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74字,读完约3分钟

谢码(一作晋)、字孔昭、号为榻榻米生、兰庭生、深翠道人,晚年称为葵丘翁。 吴(今江苏苏州)人,被称为中州(今河南)人,因善画被推荐到北京,在金陵(今江苏南京)住了20多年,晚年因目眚而被释放。 生卒年月不详,但作为明代永乐宣德( 1403-1435 )年间吴门画派的名家之一而闻名。 几尺大的画,一天就能画完,构图多变,气势磅礴。 传承董源、王蒙、赵原的画脉,鲜明地保存了元代的绘画风格,对之后吴门画派的形成有影响力。

“谢缙《潭北草堂图》赏析”

其画传世不多,《潭北草堂图》是晚年佳作。 图为长108.2厘米,宽50.1厘米,纸本,浅设色。 现浙江省博物馆。 画着松林的院子,草堂上的两个高士坐在清谈中,院外溪畔,有两个人——高士拄着拐杖,侍童拿着琴,刚下了桥。 这样的“松影满庭闲白天,茶烟绕着榻榻米飞舞”、“门无县吏催租税,邻翁寂寥安慰”,不正是元代文人心中向往的世外桃源般的隐逸生活吗? 元代学者受异族统治,社会地位低下,有才能,有野心,但没有发挥的机会,只能依赖诗文书画。 水墨、淡彩的南宗山水画,似乎最适合营造其心目中的“天人合一”、“平淡天真”的理想境界。 于是,山水画从此独秀,成为中国画的主流,而文人的隐逸生活,如读书、文会、绘画鉴赏、操作琴、悠游、观赏景、来客、清谈等,也逐渐成为了绘画的主题,影响明、清两朝,这样的文人生活逐渐走向绘画 这张图使用的是王蒙惯用的“长松高岭”式构图,下半部分的土冈上,几棵长松树挺拔,枝插,松叶茂盛,通过枝叶的空间隙,可以看到后面的草堂。 上半部分像阵云一样,是向上突出的山顶,山头是王蒙式的拳头状。 皱纹、擦、点虽笔密,但笔意粗犷,越来越多赵原简约不达之趣,与王蒙粗笔细笔合用,秃笔擦、点与尖笔钩、皱纹与施画风格已大不相同,但元末绘画风格 全图在山石上染着非常浅的秋葵色,但树上只有深秋葵色,草堂里学者的衣服上带有朱砂色,安静高雅,依然是原画风格。 图中写道:“……用嘉、少陵系也高雅不俗。 知道仆人远道而来,需要俗笔,需要复杂粗俗的语言。 我知道永乐戊戌上巳日,葵丘谢码知》是应杜甫子孙杜琼的需要而画的。 以草堂为题,把杜甫草堂的意思描绘得像寓言一样。 杜琼博古通今,向心性淡泊,无意中与仕途、鮟画生、谢码交朋友。

“谢缙《潭北草堂图》赏析”

本图于清末为诸暨人陈逵收藏。 为陈逵声光绪12年进士、教授编修的松江知府而出。 得到图后仔细裱糊,在绫边跋了。 流落他人。 1953年,浙江省博物馆书画鉴定专家黄涌泉在各农户蚊帐顶上发现了这幅图,并被封了多年。 经过其多方奔走、号召,最终以诸暨枫桥区的名义捐赠给浙江省博物馆。 也称为“东园草堂图”。

标题:“谢缙《潭北草堂图》赏析”

地址:http://www.og5o.com/hyjj/188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