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31字,读完约4分钟

核心提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渴望变得更强大。当中国人民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的时候,美国政治家也承诺“让美国再次伟大起来”。但问题是,这两种“伟大”的追求是相互排斥的,还是走向相反的方向?

新华社记者金伟伟

北京——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渴望变得更强大。当中国人民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不懈努力时,美国政治家也承诺要让美国再次伟大。但问题是,这两个伟大的追求是相互排斥的还是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的?

从过去的经验来看,中美经贸关系的历史表明,两国的结合对双方都有利,而斗争对双方都不利。中美两国不可能通过破坏彼此的关系来实现自己的伟大。

自1979年中美建交以来,中美两国共同走过了38年。俗话说,四十不糊涂。在新一届美国政府执政期间,中美关系应该已经进入了毫无疑问的一年。不幸的是,美国政治最近不时发布一些令人困惑的信号。

回顾40年来中美交流的历史,尽管两国关系有起有落、矛盾和摩擦,但沟通、对话与合作始终是主流。事实上,中美两国有识之士长期以来一直对中美经贸关系的基本面感到困惑。

中美共同利益远大于分歧。这在中美经贸关系中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回顾过去几十年中美关系的周期性发展,两国关系稳定和良好的时期往往是双方经济增长最快的时期。

目前,中国持有近1.1万亿美元的美国国债;2016年,中国企业在美国的投资达到创纪录的456亿美元;中美贸易额从1979年的25亿美元增加到2016年的5196亿美元;中美之间的双向投资和贸易支持了大约260万个美国就业岗位

中美经贸关系的深度融合无疑得益于两国领导人就双边关系达成的共识:以不冲突、不对抗为底线,以相互尊重为沟通标准,努力实现合作共赢。

历史经验也表明,中美经贸关系的持续深入发展也得益于两国经济结构的互补性。随着中国经济的结构转型,这种互补性将继续深化。

在旧的国际分工体系下,自本世纪初中国加速融入经济全球化以来,中美之间形成了一种扭曲的平衡:美国的设计、中国的生产、美国的消费(Aiji、净值、信息)、中国的储蓄、美国不断扩大的贸易逆差以及中国外汇储备的增加。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中美达成了双边经贸关系再平衡协议,这显然有利于建立更加可持续、平衡、互利的双边经贸关系。

论中美共赢关系之鉴往知来

今后,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中美经贸关系的互补性将进一步增强。例如,随着中国经济转向消费驱动,中国巨大的中产阶级消费市场可以为美国公司提供更大的发展。随着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战略,中国企业在美国的投资将为美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中美交往的历史表明,只要双方能够有效控制分歧,矛盾和摩擦就不会阻碍双边关系的全面发展。未来,中美关系可能不可避免地会遇到风险和挑战,但只要双方能够继续处理好彼此的分歧,中美关系仍有可能在未来迎来一个新的上升周期。

经过多年的发展,中美已经建立了数百个以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为主导的对话与交流机制,涵盖了双边关系的各个方面。今天的中美双边关系越来越立体化,不仅包括中央与联邦政府的关系,还包括各种地方政府的合作关系;不仅包括官方交流,还包括半官方和非政府的互动;它不仅包括政治经济合作,还包括社会文化交流,是中美之间多层次、多领域、多维度的外交模式,极大地增强了中美关系的弹性,丰富了双边关系的内涵,拓展了中美合作的视野。

论中美共赢关系之鉴往知来

广阔的太平洋足够容纳中国和美国。没有彼此的支持,中国和美国无法追求各自的伟大。中国和美国别无选择,只能合作。这不仅来自历史经验,也是未来的指导原则。(结束)

标题:论中美共赢关系之鉴往知来

地址:http://www.og5o.com/ppzx/96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