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732字,读完约7分钟

《文心画境》是《萧平》

萧平

别署平之,戈父。 室名是爱莲居。 1942年出生于重庆,祖藉扬州。 1963年毕业于江苏省国画院。 从事书画鉴定工作19年于南京博物院。 1981年调到江苏省国画院。 集书法、国画、鉴赏、史论、收藏于一身。 绘画不拘形式,借古开今,清新脱俗。 在国内外举办了20多次个人画展,故宫博物院等国内外10多个博物馆收藏着作品。 1983年以来,多次应邀到美、欧各地讲课考察,出席国际艺术史高层论坛并发表论文和演讲。 《萧平书画集》、《萧平书法集》、《萧平人物画集》、《墨缘萧平书画集》、《画坛儒风萧平艺术人生》等书画集近20种与《山水画以前传技法解析》、《人物画以前传技法解析》、《花鸟画以前传技法解析》、《龙贤研究》、《萧平书画 主编《龙贤精品集》、《龙贤书画选》、《世纪回声》、《中国画名家精品集》等。 参与编着《中华文物鉴赏》、《宝物鉴别指南》、《六朝艺术》、《国宝大典》等。 现为江苏省国画院国家一级美术师、江苏省文化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艺术学院、扬州大学兼职教授、江苏省美术馆鉴定顾问、南京博物院客座研究员、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研究员、西陵印社艺术品鉴定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 南京大美堂书画监藏社社长、江苏省美学学会副会长、国韵文华书画院副院长、江苏书画家联谊会副会长、江苏省海外联谊会文化艺术委员会主任、江苏省政协书画室顾问。 江苏省第七、八、九届政协委员。

“文心绘境·江苏美协理论艺委会名家绘画邀请展萧平”

萧平的绘画形式

萧平在书法、中国画创作和书画鉴赏及美术史论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果,许多评论家已在著文中给予很高的评价。 作为肖邦绘画作品的网民,本文就他的中国画容貌、格式发表一些浅显的看法,以此作为与肖邦的学术交流,教给网民。 以前中国画家一直追求创作自己的个性姿态,但凡是有成就的画家,都有着与众不同的绘画形体和形式。 萧平在自己的作品集《莲韵》的《代序》中,对古人的泼墨画荷这样写道。 “陈白阳是一种格式,八大山人是一种格式,石涛是一种格式,吴昌硕又是另一种格式……我也在想自己的形式。 ”。 画家作品的样式、面貌与其个体的经历、性格和学养有密切的关系。 萧平出身于国学气息浓厚的书画世家,从小耳濡目染,受到以前流传下来的文化浸润和熏陶,在书画中产生了浓厚的趣味。 青年时期考入江苏省国画院专修班,得到傅抱石、钱松、林散之、亚明、宋文治、魏紫熙等现代金陵诸家的指导,有机会参与当时国内艺术界的多种学术交流活动,眼界开阔了。 1963年,从江苏省国画院毕业后,在南京博物院工作,有机会接触到大量古代书画作品,开始研究古代书画鉴定。

“文心绘境·江苏美协理论艺委会名家绘画邀请展萧平”

从《金陵八家》到吴门画派、浙江派、元代诸家和宋代名作,得到徐秋先生的亲切指导,然后拜师徐邦达先生,欣赏故宫和南方诸省市博物馆的珍藏作品。 长期以来,萧平负责江苏书画鉴定工作,过目书画超过万件,为国家及时抢救和保护珍贵文物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也从中得到了丰富的艺术滋养。 萧平在浏览古代书画作品时,关注其真伪和优劣当然是重点,但我想他一定会情不自禁地在心中模拟他眼前优秀作品的章法和笔墨,了解其妙技和意境。 从八十年代开始,萧平回到江苏省国画院,成为职业画家。 但他坚持书法、绘画、鉴定和史论书四个并行的方针,一边从事书法和绘画实践,一边继续进行书画的鉴定和研究。 确实,正是基于这些方面积累的丰富经验和修养,构成了他独特的、与众不同的绘画面貌和结构。

“文心绘境·江苏美协理论艺委会名家绘画邀请展萧平”

艺术家群体中有两类人:从基本功下手,全面学习每一家后,画风变革和确立个人风格。 另一种是,很早就要求自己的画法和别人不同,然后吸收前人的经验,修改和完善自己的样子。 但是,后者类型的人如果没有特别的才能,是不会成功的。 肖邦选择的是前面的路径。 他说:“我相信只有打下广阔、深厚的基础,才有可能建成成功的大楼。 ”。 他在艺术鉴定和研究上消耗的精力,他不懈地体验和感悟人生和自然,是构建他个性风格的坚实基础。 萧平的绘画创作没有固定在一个品种上,兼具山水、花鸟和人物三个方面,基本从生活的出发点和有感出发。 早期的作品广泛吸收前人的经验,“吸取儒教的好坏,留名”为我所用,在各种技法中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寻找个性的表现方法,逐渐形成了他自成一体的儒雅、平实、柔和的绘画风格。 从不暴露锋芒来看,乍一看很普通,但稍微仔细浏览一下,就会发现他非凡的艺术实力和独特的艺术功夫。 其中包括以书法为基础的笔墨修养和浓厚的文化底蕴,作品经得起品评、琢磨、推敲。 很明显,这是他教养的自然流露,也是他个人性格的真实反映。 我在和萧平没有过多接触的情况下,觉得他是一位艺通古今、思维敏锐的学者型艺术家,但他从不自命清高、孤高,举止总是温文尔雅,如其人。

“文心绘境·江苏美协理论艺委会名家绘画邀请展萧平”

萧平说:“中国画形象体系不断具有生命力。 掌握了其理法之后,就可以自由地在造物和想法之间广阔的天地里奔跑。 ”。 他知道,鲜明个性的绘画面貌不必刻意追求,随着生活体验、艺术实践的积累和修养的提高,水到渠成,自己要做的只是势利地加强。 从80年代初期开始,他将自己的画室“朝华馆”改名为“爱莲居”,用“出泥不染”的莲花激励自己“薄于名利,不依赖支流,追求唯真、善、美”。 而萧平也对莲荷的创作一见钟情,之后以此为主题举办了展览,出版了《莲韵》画册。 果然在这本画集《代序》中,他出版的这第二本画集“都是花甲后的作品。 与最初的书相比……总是有些变化。 ”。 出于谦虚,萧平将他的水墨荷莲与上一部作品进行了比较,并没有说那些变化发生了。 据我了解,他保持着一贯的儒雅柔和的气质,但绘画新作的品相发生了变化,变化发生在他长期追求的形象创造中。 简单地说,他一方面更大胆地走出以前流传下来的大师的影响,忠于自己的感觉、想法,表达自己的感情、胸襟。 另一方面,他越来越重视想法在造物和想法之间的作用,作品变得更写实了。 他从小就爱花卉,荷花是他的最爱,他在注意和写生中品味着荷之美,备受称赞。 虽然他的这些作品离写生很远,但基于注意、体验,充分展现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妙技、技法也更放松、自由。 他沉迷于大写实的方法。 笔法流畅,用泼墨上色,尽情书写,格调、清新或雅丽。 我欣赏他的水彩画作品,如《玉露洗残红》《朝露荷池》等,彩墨和谐,形成浑厚、丰满、情致和神韵的画面,整体气氛令人陶醉,细节解决了人的口味,作者在经意和不经意之间他的豪爽、坦率、率直。 我认为这些莲荷作品是萧平绘画创作的转折点,是代表他艺术成果的绘画格式,标志着他正以更加稳健的步伐走向形象创造的方向。

“文心绘境·江苏美协理论艺委会名家绘画邀请展萧平”

萧平的绘画创作还在进行中,未来的前景是可以预测的。 凭借他的勤奋、学识、理解力,肖邦绘画风格的个性面貌表现得更强、更鲜明!

文/邵大箴

标题:“文心绘境·江苏美协理论艺委会名家绘画邀请展萧平”

地址:http://www.og5o.com/hyjj/187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