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730字,读完约2分钟

新华社北京3月6日电(记者徐祖华林晖)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深入细致地开展扶贫工作,今年要使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000多万人,完成340万人的扶贫搬迁。对此,代表们建议,应培养“造血功能”,使扶贫措施更有根据。

要实施精确扶贫和精确扶贫,必须在细节上下功夫,扶贫方法要科学,扶贫措施要有依据,要适合农村特点陕西省安塞县沿河湾镇后沟门村党支部书记、全国人大代表杨凤起说。

近年来,杨凤起所在的后沟门村通过发展温室蔬菜等特色产业,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说起他们村里的大棚蔬菜,杨凤起就像是几件珍品:“以前的大棚都比较小,比较简单。现在,经过改造,很多农民都建起了钢架大棚,大棚收入是过去的三倍。”

“现在村民们种植温室蔬菜、果树、猪和羊,他们有了更多的赚钱方式和收入。村里办了幼儿园,建了新社区,农民的生活越来越好。”杨凤起说道。

“要战胜贫困,我们必须特别努力培养‘造血功能’。”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渭南市委书记陆治原说,扶贫不仅要加大投入和帮助,还要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特别是产业扶贫的基本政策。因地制宜,帮助贫困人口发展工业,让人民有稳定的收入。

陆治原认为,扶贫首先要“养智”,通过教育做好扶贫工作。通过教育帮助穷人,穷人可以改变他们的想法,掌握他们的技能,从而找到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他们致富的能力。

“摆脱贫困是困难的,任务是繁重的。它需要政府的指导、企业的参与、对象的选择和精确的努力。”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工商联副主席、长期致力于扶贫工作的陕西荣民集团董事长史贵禄说,企业扶贫有自己的特点,很多民营企业想参与精准扶贫,但找不到切入点。希望政府认真研究整理出一份扶贫项目清单,供贫困地区和贫困村的企业因地制宜选择。同时,对参与扶贫的企业给予各种优惠政策。

标题:代表建议精准扶贫应培育“造血功能”让扶贫措施更接地气

地址:http://www.og5o.com/ppzx/7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