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93字,读完约3分钟

中新社北京5月25日电(夏斌)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发起者和发起者,中国始终站在“一带一路”建设的前列。

在最近结束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峰会论坛上,中国再次宣布将增加数千亿元人民币支持“一带一路”建设。

但是中国不唱“独角戏”。在这次论坛上,有关融资的各种备忘录、合作协议和联合声明相继签署,所有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国家和机构都携手共建金融“大动脉”。

在接受中国新闻社采访时,许多专家指出,一带一路未来的金融合作将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资金的使用更明智

面对建设“一带一路”的巨大资金需求,引进社会资本、激发国际资本是必然要求,建立以市场为导向、坚持可持续和互利原则的投融资体系是明智选择。

如何更明智地使用资金。中国国家开发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刘墉表示,所有国家都应该把没有政府补贴、市场化运作和长期投资的发展金融作为合作方向,这不仅可以保证金融的可持续性,还可以发挥商业基金的主导作用。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宏观经济政策处处长周敬通进一步指出,通过加强发展金融与商业金融的合作,项目盈利后,部分资金将转移到商业金融机构,提取的资金将继续用于其他发展金融项目,实现资金的良性周转。

-设施和服务更加到位

“一带一路”的建设必然会导致大量资金的流动,涉及到汇兑、支付、结算等环节。因此,各国必须共同努力,建立和对接金融基础设施和服务。

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共有9家中资银行在与“一带一路”相关的26个国家设立了62家一级分行。中国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李阳表示,金融机构的相互组建不仅为国内企业“出海”服务,还将金融创新产品和服务引入对方国家,相互补充,有效提升了金融服务水平。

李阳还强调,金融服务的跨境对接要求各国对政策风险、市场风险、交易对手风险和汇率风险进行专业化管理,而金融基础设施的共建应侧重于支付结算系统和法律制度等金融业务的监管规则和制度安排。

-联合监督更加有力

金钱的积累容易滋生犯罪,如何建立“一带一路”的“联合监督局”是所有国家都必须回答的问题。

李阳说,在建设“一带一路”的过程中,一方面,沿线国家的政治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很大差异,可能会遇到政治、经济和安全风险;另一方面,各种国际突发事件也导致金融市场动荡,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等各种金融风险对金融监管和国际金融监管合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确保投资环境和竞争环境的公平、透明和可预测性,各国金融监管当局的合作是不可或缺的。”周敬通表示,监管部门应保持双向顺畅的信息交流,深入了解彼此的市场规律,以更好地维护地区金融市场信心和金融体系稳定。

——本币的优势更加明显

本币在跨境投融资体系中具有明显优势。周经纬表示,用本币进行投融资有利于调动本地储蓄,激发更多资本;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有利于维护金融稳定,降低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

利用本币投融资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有许多经验可以借鉴。自2008年以来,中国已先后与一带一路周边的22个国家签署了本币互换协议。中国还在“一带一路”沿线的七个国家建立了本地人民币清算安排并指定了本地人民币清算银行。

周敬通建议,各经济体央行应开放和扩大本币与人民币的汇率规模,开发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为商业银行和企业融资提供保障和便利。“可以说,人民币国际化推动了‘一带一路’的建设,而‘一带一路’的深入发展为人民币国际化注入了新的动力。”(结束)

标题:“一带一路”金融合作将落子何处?

地址:http://www.og5o.com/ppzx/140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