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800字,读完约7分钟

定价: 128.00元

推荐理由

在这本书里,你几乎可以看到所有种类的明式家具的精品,甚至是孤品的例子。 在家具收藏辗转的摄影场地、藏家之间,可以看到环游世界的传说。 也可以看到依靠名家背后专家的学识风格和卓越的眼光进行收藏的行业。 在每一个收藏故事中,都能感受到每一个藏家的胸襟和情感。

“《明式家具二十年经眼录》:行家的眼光藏家的襟怀”

1985年9月,香港三联书店、用中文写的第一本明式家具专著——王世襄的《明式家具珍奖》出版发行,影响深远。 以此为契机掀起了“中国明式家具热”。

香港伍嘉恩先生就是受此影响的一员。 从此以后,就要和王世襄先生交流学习。 更是在这个时候,把握机遇,从“单纯的明式家具收藏家”变成了专家,1987年在香港环完击行创立嘉木堂,开始了明式家具30多年的发现、研究和收藏。

“《明式家具二十年经眼录》:行家的眼光藏家的襟怀”

2008年,参与嘉木堂二十多年来所见家具、遗留收藏故事、证言的古典家具之大,被伍嘉恩先生记录下来,出现在《明式家具二十年经眼录》一书中。 (编辑注:该书于年发表新版本,更名为《明式家具经眼录》)

《明式家具二十年经目录》

这本书很多本来是在故宫博物院主办月刊《紫禁城》的同名连载。 缘起伍先生在《盛世雅集——2008年中国古典家具精品展暨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做了公开演讲。 嘉木堂二十多年经眼的明式家具实例,尽管当时呈现“香几”和“睡椅”两个实例故事,但已经引起热烈反响,连载就是开始。

“《明式家具二十年经眼录》:行家的眼光藏家的襟怀”

重组后的《明式家具二十年经眼录》,真是同好。 其中补充了明式家具在中国和世界的分布情况,简述了中国明式家具原产地新闻及其在世界各地的收藏情况和市场价值。

书中选用嘉木堂20多年来出品的明式硬木家具,提供“更齐全的明式家具种类结构”,包括香数、桌案、炕家具、椅子、杧台、箱子、柜子、架子、床床、其他、面架、烛台、屏风床 其中分类与通常使用的不同,类别很多。 简述各类标准规格、特点,为比较参考选定特殊情况并援用古籍雕琢图书插图、例证,十分用心。

“《明式家具二十年经眼录》:行家的眼光藏家的襟怀”

所选实例以黄花梨木制为主,质量之美令人惊叹。 其中也有孤例精品。 例如“黄花梨独板架数平头香案”(长452.5厘米,宽56.5厘米,高93厘米),是迄今为止黄花梨木制传世品中材料最多的明式家具。 早可以追溯到1921年,至今已流传了80多年历史的“黄花梨圆背交椅”。 例如“黄花梨交椅式躺椅”、“黄花梨辊道脚踏复用器”、“黄花梨三足固定式烛台”等,所有材料都是美工,非常珍贵。

“《明式家具二十年经眼录》:行家的眼光藏家的襟怀”

伍嘉恩先生从西藏人转为专家,曾是她的收藏供给者的业界很多人,现在都成了她忠实的顾客和亲密的朋友。 随着嘉木堂在业界的良好声誉和独特眼光的增加,该名录有着名的学者、藏家、国际博物馆等,遍及国内外。

在国际知名的博览会上,还可以看到嘉木堂的身影。 可能是各地举办的展览、研讨会、拍卖会等各种明式家具活动,伍嘉恩是其中大部分的经验者,见证着明式家具像孩子一样日益成长,备受世界瞩目的过程。

除了精美新奇的明式家具照片、可供参考的尺寸规格引人注目外,伍嘉恩经历了20多年的这些人和事,这些家具背后的收藏故事,更是动人。

传说中的购买经验

偶然得到家具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能否把握这样的机缘,取决于自己掌握的学问和经验,以及由此造就的果敢。

明代用珍贵木材制作的大棚格,非常罕见,因嘉木堂的名声,多年来只相遇过五六件。 其中的“黄花梨三楼围子栏带抽屉的大棚格”是通过越洋电话购买的。

当时伍嘉恩刚办完纽约国际亚洲艺术博览会布展,凌晨四点吃饭时,接到香港古董店主刘继森的电话,通知河北专家他想拿到黄花梨书架。 伍嘉恩通过电话了解了这件家具的各个结构和尺寸,拉起餐巾纸,一边听一边画画,得到了整个家具的准确全貌。 知道其残留状况良好,消除疲劳,乐于订货,有非常珍贵的家具实例。

“《明式家具二十年经眼录》:行家的眼光藏家的襟怀”

机缘巧合,更令人高兴。 那是“鸡翅木夹头榫卯人的凳子”。 伍嘉恩1980年住在伦敦时,漫步旧书店寻找明式家具的新闻。 找到了记录1942~1943年美国洛杉矶艺术博物馆中国明式家具个体收藏展览介绍的旧杂志,欣喜若狂,复印了杂志资料。 两三年后,我拜访了旧金山的室内设计师家,在以日本艺术品为中心的家里看到了当时旧杂志中翘翘的两个人的长椅。 2007年9月,这套家具拍下了纽约的苏富比,是20多年前的缘分,在最终竞争中圆满购买。

“《明式家具二十年经眼录》:行家的眼光藏家的襟怀”

明式家具世界游记

同样的家具在不同的藏家到处乱转,这让人感慨万分,但也能看出其宝贵的价值。

在这本书里,最受欢迎的应该是伍嘉恩和叶承模老师两人之间,关于那个“黄花梨梼格中品牌衣架”我买了几次,卖的是你我买的往返交易。 这个衣架是明式家具传世品中最罕见的品种,“两个树桩上立着柱子旁的牙齿,在灵芝上盘纹,设计精妙,前所未见,深具创意”,两人为了不忘而轮流购买。

“《明式家具二十年经眼录》:行家的眼光藏家的襟怀”

如果说“世界旅行”值得一提的家具的话,“黄花梨查克榫卯有支撑的事件”绝对是一件事。 1998年嘉木堂从香港购买,被选为2000年冬季伦敦嘉木堂展品,被纽约的藏民购买。 7年后,他拍摄了纽约的苏富比,再次被香港嘉木堂购买,并运到2008年在荷兰马斯特里赫特举行的国际古董艺术博览会,最终被北京专家购买。

“《明式家具二十年经眼录》:行家的眼光藏家的襟怀”

有同样的旅行世界的“黄花梨禅椅”。 从安徽到上海,1989年由香港业者蒋念慈买来转让给嘉木堂。 ,被前加州中国古典家具博物馆购买,成为无数书籍刊物的明星家具。 1996年拍摄纽约佳士得,落入新加坡耿姓家族收藏。 2002年,禅椅再次回到嘉木堂。 目前由意大利霍耶博士收藏。

“《明式家具二十年经眼录》:行家的眼光藏家的襟怀”

一个专家的“担心”

经过百年的岁月,成对、堂而皇之的家具非常罕见。 何况是这么珍贵的黄花梨家具。 但是,伍嘉恩还是专家的责任和藏家的愿景,依靠嘉木堂眼中的许多例证和新闻保存的完整性,让1点10年前分手的“家具家族”实现了难得的重逢。

“《明式家具二十年经眼录》:行家的眼光藏家的襟怀”

1999年6月,在大陆、香港、台湾三地藏家首次合作的“风华再现:明清家具收藏展”上,促成了“黄花梨缠足双重彩色剪辑花方台”的团圆。 在这次展览会上,吴先生看到了当时展示的这个对方的长椅,想起了1992年台北资深藏家陈启德先生第一次参观嘉木堂时买的。 那时,她突然想起嘉木堂现在也装饰着同样的一对。 回去后尺寸、设计、木纹完全一致,很高兴地发给陈先生照片,1999年7月,在四角长椅上再见。

“《明式家具二十年经眼录》:行家的眼光藏家的襟怀”

这样珍贵的家具再次合体的例子在书中还提到了一些。 当然,并不是所有这些努力都成功了。 这是属于一对“黄花梨南官帽椅子”和另一对“黄花梨灯挂椅”的遗憾。 这些都是椅子的工具,但最终只是成对分散在不同藏书家手中。

“《明式家具二十年经眼录》:行家的眼光藏家的襟怀”

看《明式家具二十年经目录》,除了学习家具、品鉴之外,读这个故事,更是一种莫大的乐趣,仿佛跟着伍嘉恩感到喜悦和遗憾。

明式家具和朝夕相伴的这几年,来回穿梭,关心家具最终的归宿是否良好,为藏家商家寻找有意的藏品。 也许是作为藏家与内行的双重感性,渗透着豁达。

因为收集了《嘉木堂》建成后所有亲手制作的家具照片的《经手录图典》的出版,也就更令人期待了。

来源:《古典工艺家具》杂志

标题:“《明式家具二十年经眼录》:行家的眼光藏家的襟怀”

地址:http://www.og5o.com/hyjj/202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