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017字,读完约8分钟

资料来源:雅昌艺术网

年3月26日上午,上海历史博物馆于南京西路325日正式开放。 上历博馆长胡江向媒体介绍说:“这是一座具有80多年历史的优秀近代建筑,上历博在修缮旧物方面进一步扩大了建筑功能,满足了现代博物馆展示和服务的诉求。”

上海历史博物馆的上下4层分别设有“序厅”、“古代上海”、“近代上海”、“尾厅”4个基本展厅。 另外,一二层还设有特别展览室和历博长廊。

展览室里约1100件/套的文物,可以欣赏古代上海的风貌、古代上海的精华,也可以领略近代上海的整体风情。

南京西路325日,上海重要的文化场所和城市地标——百年英式钟楼。 你对第一印象的称呼,可以推测你生活的年代。

身份改变了的“远东第一上海赛马场”

在老上海人心中,这座建筑物被称为“老走马厅”。

1933年,这座耗资200万两白银(约相当于4亿人民币)的英式钟楼正式建成,高约53.3米,顶部四方镶有圆形大钟,外墙红砖、花岗岩和其他石头交织,形成古典主义和折衷的风格。 当时,在建设中赛马的富豪们,可以看到整个赛马场。

“今天的上海历史博物馆:这栋建筑的前世今生”

之后“南京西路325号”的身份发生了改变。 当时赛马场的空地上开设了许多供市民享受健身乐趣的运动场。 因为这里也是近代体育的源头。 赛马场被回收重新改造时,这里合理自然地变成了上海体育宫。

图为上海图书馆外景拍摄,网民有序进入图书馆学习(开馆第一天为成年网民3342人,儿童网民3344人)。

1952年7月22日,上海图书馆在这里正式接纳网民,同年12月21日,上博馆也开馆,7年后( 1959年)上博馆搬迁,上海图书馆也于1997年撤出。

2000年3月18日,上海美术馆开始在这里定居,此后的12年间,成功地将国际视野聚焦于上海美术界,诞生了众多自主企业品牌展。 到年,上海美术馆搬迁到世博园中国馆,改名为“中华艺术宫”,这座建筑物开始关门。

现在听到这个建筑物,大部分人的第一反应可能是“旧上海美术馆”。 但是,几天后的3月27日,这座建筑物又将记录新的历史。 上海市历史博物馆。

如上所述,见证了上海近百年重要历史的“南京西路325号”,从商人到老百姓,从消磨时间到服务社会,总有历史走过的痕迹。 接下来看看吧。 关于美术,这里发生了那些重要的时刻。

整理了近代美术史,开辟了新的开展道路

2000年,上海美术馆建成后,当时的执行馆长李向阳被定位为中国现代艺术的博物馆,馆内设计符合“西方古典建筑风格与现代艺术博物馆特征相结合的大体”,在展览会上实现了“合并积累,海纳百川”。

对此,基于上海的历史优势,上海美术馆将展览、收藏、研究的方向定位为中国近代美术。 整理研究之际,举办了黄宾虹、傅抱石、吴昌硕、齐白石、徐悲鸿、潘天寿、潘玉良、叶浅予、张乐平、霍燕琴、华君武、贺友直、程十发等的纪念、回顾展。

“今天的上海历史博物馆:这栋建筑的前世今生”

2000年上传南京西路325号后,上海在传承以前传入海派的基础上,开始关注和推动新海派绘画的快速发展。 组织了大量主题调查和学术研究工作,邀请“海上新水墨”代表艺术家方增先、林明、卢辅圣、陈家泓、杨正兴、张培成、仇德树等举办了“上海新水墨系列展”。 从而梳理了上海在中国美术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中国画在上海的快速发展之路。

“今天的上海历史博物馆:这栋建筑的前世今生”

为了不断研究和完善近代美术史,为市民提供更丰富的审美教育,上海美术馆将邀请系列主题、为上海油画快速发展奠定基础的代表人物吴大羽、周碧初、俞云阶、陈逸飞等画家。 中国美术界的代表人物吴冠中、刘大、许江、冯大中、何家英等画家、海外华人艺术家朱德群、贺慕群、蒋昌一等画家正在举办展览和讲座。

“今天的上海历史博物馆:这栋建筑的前世今生”

现在特展的概念被广泛应用。 最早的特展可以追溯到1994年在上海美术馆举办的“日本国竹内阳一先生藏画——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前后的油画精品特别展”,当时的参观人数达到了10万人。 展览会本身在当时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重成功,为社会筹款开辟了举办国际大展的道路。 在这座建筑物中,上海美术馆继续引进西方艺术家的作品,举办了达利艺术展、法国印象派绘画珍品展( 2004 )等全国性影响较大的国际艺术大展。

“今天的上海历史博物馆:这栋建筑的前世今生”

有迄今为止国内最大规模的梅罗版画作品展“现实幻影——梅罗版画作品特展”,更完善了梅罗各时期作品和创作风格的变迁。

这种以介绍西方古典艺术为宗旨的展览层出不穷,使上海成为中西艺术交流的中心和重要窗口,也奠定了上海美术馆(南京西路325号)的地位。

见证上海双年展里程碑式的转变

上海美术馆在国内美术馆首次开拓了使用双年展这一规范化制度、严肃的学术标准和周期延续性的展览模式,策划了自主企业品牌展览的准备:上海双年展。 从1996年延续至今的上海双年展,已经成为上海画坛和艺术界的一大活动,被称为“亚洲最具学术理念的双年展”。

“今天的上海历史博物馆:这栋建筑的前世今生”

南京西路这座建筑历经6次(第3届至第8届),上海美术馆在这里开放的第一年( 2000年),第三届上海双年展开始设立规划展人制度,首次在国家美术馆大规模接受了装置和录像等现代艺术的创作方法,历届双年展的主题几乎都是“

这里接待的展览人数从第一届万人增加到第七届上海双年展70天展览期间的27万人。

关于这些变更后的观众接受度,史跃军2009年在文案中表示:“从2000年第三届双年展《海上上海——特殊的现代性》开始,上海双年展逐渐发展成为全民娱乐的狂欢。”

抽象艺术的“推动者”

进入南京西路的第二年( 2001年),上海美术馆又举办了实验性年度主题展“形而上学——上海抽象艺术展”的企业品牌展,成为中国抽象艺术家探讨视觉语言的试验场。 当时的上海美术馆执行馆长李向阳在展览前言中表示:“上海美术馆打算将该展建成年展体制,并逐步深化对该学术课题的研究。” 从2005年开始,以双年展的形式举办。 目前,当代艺术圈代表性艺术家有陈璧、陈心懋、仇德树、丁乙、黄渊青、井士剑、李磊、谭根雄、周长江等地参展。 。 。

“今天的上海历史博物馆:这栋建筑的前世今生”

从2003年开始,北京也开始应对,以抽象艺术为主角的展览会逐渐增加。

这座建筑物还留下了中国“80后”艺术家的足迹。 2007年上海美术馆推出“果冻时代”世界巡演,为“80后”艺术家提供了集体出道的机会。 除此之外,王怀庆、蔡国强、陈箴、方力钧、何多苓、周春芽、忻州旺、徐唯新、孙良、毛炎、向京等当代艺术家在这里举办了展览,成为上海美术馆以这座建筑为标志,推动中国当代艺术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

“今天的上海历史博物馆:这栋建筑的前世今生”

是国内收藏吴冠中作品种类最多的地方

上海美术馆一直很重视馆内的藏书,但收藏数量从不到2000件开始增加。 这些作品既有画家自己和家人的捐赠,也有财团和藏书家的捐赠。 例如,该建筑增加了吴冠中2006年和2009年捐赠给上海美术馆的那87件各时期的中国画、油画、素描作品。 因为上海美术馆成为了国内吴冠中作品数量最多、种类最多的美术馆。

“今天的上海历史博物馆:这栋建筑的前世今生”

国内最早开设公共美术教育

在进入南京西路325号的第五年( 2005年),上海美术馆被选为国际博物馆协会现代美术馆委员会( cimam )理事,这证明了国际上对上海美术界的态度。

在自身快速发展的基础上,上海美术馆也吸收了国外艺术机构的经验,成为国内最早成立教育部的美术馆,从最初的“美术馆教育”开始,就不断驱动着展览、研究、典藏。 在这座建筑物中,“上海美术大教室”“移动美术馆”等艺术教育企业品牌栏目层出不穷。

“今天的上海历史博物馆:这栋建筑的前世今生”

今天,中华艺术宫仍以公共教育为重点方向之一,定期举办多元、丰富、开放的一系列学术讲座和社会服务与艺术交流文案,雅昌艺术网也积极参与合作。

标题:“今天的上海历史博物馆:这栋建筑的前世今生”

地址:http://www.og5o.com/hyjj/192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