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62字,读完约3分钟

兰州4月30日电(记者冯志军)继承了举世瞩目的文化艺术宝库敦煌石窟和千年灿烂的敦煌文化,承担着无数无名劳动者的沉默和千年不辍的“孤守”。 敦煌石窟的建造者、壁画上的劳动者、敦煌石窟的守护者,构成了敦煌壁画内外的“劳动场景”。

“敦煌壁画内外的劳动者:千年不辍的孤守(图)”

五一劳动节前夕,敦煌研究院30日发表《敦煌壁画内和壁画外的劳动者》微信特辑,通过回顾敦煌壁画漫长曲折的快速发展历程,向千年来辛勤陪伴、保护敦煌石窟的所有“劳动者”表示敬意。

从公元366年开始,乐杰和尚在莫高窟挖了第一个洞穴以来,敦煌王朝更迭,繁荣衰落。 无数不知名的工匠、画师,用他们的智慧和双手建造了敦煌石窟。

据敦煌研究院介绍,莫高窟的建设者主要由洞穴主、捐赠者、工匠三个方面组成。 工匠受雇于洞窟主和施主从事洞窟的建设活动,分为劈开岩石挖掘洞窟的“良工”和画画的“巧匠”两部分。

从文献和各个时代的艺术风格上分解,这些去敦煌的良工巧匠主要随着佛教的传入,在跟随来自西域的移民实际边上时,被降职的官员大举前来的不情愿地来到敦煌赴任的官员。 西夏等少数民族统治时期,来到这里的少数民族画师。

“敦煌壁画内外的劳动者:千年不辍的孤守(图)”

敦煌壁画的工人,呈现出古代敦煌发达的农牧业、手工业、商业。 作为戈壁沙漠的一方绿洲,是远隔重关的要冲,唐朝时,敦煌粮食不仅可以自给,还成为边疆军队粮食的储备基地。 在这一历史背景下,敦煌壁画出现了约80幅农作图。

“敦煌壁画内外的劳动者:千年不辍的孤守(图)”

敦煌石窟的守护者是“与时间赛跑的人”。 “莫高窟年事已高,时间是莫高窟壁画长期存留的最大天敌”敦煌研究院称,人为破坏对莫高窟壁画产生不可逆转的影响,进入洞穴看壁画,会在有限的空之间迅速增加二氧化碳和人所持有的湿气,加速壁画的氧化剥落。

“敦煌壁画内外的劳动者:千年不辍的孤守(图)”

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学者樊锦诗曾这样感叹道:“莫高窟衰老消失的趋势只能延缓,不能逆转。”

为了比较有效地延缓洞穴老化,敦煌研究院对温度、湿度、二氧化碳含量等先进手段进行实时监测,以监测洞穴内的微环境,合理控制游客的载客量,一旦监测到的二氧化碳等有害物质超标,洞穴很快就会关闭。

在这个古老的遗产“延年益寿”上,20世纪90年代初,敦煌研究院启动了现代技术保护莫高窟的“敦煌”项目。 敦煌石窟(莫高窟、榆林窟、西千佛洞) 120个洞穴的拍摄收集、40个洞穴的图像解决、120个洞穴的全景漫游和20个躯体的彩色建模三维重建完成。

“敦煌壁画内外的劳动者:千年不辍的孤守(图)”

“千年敦煌灿烂的文化,正是古代劳动人民共同智慧的结晶”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说,迄今为止,中国许多有名的石窟寺(如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等)都是由王室资助建造的,但莫高窟的形成,是全地区人民自发的愿望和千年不间断的营生。 (完)

标题:“敦煌壁画内外的劳动者:千年不辍的孤守(图)”

地址:http://www.og5o.com/hyjj/193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