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11字,读完约3分钟

智能停车、远程智能抄表、智能路灯、智能井盖……智能城市建设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各种便利。智慧城市也成为目前的热门话题。6月8日,第20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配套活动“2017智慧城市论坛”在北京举行。业内顶尖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从物联网与实体经济发展、深度融合、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等方面,对“十三五”智慧城市建设提出了建议。

智慧城市发展路径应分级分类

中国信息与通信研究院副院长王志勤首先介绍了中国智慧城市建设的几个发展趋势。首先,我国各城市都创新性地提出了网格化管理模式。所谓的“网格”管理,就是将每个城市划分成以10,000米为单位的区域,每个单元由一个信息采集器进行监控,以监控和管理该领域的各种事件和基础设施材料。第二,与国外类似,互联网+推动整个社会化服务成为政府公务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智慧城市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审批机制的创新。在过去,当人们做某事时,比如建造一座建筑物,他们可能需要覆盖100多个章节。目前,许多城市都成立了“智能办公室”大数据局,有效协调大数据和信息化任务,将分散的审批权限集中在一个部门。这是信息化在影响决策过程和管理过程方面的一大创新。

智慧城市发展路径应分级分类

王志勤特别强调,智慧城市的发展路径必须分类考虑,不同城市的发展路径是不同的。一方面,我们应该考虑到西部和中东部地区有很大的差异;另一方面,大、中、小城市面临不同的问题。城市智能化发展应该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了许多纲领性文件,希望在智慧城市发展中坚持分阶段分类,使每个城市根据自身的地理、资源优势、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水平有序推进智慧进步。

智慧城市发展路径应分级分类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北京联通电力部总经理沈啸就智慧城市建设提出了三点建议。首先,智慧城市的应用应该从项目类型转变为产品类型。所谓项目型就是政府主导投资的运作模式。为了实现智慧城市建设的健康蓬勃发展,除了政府投资,企业还需要市场化运作,从项目型向产品型转变。以企业为主体和导向,可以加快复制速度,提升应用规模,降低成本和政府投资比例,最终使城市和企业双赢。二是从点到面扩展。智能社区、智能建筑和智能社区都是在一些小区域进行的。智慧城市的建设应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将小区域按照产业、交通、政务的要求串连起来,形成一个区域格局,智慧城市应整合在后面。第三,加强合作。在智慧城市的发展过程中,仅仅依靠政府的号召是不够的,仅仅依靠设备制造商来推动也是不够的,因为智慧城市的建设涉及到终端、网络、业务支持、业务开发、系统集成推广和服务以及客户反馈。智慧城市的建设需要广泛的合作,尤其是产业链的合作。产业链各主要参与者应结合自身商业优势,确定自己在产业链中的定位,上下游结合,打造和谐的产业生态链,促进信息服务业和智慧城市更好更快发展。

智慧城市发展路径应分级分类

微软(中国)首席技术官卫青表示,智慧城市项目要取得成功并不容易。智慧城市项目很难让智慧城市的“智慧”对用户有用;用户使用后,它能继续吗,然后成为生活习惯的一部分。每个人的手机里都有数百个应用,不超过五个应用成为习惯的一部分。智能城市项目也是如此。如果智能城市项目的功能不能被消费者和城市管理者使用,那么这个功能就没有用了。

智慧城市发展路径应分级分类

(编辑:中国商业新闻网

标题:智慧城市发展路径应分级分类

地址:http://www.og5o.com/ppzx/14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