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46字,读完约3分钟

核心观点:《中国经济网》专栏作家乔瑞卿认为,ppp项目的特点决定了ppp项目的推广应该少一些对成绩的焦虑,多一些专业意识,少一些急躁,多一些稳健。

3月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闻中心在媒体中心多功能厅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财政部部长肖杰、部长助理戴百华就“金融工作与财税改革”等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肖杰表示,ppp项目一般资金规模大,涉及领域广,专业性强。如果前期准备和论证不充分,将对项目的后续工作产生不利影响。在关注ppp项目落地率的同时,也要关注项目的标准化实施和风险防范。(3月7日中国经济网)

【大家谈】推动PPP项目要少一些政绩焦虑

财政部长的讲话应该说给一些地方行政人员上了一堂精彩的专业课。目前,ppp项目已经成为各地金融投资项目的主要模式。从一个省到一个市到一个县,启动ppp项目已经成为一种既定的行为。几乎每一级政府都准备了自己的ppp项目库,并相互比较。看似了不起的成就,实际上却存在许多问题。

首先,项目一代渴望成功。ppp项目很多,但质量不高。项目论证过程流于形式,不仅缺乏对项目实施的成熟考虑,也缺乏对项目可能面临的风险的防范措施。在一些地方,公私伙伴关系仅被理解为一种融资模式,但对公私伙伴关系的适用性考虑不够,不适合公私伙伴关系模式的项目也包括在公私伙伴关系项目库中。

第二,项目产生后,它渴望土地。在一些地方,领导人将ppp项目视为自己的成就,并强行推进。一旦公私伙伴关系项目在其生命周期内取得成功,它将立即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以吸引各地的投资。但是,由于前期准备不足,招商工作并不顺利,投入了大量费用,收效甚微。

无论是“渴望成功”还是“渴望着陆”,问题都在于“紧迫”这个词。然而,ppp项目的特点决定了推广ppp项目的紧迫性。

肖部长指出,ppp项目有三个特点,一是资金规模大,二是涉及领域广,三是专业性强。资金规模大决定了项目量大;它涉及的领域很广,这就决定了项目很难推广和协调;强烈的专业性决定了项目推广具有一定的技术性。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我们都必须在前进之前制定一个计划,并以“小火慢炖”的耐心仔细地计划和思考。在推进ppp项目时,我们应该少一些对成绩的焦虑,多一些专业意识,少一些急躁,多一些稳步前进。(中国经济网专栏作家乔瑞卿)

【大家谈】推动PPP项目要少一些政绩焦虑

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供提交,原创评论和理论文章可发送至cepl#ce(#改为@)。详情请见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的征文通知。

相关文章:ppp已经回归两年了,有四个问题需要正视

政府-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立法宜早不宜迟

(主编:范黛玉)

标题:【大家谈】推动PPP项目要少一些政绩焦虑

地址:http://www.og5o.com/ppzx/76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