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22字,读完约1分钟

将死者的遗体摆在安详的样子上,装饰几朵玫瑰花,发出咔嗒咔嗒的声音,今后会流传永世——是不是很奇怪呢? 其实,这乍一看虚构的鬼片情节并不是空空穴来风,而是要追溯到维多利亚时代。 这是真正的流行文化。

19世纪初,人物肖像画在欧洲风靡一时,社会名流们希望用大成本让画家留下自己和家人的倩影。 1839年,由于银版摄影术的出现,原本属于当权者阶层的这项活动更加平民化了。 此外,遗体艺术照片( post-mortem photography )为纪念他们的死亡提供了更便宜、更快捷的方法。

“19世纪流行的遗体艺术照”

特别是对年轻时失去儿子的年轻夫妇来说,他们的孩子来到世上惊鸿匆匆归来,死后的照片可能成为了留给后世的唯一纪念。 于是悲伤的父母精心打扮了自己的爱子,拍下了安睡在开满花的摇篮里的最后一张脸。 考虑到那个时代的高新生儿死亡率,这种行为逐渐流行也就不足为奇了。 后来,随着摄影技术的进步,人们打印了越来越多的照片副本,并发送给了许多朋友和家人。

“19世纪流行的遗体艺术照”

资料来源:光明网

标题:“19世纪流行的遗体艺术照”

地址:http://www.og5o.com/hyjj/188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