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307字,读完约6分钟

标题是学问,不仅仅看民国老新闻人开始的幽默标题,这才是真正的“标题党”

"何总督昨天去岳麓山打扫了坟墓. "

20世纪30年代,何应钦担任湖南省代总督时,有一年清明节去岳麓山扫墓。 根据当时官方的要求,各报纸必须立即分发软文,并发布了题为“什么总督昨天去岳麓山扫母亲的墓”的命令。 出乎意料地,第二天的一家报纸把标题改为“何总督昨天去岳麓山打扫了他母亲的坟墓”。 字数、题意与原标题没有变化,通俗易懂,但“该死”三个字又是国骂。 因此,这个双关语的妙题让当事人笑了,很多网民也受不了。

“丰子恺画画不要脸 给民国报纸的标题党跪了”

“丰子恺画画很无耻”

20世纪30年代的一个早晨,丰子恺打开上海《情报报》,“丰子恺画画无耻”的文案突然映入眼帘。 他不由得吃惊,想:自己平时和人没有仇,为什么要对他这么骂呢? 所以怒不可遏。 他看到完整的句子,露出了会心的笑容。 到底是怎么回事? 原来有人在和小丰的《乡村学校的音乐课》画比较评论,画中的孩子们张着大嘴,和二胡一起唱歌。 虽然画面上的人物没有眼睛和鼻子,但是网友从他们抬起头、张开嘴的样子中,可以感受到这些活泼可爱的孩子们全力以赴唱歌的喜悦。 据刘继兴考证,亚洲首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印度大诗人泰戈尔如此称赞丰子恺的这种画法。 “用寥寥几笔,就写出人物的个性。 脸上没有眼睛,我们可以看到他在看什么。 没有耳朵,我能知道他在听什么,高级艺术表现的情况。 ”。 这篇名为《丰子恺画的无耻》的文案讲述了丰子恺画的优势:人物脸上没有眼睛鼻子,但维度却很棒。 丰老高度评价了这幅品评他的画文案。 即使过了30多年,他还是清楚地记得文案发表的年月和作者的名字。

“丰子恺画画不要脸 给民国报纸的标题党跪了”

"物价易抛人,减薄烧饼,瘦油条. "

国民党政府在重庆的陪伴下,相继涨价到物价暴涨、产品偷工减料、烧饼、油条。 《新民报》编辑程大千在物价飞涨的信息框上划上花边,仿照宋词佳句“流光易甩人、樱桃红、芭蕉绿”,“物价易甩人、薄饼薄、油薄” 看完报纸后,网民纷纷喊道。

“丰子恺画画不要脸 给民国报纸的标题党跪了”

“余汉鲁莽的吴铁失城养活着甫”

日军登陆大亚湾,广东省主席吴铁城、广州市长曾养甫,第七战区司令余汉谋不战而逃,广州沦陷。 香港一家报纸愤怒地将失地事件和三人的名字巧妙地埋在标题中。 也就是说,“余汉鲁莽吴铁失城曾经养过离甫”的嵌名标题充满讽刺,露出了国民党军政要人投降口的面孔。

“丰子恺画画不要脸 给民国报纸的标题党跪了”

“公教员不是东西——东西也应该涨价! ”

1947年,金元劳大幅贬值,百姓不说话,上班族呈忠言。 武汉《大刚报》曾经在头版头条刊登了一个大标题:公教员不是物(主),物也应该涨价! (副)——标题以诙谐幽默的语调,为广大公教员的生存而呐喊。

“《袁世凯》必须禁止,《蒋主席》必须读。”

1947年5月8日,《文汇报》汇总编纂了国民党政府《盗国权的大盗袁世凯》一书和四川省政府务会议决定购买《伟大的蒋主席》一书的机关公务员这两部出版信息,标题为《袁世凯》。 蒋主席》必须读

从字面上看(当时国民党的情报检查很严格),并没有出现什么倾向,但加上这两行标题,相互衬托,网友一眼就能看出,这是一种被称为“绵里藏针”的斗争艺术。

"匪徒颈贺龙昨天又被活捉枪毙了. "

解放战争时期,湖南、湖北一带的国民党报纸经常刊登贺龙被活捉枪毙的新闻。 有一天,报纸又奉命刊登这个“信息”。 原标题为“匪徒颈贺龙昨天被活捉被枪毙”。 一位编辑无奈地在编排时在“被”字前面加“又”字报时,称“匪徒颈贺龙昨天又被活捉枪毙”。 只用“又”字,防止攻击谣言。

“丰子恺画画不要脸 给民国报纸的标题党跪了”

“马歇尔休马,华莱士来华”

1948年,美国驻华特使马歇尔被勒令回国,被派往南京接替马歇尔职务的是华莱士。 当时南京的一家大报以“马歇尔·谢马拉雷斯来华”为标题报道了这一消息。 这个标题用的是“回文”的方法,泛读泛读也同样巧妙,至今仍受到报界的称赞。

“丰子恺画画不要脸 给民国报纸的标题党跪了”

标题制作方面取得最大成果的是老新闻人张友鸾。 张友鸾出生于1904年,安徽安庆人,历任北平《世界日报》、上海《立报》、南京《民生报》、《新民报》、《南京人报》总编辑。 1953年调整人民文学出版社担任古典文学编辑。 然后,他被称为“最有趣的新闻人”。 据人评价,张友鸾“熟知民国的历史和逸闻,夜晚编务之闲,一烟之手,濡以沫”、“情韵”、“妙语如珠”。 他很懂事,文案很小,但“忍不住笑,所有的收入都有”。 张友鸾在近30年报界的工作经验中,设计标题历来用心、精致而闻名。 即使是普通的气象信息,他取的标题也不感兴趣。 有一次,南京连日下雨,张友鸾听完气象预报,拿出笔写了一篇软文的标题:“潇雨,还没休息,也许,一月落下。” 很多人过目不忘。

“丰子恺画画不要脸 给民国报纸的标题党跪了”

1943年,张友鸾在成都《新民报》编辑社会信息。 当时成都各大学、中学的毕业生大多找不到工作,“一毕业就失业”。 青年学子们深感活路问题严重,怨声载道。 《新民报》社会信息版《学府风景》一栏刊登了四川大学通讯员写的新闻,称该校厕所管道堵塞,无法录用。 张友鸾立即挥笔创作了意味深长的标题,作为“川大出口成问题”。 一语双关,警察动员人,非常犀利,受到了网民的赞扬。 川大校长是国民党省党部主任黄季陆,读报后勃然大怒,但没有发作,只能愤激而止。 《新民报》抗战期间刊登了讽刺国民党官员生活腐败的留言,张友鸾题为“前方紧逼,后方紧吃”。 其构思奇特,词义生动,一针见血,震惊了整个山城,至今记忆犹新。 《新民报》担任总编辑期间,张友鸾非常关心社会信息、大小新闻。 “九一八”事变后,群众要求政府抗日,他标题为“国府门前钟声响起,声音请出兵”。 政府为士兵征集冬装,他题为“西风森严,战服单,招人寒心”。 报道贫富差距,题为“难民求不饱,银耳卖得像蘑菇一样好”。

“丰子恺画画不要脸 给民国报纸的标题党跪了”

资料来源:微信公共平台扬子监藏

标题:“丰子恺画画不要脸 给民国报纸的标题党跪了”

地址:http://www.og5o.com/hyjj/187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