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5612字,读完约14分钟

sina年09月05日15:15法制晚报微博
和巨额贷款诈骗案曝光惊天秘密:原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杨伯达等5位顶级鉴定专家,为骗子自制的“金缕玉衣”做出了24亿天价判断。

建行行长如此轻信骗子经济实力,被骗6亿多后不但没有报案,反而继续为其违规提供4亿多资金,银行最终造成5.4亿多损失。

经过三个月的努力,记者翻阅了350多本试卷,联系了当时的鉴定专家进行了深入采访。 他们在判断的时候,大家连“金丝玉衣”的玻璃罩都打不开,只绕着走一次,认为“过程不太合乎规律”。

富豪洗钱和欺骗了银行10亿美元

买玉片做“古董”,隔着玻璃看“金丝玉衣”

事件

富豪自制“金丝玉衣”顶级专家判断24亿日的价格

在“中国400富人排行榜”中,沃尔森集团总裁谢根荣曾排名第163位,资产为6.2亿元。 但谁也不知道,这些钱被银行骗了。

2000年9月,谢根荣伪造了555份住房贷款合同,用贷款的方法从建设银行骗取了6亿多元。 但谢根荣不是笨蛋,他早就为自己留了后路。 本世纪初,媒体突然开始报道谢根荣这位“古董收藏家”。

谢根荣贷款诈骗案的卷宗里有证人牛福忠的证言。 谢根荣的一审判决书中摘录了其中一部分:谢根荣有两个“古董”,一个是“金丝玉衣”,一个是“银丝玉衣”。 其实,两件“玉衣”是我用他给的玉片穿的,不值得。 他多次要求我判断这两件“玉衣”,我找了前中国收藏家协会秘书长王文祥。 王文祥还找来了原故宫(微博)博物院副院长杨伯达等4名专家,一起做了“玉衣”的判断报告,判断了24亿美元的价值。 谢根荣给了专家几十万的判断费。

“男子自制古董骗贷10亿 原故宫副院长等估价24亿”

购买“文物”意味着洗钱

贷款成为企业的“古董”

对此,沃尔森集团财务人员蒋某表示,集团的资金录用权由谢根荣掌握,批准只是一种形式。 谢根荣从企业拿走的现金,随后董事会决议以企业名义收购谢根荣手中的古董。

沃森集团执行总裁郎某对谢根荣的行为作了更明确的说明:购买文物的目的是为了将大量现金取出。

于是,资金相当于做了“干坤大移动”,从银行骗取的贷款变成了“古董”放在企业里,“买古董的几亿”不会交给其他古董商,自然会放在谢根荣个体的口袋里变成干净的钱。

因涉嫌诈骗被社长发现古董专家的签名,成为了“盾牌”

比买“古董”更重要的用途还在后头。

2002年底,建设银行某支行行长颜林壮和副行长赵峰根据经验发现,沃森集团在骗贷款,并为此寻找谢根荣谈判。

谢根荣在向银行提供虚假公司财务报表等资料后,带着颜林壮等人参观了用于保管两件“玉衣”的“根荣陈列馆”。

谢根荣指着“金丝玉衣”对颜林壮说。 “世界上只有两个,专家已经过鉴定,市场评价为24亿。 那在这里,我还能依靠你们短短的几亿来归还吗? 集团只是一时资金周转困难,如果我们合作的话,偿还贷款是没错的。 ”这样说着,谢根荣出示了5名国内顶级古董鉴定专家签名的判断报告。

“男子自制古董骗贷10亿 原故宫副院长等估价24亿”

顶级专家集体签名让颜林壮和赵峰相信谢根荣,即使涉嫌诈骗,沃尔森集团毕竟是一家实力非常强的公司,感觉不会还债。 另一个问题是,当初贷款是颜林壮批准的,如果骗取贷款的事件曝光,作为行长的他乌纱很难保证。

银行行长被“欺骗”再次提供了4亿56千万美元的资金

颜壮最终做出了错误的决定:瞒着上级,用发行银行承兑汇票的方法向公司提供资金支持,帮助公司快速发展,“消化”问题。

此后,据法院称,这部分累计金额达到4.56亿元。 被捕后,谢根荣冷漠地对民警说。 在这期间,光请吃饭,他就花了3000多万美元。

最终,审计局在审计建设银行北京市分行时发现了问题。 2008年3月,谢根荣、颜林壮等人被捕。 事件发生时,谢根荣诈骗的钱为5.4768亿元,未能归还。

谢根荣一审因贷款诈骗罪被法院判处无期徒刑。 颜林壮和赵峰被认为犯有违法贷款罪,发行金融票据罪,被法院分别判处20年和19年有期徒刑,“被报告书判定为眼花缭乱”。

谢根荣一审被判刑后向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上诉,目前二审还在审理中。

当事人

●中介者牛福忠

年过六旬,现为北京中博雅文物鉴定中心鉴定委员会主任,国家文物局泰安培训中心客座教授,北京电视台“天下收藏”栏目特聘鉴定专家

玉片买了之后,确实是我给我穿了“玉衣”

法制晚报(微博) (以下简称fw ) :谢根荣为什么要做“金丝玉衣”和“银丝玉衣”?

牛福忠:他不是有“根荣陈列馆”吗? 你收藏吗?

f :“玉衣”是谢根荣买玉片找人做的,不是古董。 明明不是古董,为什么要判断为古董呢?

牛福忠:啊……他当时要求我判断,我说不能判断。 我不知道哪里? 必须由他来判断,所以我找了王文祥。 其他专家我也不知道,都是王文祥在找。

f :如果“玉衣”本身不是古董,其价值是哪个玉片的价值之和? 玉山居然价值24亿美元,你觉得太贵了吗?

牛福忠:这个请问那个专家。 是他们在判断报告上签的字。 脸颊……

f :“玉衣”的判断价格是24亿,谢根荣花了多少钱买的玉片?

牛福忠:肯定花不到24亿美元。 买的时候不能花那么多钱。 他没有那么多钱啊。 判断价格不过是专家说的。 这个卖24亿。 肯定谁也不需要。

w :你从哪里来?

牛福忠:都是谢根荣从浙江老家找的,不知道具体是怎么得到的。 玉片买了之后,确实是我给我穿了“玉衣”。

fw :哪个玉片是古玉?

牛福忠:嗯……有的没有。 但是,玉一定都是真珠。 专家说是古董。 那就这样吧。 我懂一点,但不像专家那样懂。

如果是专家,就必须在判断报告上签字。 我不是专家,没有签字。

w :现在“玉衣”是怎么解决的?

牛福忠:我不知道。

w :谢根荣先生向专家付了判断费,是吗?

牛福忠:对。 那时我在场,钱给了王文祥,不知道他们怎么分。

●鉴定专家王文祥

王文祥,现7旬,据媒体报道,曾任中国收藏家协会秘书长,现任世界书画艺术家联盟主席、世界收藏家协会副主席兼中国总会会长、世界文物艺术品鉴定判断委员会主任

先看一眼,然后一起商量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王文祥表示,当时牛福忠正在寻找的自己,之后自己寻找了其他专家。

王文祥承认,当时谢根荣已经“金缕玉衣”、“银缕玉衣”都是他买回来穿的散装碎玉片。 “但是,我觉得玉片变得七零八落,将来很有可能被扔掉。 可以说在市场上收集这些易碎品,用金线穿“玉衣”,对国家有贡献,做了好事。 ”。 王文祥说。

“男子自制古董骗贷10亿 原故宫副院长等估价24亿”

王文祥也承认“当时判断没有采取太多复杂的步骤”,“先用眼睛看,然后一起商量。”

关于24亿元的判断价格,王文祥说,这是著名历史学家史树青老先生提出的价值,“我们没有看得那么仔细”。

王文祥说,报告是他总结大家的意见,然后下笔起草的。 但是,谢根荣每人只给了一万多元的费用,不是牛福忠作证时的“几十万元大家分”。

”鉴定之后,我们特别对谢根荣说。 这个不能去交易。 否则,你会犯法的。 我认为除非文物上市,否则专家是不会签字谈风险的。 这是学术自由。 ”。 王文祥说。

●鉴定专家杨伯达

现为八旬,原故宫博物院副院长

大家都去玻璃橱外面看了一下

杨伯达告诉记者,在鉴定之前,他对华生集团一无所知,只有来到现场才认识谢根荣。

杨伯达承认,鉴定过程确实不太符合规则。

“说实话,几十分钟就够了。 因为鉴定中没有打开,所以大家都去了玻璃橱外面看看。 因为隔着玻璃看也不方便,”杨伯达说。

杨伯达告诉记者,鉴定故宫博物院的文物,不仅要看,还必须“做得好”。 那个时候,“玉衣”一直没有拿出玻璃盒子,专家们也没有要求打开盒子。

“反正史树青在啊。 他是文物鉴定界的大家,我当时在他的指导下。 ”杨伯达说,因为当时没有投票的过程,所以自己随大流,不管别人怎么说,自己怎么说都行。

最后,大家在判断报告上签了字,吃饭去了。

杨伯达从记者口中得知,报告断定是之后谢根荣从银行骗钱的工具,感到惊讶。

“我把它当作一种友谊活动,而不是鉴定活动,是客观的。 他们请你来,给我鉴定费。 你同意他们的意见就完了。 ”。 杨伯达说,在鉴定时,谢根荣没有说出他的意图,他并不认为报告会被非法利用。

杨伯达说,回去的时候谢根荣给了每个人一个信封,可能放了万元。 “我现在不参加这些活动了,只埋头在家写书。 ”。 杨先生说。

包括故宫博物院原副院长在内的权威人士出具判断报告

记者曝光了当时的5名鉴定内幕专家,判断24亿人

这个鉴定是比较随便地帮助朋友

记者采访李劲松老人时,谢根荣利用判断报告欺骗银行,造成5亿5千万美元损失后,老人悲伤地哭了。 一味地说“没想到”,表示自己一定会吸取教训,深刻反省。

“那家企业的老板说,让我们看看他家财的价值是多少。 大家听说“金丝玉衣”都很感兴趣,毕竟也是学习和交流的过程。 ”李劲松老人回忆道。

“当时,有人仔细看过,也有人没有。 真正判断的鉴定顺序是怎样的,没有国家规定。 但是专家们应该反复研究。”李劲松说:“这个鉴定比较随便,会帮助朋友。 就是大家聚在一起,坐下来,走着,看着,说明这笔资产的价值。 史老是个大权威,史老说这个价值很高。 历史上说,我们很尊敬。 ”。

“男子自制古董骗贷10亿 原故宫副院长等估价24亿”

“判断只是专家的个人看法和观点,判断价值只是参考。 专家的意见只代表个人。 判断价值是一个认知问题,”李劲松说。

谢根荣当时的承诺也让专家放松了。 李劲松说,谢根荣当时称“玉衣”为他的宝贝,决不卖。

李劲松认为,既然是家产,判断几亿都没关系,这只是说明这是他的财产。

李劲松说,专家们最后希望他好好珍惜,强调不要在市场上流通,也不能抵押。

记者了解到,当牛福忠表示有“几十万的判断费”时,李劲松愤怒地表示,谢根荣只各给了几千元的车马费。

“他有什么根据? 如果是判断的话,我给您开收据,您有收据吗? ”。 李劲松说,报价后,王文祥起草了一份判断报告,写了这件文物是什么时代的、什么玉石、判断价值是多少。

李劲松说,因为都是朋友,所以那天比较自由,没有按规则判断费用。 那几十万元是不是被经纪人拿走了,自己不知道。

●鉴定专家杨富绪

年近八旬,中国宝玉石协会原副会长、北京大学宝石鉴定中心主任

那是最有权威的人说的

杨富绪告诉记者,玉石鉴定过程通常有约30个步骤,如称重、样品收集、手感、仪器检测等。

杨富绪就玉石的鉴定表示,应该一块一块地检查玉石。 为了明确材质、成分、工艺,需要进行包括x光机、红外光谱、电子探针等大型仪器在内的仪器检查。

“但是在那个鉴定中,玉衣在玻璃的遮盖物里,只能用肉眼看到。 那就要最权威的人说了,”杨富绪说。

“当时有史老,和他相比我很勤快,史老在说什么? 他是顶尖的。 我们为什么不听历史古人的? ”。 杨富绪说。

但是杨富绪承认,当时两个“玉衣”的评价很高。

“那个鉴定之后,我也想了。 这是什么呢? 这么贵的价格。 ”杨富绪说。

杨富绪告诉记者,他不知道后来谢根荣利用判断向银行报告骗钱,但在那个时期,很多人用这种方式去银行贷款。 那件事判断费用很高,有名的大师一看就是数万,但未必有科学根据。

“我在报告书上签了字。 我也有责任。 ’杨富绪告诉记者。

延长采访

业界流行的“不休假”按判断价值收钱

据潘家古游城一位业主介绍,目前业内流行“不休假”。

不透露姓名的收藏家告诉本报记者,在鉴定界,如果一位名家已经发表了判断报告,其他同事一般不会“拍砖”,而是在听。

在鉴定界,现在你的玩法是真的,价值连城,之后有办法伸手要“鉴定费”。 这相当于他说的判断价格的一定比例。 只要你给了足够的钱,评估师就会给你书面的判断报告。

在采访过程中,回答的鉴定专家李劲松也证明,按照惯例,判断费为判断价值的1%至5%。

“比如说,你的东西可能只有几百元,但他告诉你价值20万美元。 然后要求按5%支付鉴定费,也就是1万美元。 有些活人会给”未命名的收藏家对记者说:“这样,不值得的东西一次价值20万元,除去支付1万元鉴定的费用,销售后也能获利19万元。 那样的话,哪个都便宜。 如果没有评估师给出的判断报告,你跟谁说你的东西值得20万美元,谁也不会相信。 ”。

“男子自制古董骗贷10亿 原故宫副院长等估价24亿”

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周京南曾向媒体说明,文物收藏鉴定确实存在这种不自然的现象。 即使是一点点的权威机构,哪怕是一点点的权威大师,也会有“睁开眼睛”的时候,但不同的专家有时观点不同,是错误的。 对此也很难有非常严格的规范。

“男子自制古董骗贷10亿 原故宫副院长等估价24亿”

《人民日报》海外版:老来天真更直率

在记者采访中,几位专家表示,当时大家的意见都遵循“史老”。 在当时的鉴定界,史树青是最大的权威,他说“玉衣”是真的,值得,大家都承认。

记者试图联系史树青,可惜老人于2007年死于心力衰竭,享年86岁。

由此推测,鉴定“玉衣”时,老人已经是八十出头了。 记者从《人民日报》的海外版中发现了纪念史树青老人的报道,其中一段很有意思。

年纪大了,反而像个孩子,易怒。 史老太太说他对越王勾践剑的事很不高兴。 去年4月,史老在大钟寺的摊位上发现了青铜剑。 他以为是越王勾践剑,马上就买了。 后来有些专家认为是假的,博物馆不收。 史老伴和女儿也觉得是假的,只需要200元。 为了这件事,史老写了一首诗,把自己比作春秋时期多次无法实现和氏壁垒的总统府。 看到史老有点生气的样子,他太太对他说。 不争论,不争论,身体很重要。 老伴说,史老心脏不好,去年住院半年。

“男子自制古董骗贷10亿 原故宫副院长等估价24亿”

这个文案,《人民日报》海外版的编辑做的小标题是“老来天真更直率”。

经济大事

●经济案件判决书枯燥副本的背后隐藏着惊人的秘密●纷繁复杂的经济现象中有商界的世故

●“游走”在法制与经济之间,以法制的视角解读经济,关注国内外知名公司,关注社会民生

a08、a09写作/记者付中闪新红实习生王晓飞

栏目主持人:正在付款

●鉴定专家史树青

著名历史学家和文物鉴定家,曾任中国历史博物馆研究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南开大学历史系教授、北京大学考古系研究生导师、中国收藏家协会会长,以考古鉴定闻名国内外

●鉴定专家李劲松

年近八旬,中国宝玉石协会前秘书长

标题:“男子自制古董骗贷10亿 原故宫副院长等估价24亿”

地址:http://www.og5o.com/hyjj/194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