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185字,读完约5分钟

在中国历史上,至少自西周以来,就有一个长期存在的两京制甚至多京制。

夏以前,西周以前,没有文字可考,传说中的都城在今天的山西临汾。夏天过后,商朝频繁迁都,最后定居在河南安阳的殷墟。周朝起源于西方部落,长期生活在戎狄之间。武王加入部落讨伐商朝,摧毁商纣王,拥有从中原到海洋的大片土地。后来他回到了周朝的根据地关中,仍然以鹤嘴锄为都城。

这带来了一个大问题。首都位于王国的西部。如何控制东部的大片土地,防止像管叔和蔡叔那样的叛乱?尤其是在古代,生产力低下,交通不便。武王死后,成王即位,的弟弟为摄政王,洛阳建在黄河和萧山以东的洛水之间。洛阳当时在王朝的中心,房子里有一个很大的情况。从此,洛阳成了濠江的B角,西周时期的两京制开始了。

《财经》有话说|从唐朝和明朝两京制说起:为什么大国首都要有一个备胎

从西周到唐代,中国的都城基本上是长安(其源头是濠江)和洛阳,这里的A角和B角互换。西周因战争被犬戎所灭,东周时迁都洛阳。

自西周以来,中国的政治版图基本上是东西方关系,西方控制了东方,所以有必要在长安以东保留一个陪都。

秦崛起后,山东六国被消灭,都城仍设在咸阳,咸阳是关中重要的基础。秦始皇通过频繁巡视东部地区来控制六国的旧势力,当修建陪都为时已晚时,他在前往东部的途中死去。汉朝建立后,刘邦、萧何、张亮、韩信等帝国的创建者都是在东部地区长大的,所以他们更注重对东部地区的控制。

汉帝国在秦咸阳城遗址的南面修建了隔渭河的汉长安城。洛阳成为汉帝国的东都,其城市规模不亚于长安,直到光武帝从南阳出来建立洛阳,长安才由A角变为B角..

这两个首都是一种姐妹关系,哪个更好。历史上有许多争议。为此,班固写了《两府全书》,张衡写了《两京赋》进行比较。

东晋以后,南北分裂,直到隋朝统一中国,长安仍然是它的首都。隋朝短暂灭亡,唐朝取代隋朝,以长安为首都。当时,中国的政治版图仍由东西方控制。

萧山仍是关中通往中原的天然屏障。潼关已经取代汉沽关,成为长安和洛阳之间最重要的关口。

今天,人们对关中的印象可能是干旱,甚至有些人是沮丧的。所谓的800英里的整个四川是尘土飞扬,3000万老陕西人吼着秦腔。汉唐时期,关中气候温和湿润。我们读了王维的诗,如在宁静的沼泽地上飞着一只白鹭,芒果鸟在盛夏的树上歌唱。这是江南水乡的一幕。然而,与西汉相比,由于过度开垦,唐代关中人口过多,自然环境较差,部分土地沙化,部分水系遭到破坏。据史料记载,唐代郑、白运河的灌溉面积仅为汉代的三分之一。用关中生产的粮食养活长安城的皇室、官僚和军队已经非常困难,需要从其他市县转移过来的粮食。尤其是关中发生灾害,粮食匮乏,又很难将粮食运到东周长安,成本更高。古代,食物从黄河运到西部,三门峡成了不可逾越的天然屏障。唐朝的皇帝和大臣们为了把粮食运到关中,想了很多办法,包括把粮食运到三门峡以东的岸上,然后用骡子和马走陆路,翻过萧山,再上船,效率很低。

《财经》有话说|从唐朝和明朝两京制说起:为什么大国首都要有一个备胎

当长安出现粮食供应问题时,皇帝忍不住了。他经常带着强大的皇室亲戚和文武大臣去东方,在洛阳吃饭。相比之下,把全国各地的食物运到洛阳要方便得多。

唐朝时,洛阳不仅地理位置重要,足以控制中原和东方诸郡,而且作为朝廷的备用食堂发挥了重要作用。武则天几周前成立后,她正式迁都洛阳,并将洛阳改为上帝之都。

朱文篡夺唐朝,建立梁,迁都开封府。长安城和关中遭受了巨大的破坏。从那以后,长安已经失去了作为首都的条件。经过五代十国的结束和宋朝的建立,中国的政治版图已经从东西方关系转变为南北关系。

唐朝的主要威胁是西北的突厥和西南的吐蕃。以长安城为首都,可以有效地应对来自西北和西南的危机。自契丹、金崛起以来,汉政权的主要威胁来自北方。从那时起,中原王朝的主要精力是对付来自正北和东北少数民族政权的武力威胁。

元朝统一后,其政治中心自然在北方,北京成为一个大帝国的首都。元朝后一百年,明朝统一了中国。明朝是一个疆域辽阔的帝国。从明朝到清朝末期,中国在近600年的时间里处于南北竞争的状态。由于不断发展,南方的文化和经济超过了北方。朱元璋以长江流域为基本地盘,得到了江山。南京,也就是龙盘,成了一个非常适合建都的地方。然而,南京的建立是北方蒙古骑兵力所不及的,尤其是在漠北。这种隐忧已经存在很长时间了。

《财经》有话说|从唐朝和明朝两京制说起:为什么大国首都要有一个备胎

朱元璋封朱迪,他的四个得力的儿子,为太子和北平,只是为了防备北方蒙古骑兵的威胁。他没想到在他死后,会有家务杂事。朱迪和他的叔叔相遇了,为了克服困难进行了一场战斗。朱迪为了明成祖而赢得并即位。他把政治中心搬到了北京,在那里,北京被升级为官方首都,南京成了他待的首都,这意味着他将作为一个备用轮胎待在这里。南京,南京的首都,有一系列的政府团队,包括六个九清和都察院。北京在前期处于对抗蒙古部落的前线,后期处于对抗金朝的前线。所谓的皇帝统治着这个国家,把他的政治和军事力量集中在北方,这个帝国一直处于准战时状态。然而,北方的经济远远落后于南方,所以帝国通过大运河把南方的粮食和货物运到北京。这实际上是一种维持统一帝国的平衡技术,这样南北之间的差距就不会扩大,离心力就会产生。在我们今天看来,将食物从富裕的南方运到北京需要时间和精力,这似乎造成了浪费。如果首都留在南京,应该节省多少钱?但在帝国时代,这样的治理成本值得花费。

《财经》有话说|从唐朝和明朝两京制说起:为什么大国首都要有一个备胎

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大帝国必须有两个首都,即首都以外的备用首都。这是维护帝国统一的需要。

(《财经》新媒体十年砍柴大师/正文)

标题:《财经》有话说|从唐朝和明朝两京制说起:为什么大国首都要有一个备胎

地址:http://www.og5o.com/ppzx/79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