恐龙了。 自己默默地理解越来越多的最新进展。 ”。

【要闻】邢立达:与恐龙对话的“网红”科学家

年,李威在刷微博时不由自主地看到邢立达,他发现几年过去了,自己成为了籍无名上班族,当时加入恐龙网的人们也渐渐远去,只有邢立达兜风回到原点,成为了古生物学家和科普作家。

在“消失”的几年里,邢立达辞职,去加拿大艾伯塔大学读古生物学,导师phil currie是电影《侏罗纪公园》的主角原型。 回国后,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取得博士学位,留学学校。 一直维持着自己的“恐龙期”。

“回去”那天,邢立达正在考虑如何把恐龙的“有趣”从一时的好奇心转变为持续的魅力。 他被邀请发表演讲,去电视台录制节目,写科学论文,翻译恐龙书,接受各种媒体的采访……

去年,他出版了科幻小说《御龙记》。 在故事中,唐代人在历史上与恐龙共生,人们驯服龙犁田耕作,也骑着龙行军战斗。 一方面很有趣,在科学上放飞想象,创造新的世界。 另一方面,为了扩大网络用户群以普及古生物科学,“科幻小组比古生物爱好者大得多”。

【要闻】邢立达:与恐龙对话的“网红”科学家

年,他打算发表语音“恐龙课”,这个恐龙化石的发掘过程怎么样? 这只恐龙的脚印是怎么发现的? 这只恐龙的尾巴在战斗中是怎么起作用的? 邢立达打算结合自己的科研经验,从亲经验者的角度介绍有趣的恐龙知识,既有冒险也有故事,让孩子们对恐龙有好奇心。

【要闻】邢立达:与恐龙对话的“网红”科学家

“生命的进化本身就是一件很不可思议的事件,所以古生物很有趣,不断发现,不断尝试错误,不断拓展知识边界,并探索生命的起源和未来”邢立达希望越来越多的孩子感受到古生物的魅力

去年年底,邢立达和学生一起在贵州毕节外出,有人拍了工作中的他。 照片上,邢立达穿着黑色衣服,拿着登山杖,阳光正好照射,林叶白色,脚下是乱石堆。

他给微博发了照片。 4亿多年前,这里还是海,我想住着大小三叶虫。

■同问题答案


新京报:过去一年中,你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邢立达:瘦了,瘦了30斤,哈哈。 以前收集的材料有限,我以为琥珀的研究可能会逐渐单调,但去年我发现了琥珀中的蛇。 剩下这么多没剩下的动物。 也许还有其他琥珀中值得期待的东西。 比如,我认为哺乳动物在这个行业有更大的潜力。 今年也投入了很多力量寻找新物种。

【要闻】邢立达:与恐龙对话的“网红”科学家

新京报:你心中的“新青年”标准是什么?


邢立达:我想应该更有社会责任感。 科普真的要用心,不要交叉应对,或者参加型,徒有其名的东西,这些都是错误的。

新京报:未来,你对自己所在的领域有什么期待?


邢立达:也许越来越多的单位,越来越多的学者,不同单位的学者希望能参加恐龙的研究。 因为现在也只有极少数单位做这个块。 随着学生毕业后分道扬镳,我希望学术的活跃度进一步提高,对整个领域、学科都有好处。

新京报:未来,你对国家有什么期待?


邢立达:现在国家非常重视科学,越来越重视科普,这都是最好的时间。 目前科学环境非常好,最好保持迅速的发展趋势。

新京报记者王双兴陈晓舒校准刘军

猛料越来越多了! 欢迎扫描左边的二维码关注本信息的官方web消息( xinlang-xinwen )

标题:【要闻】邢立达:与恐龙对话的“网红”科学家

地址:http://www.og5o.com/ppzx/171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