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110字,读完约5分钟

2000年前,西汉大墓“打包”离开繁华街道

整个过程需要约5个小时。出土了西汉美酒、雁铜灯等大量珍贵文物,将来有望恢复展示

昨天,主墓地抵达洛阳文物考古研究院关林仓库,将墓地运到仓库花了两个多小时。 图书摄影/新京报记者侯少卿

2000年前的洛阳西汉大墓,昨天实行了整体“打包”搬迁。 从市区工地出发,经过1小时“龟速”行驶,到达洛阳文物考古研究院关林仓库,等待后续考古研究。

今年9月,在洛阳市西工区繁华街道的工地上,施工人员意外地发现了这个墓葬。 发掘负责人告诉记者,墓葬形制特殊,出土文物数量多,规格非常高,极为罕见。 这个决定决定是为了异地搬迁,为了研究。

这次大墓搬迁准备花了近两个月,达到百万元。 据说考古结束后,这个墓葬将被复原,预计将公开。

“五室一厅”的形式很特殊

由于墓葬多,历史上盗墓频发,有“洛阳大墓、十墓九空”的说法。 但是,这次发现的墓葬很少发现被盗的痕迹。

这个墓葬南北15米,东西宽近14米,总面积近210平方米,主墓室南北5.2米,东西宽2.3米。 据墓葬发掘负责人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潘付生介绍,从来没有见过这样布局繁多、纷繁复杂的汉墓。

该墓葬由南朝北坐镇,墓道主墓室侧室、廊道耳室、坠室6个部分组成,相当于现在的“五室一厅”。 主墓室位于墓道正南部,存留完好,墓道底部、两侧及墓室顶部有西汉墓葬“标配”——空心砖。

“发现这个墓葬有发达的耳室系统,耳室廊道等位于墓葬的东侧。 以前流传下来的墓葬大部分是对称分布的,这种形式在全国首次出现,需要保留。 ”。 潘生说。

据悉,除主墓室整体搬迁外,剩下的墓室和西侧有家族关系的74号墓全部拆除后,将空砖打包带回。 这次搬迁总共包装了100多箱。

青铜器上出现了“西汉美酒”

这个坟墓的主人是谁? 考古学家整理了墓主人的骨骼,埋葬具为双棺,棺材内陪葬有铜镜、耳杯、大量玉器等陪葬品。 潘生推测,墓主人生前的官职在县令到郡守之间,甚至更高。

西侧的74号墓出土了两面铜印,分别写着“耿大”“耿少翁”。 考古学家据此推断,这两个有亲属关系的墓葬应该属于耿氏家族。

到搬迁前,考古学家整理了约100件文物,整理了大部分主墓地,其中不乏惊人的精品。

最令考古学家兴奋的是两个大青铜壶,其中一个居然还留有液体,3000毫升以上,青色,有点浑浊。 潘付生表示,从青铜壶的形状和作用等方面进行评价,液体很可能是西汉美酒,当时组装后应该马上密封了。 洛阳因为比较干燥,所以保留至今。

“西汉大墓打包搬离闹市 出土西汉美酒罕见文物”

除此之外,在耳室和坠室,工作人员还大量清洁了青铜餐具、车马器、4只脚的陶器火炉等。 主墓室内埋葬了大量玉壁、玉圭、玉玦、玉衣片等,为研究西汉时期的葬玉文化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墓中有两座见于史料中的铜手炉,首次出土实物,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墓葬中还发现了全国第七盏雁铜灯,也是洛阳地区发现的第一盏雁铜灯。

释1为什么要迁移整个古墓?

大量器物尚未整理,具有历史价值

这次洛阳的西汉大墓为什么不选择考古回填和原地保护等以前流传下来的方法,而是实施了整体的“打包”?

潘生解释说,考虑到坟墓未被盗,出土了大量精美的玉器、铜器等文物,主墓地还没有整理大量器物。 许多受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邀请的国内考古学专家认为,这种埋葬形式独特、埋葬品种多、等级高、有许多珍稀文物种类,为西汉丧葬文化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西汉大墓打包搬离闹市 出土西汉美酒罕见文物”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发掘主墓地,提取越来越多的墓葬新闻,专家建议整个墓葬异地搬迁保护,将主墓地搬迁到室内进行实验室考古。 而且,这个墓葬形式特殊,本身具有很强的历史价值,将来可以恢复展示。

明2墓葬怎么整体打包?

采用钢管固定箱,总重量16吨

据现场搬迁工作总指挥赵俊卷介绍,搬迁前,工作人员首先整理、打包主墓地文物,整理后的文物上盖灰色布,撒稀土,铺木板。 随后,对墓地和周围土质图层进行拆除探测,并在棺材周围向下扩展1米,使工作人员能够营造棺材的打包环境。

“西汉大墓打包搬离闹市 出土西汉美酒罕见文物”

接下来是底托加固,工作人员用多根钢管贯通棺材底部制作底托,焊接后形成比较坚固的底面。 用电焊加固底板周围的材料,使之成为稳定的箱体。 最后在底线面再放置两根吊杆,吊起整体。

文物的安全取决于底部。 据赵俊卷介绍,棺材底部的东西两侧设有4个底座,用46根圆钢管从棺材底部贯通。 打包完毕的古墓重16吨,底托距离地面约8米。

明3墓葬如何安全运输?

由警车护送,运到仓库需要两个小时

由于驾驶地点遥远,大部分路段都在繁华街道上,交通和运输安全成为最大的课题。 当地交通部门出动警车护航,保证顺利运行。

上午10点左右,起重机将打包好的主墓地安全运送到平板运输车上。 潘付生介绍说,为了确保安全,他走了十几公里的路,将近一个小时。

下午1点半,主墓地被安全送到洛阳文物考古研究院关林仓库。 由于墓葬的重量和体积达到了极限,工作人员用重型起重机和两台重型叉车,花了两个多小时将主墓地送到仓库。 搬迁过程大约需要五个小时。

据说墓葬异地搬迁是考古研究的通行方法之一,技术也很成熟。 潘生表示,洛阳文物考古研究院此前曾多次搬迁,包括沉船和墓葬在内,都具备一定的经验。

本版采录/新京报记者倪伟见习记者马璟倩

标题:“西汉大墓打包搬离闹市 出土西汉美酒罕见文物”

地址:http://www.og5o.com/hyjj/191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