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880字,读完约7分钟

sina年11月12日10点6分《古典工艺家具》杂志

“读古堂”是微博上有名的id,以其对古典家具、中国玉器和瓷器的敏锐评价和新奇观点,受到广大网民和业内人士的包围和赞誉。 本刊小编也是微博上认知的古堂主人李干安,通过几次交流,强烈邀请李先生在本刊开设专栏,老师欣然同意,小编非常高兴。 李先生是建筑设计师,做收藏也玩了十几年,加上多年居住国外的经验,看到了丰富的经验和广阔的国际视野、家具、玉器、瓷器的混淆,看到家具的观点尤为独特。 这个专栏的第一个文案是为了谈论家具,不是为了谈论家具。 越来越多的人涉及到对建筑和家具、家具和瓷器、家具和古今生活习惯的探讨,“为了读古杂故事”。 程香

“从包豪斯巨型椅子看中国当代家具设计出路”

两把椅子的碰撞

文,图/特约写作李干安

作者:李干安,读古堂主人。 建筑设计师,美术品经纪人。 现在住在德国。

核心提示:随着时间的积累,自己慢慢看到了很多黄花梨家具,稍微收藏了一下之后,就会产生一个疑问。 中国从以前传家具到今天,有改良的余地吗? 将来,这个系统会如何迅速发展?

核心提示2 :文化上的断层是中国历来家传的快速发展道路上最大的困难,当然这个困难出现在建筑、绘画、陶瓷等多个行业,这种传承的结合可能需要长期的探索和徘徊。

包豪斯

因为我年轻的时候看王世襄先生的《明式家具研究》,迷上了明式家具,没事就去北京硬木家具厂修老师的家具,当时的龙顺成后院还有一堆老材料,老师还有一些。 看到他们选材料画画,雕刻材料,打蜡,技术方法娴熟,很期待。 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己慢慢看到了很多黄花梨家具,稍微收藏了一下之后,就会产生一个疑问。 中国从以前就传家具到今天,有改良的余地吗? 将来,这个系统会如何迅速发展? 现代的中国人都不能往前传家具吗? 这个问题其实看起来很简单很复杂,十几年过去了还没有处理好。 之后,我只是想去西方看看,弄清楚一点问题,选择德国包豪斯设计学院学习建筑专业,研究空之间的形成规律,以便将来回头看明式家具时能有一点新的见解。

“从包豪斯巨型椅子看中国当代家具设计出路”

说到现代设计,必须提到德国包豪斯设计学院。 在世界设计史上,包豪斯,没有人不知道。 它对世界现代设计的影响其实更为严重,无论是伦敦还是东京,从纽约到布宜诺斯艾利斯,世界现代设计的教育系统都没有包豪斯的痕迹和影响。 早在1999年,在德国魏玛成立的这所设计学院,是世界上第一所为快速发展设计教育而设立的学院,包括建筑设计、产品设计、平面设计等学科,有德国著名建筑师、设计理论家沃尔特。 格洛比乌斯把大学基本上改造成了欧洲现代设计思想的交叉点,成为现代建筑设计的发源地。

“从包豪斯巨型椅子看中国当代家具设计出路”

两把椅子的碰撞

印象最深的是站在包豪斯图书馆前面的巨大椅子。 真的,我见过最大的椅子。 有两层楼高,可以作为雕塑来看。 由于这把椅子不做椅子面,意味着空灵,包豪斯主张创新突破,展现出以人为本、少、多、简洁明快的设计风格。 在包豪斯的产品设计行业,家具设计自然是我关注的对象,在家具设计中包豪斯引以为荣的是瓦西里椅。 瓦西里椅子是包豪斯的早期教师马歇尔·布朗( marcel breuer,1902-1981 )于1925年设计的,他是包豪斯的第一位毕业生,后来在学校任教。 他从自行车的方向盘上得到了提示,想出了用钢管做家具的构想。 1925年世界上第一把钢管椅(瓦西里椅)就是在这个构想下设计的。 这把椅子造型轻盈优美,结构简洁纯净,具有优越的性能,这套新家具的形式迅速风靡世界。 瓦西里椅子曾被誉为20世纪椅子的象征,在现代家具设计的历史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钢管家具因具有包豪斯最典型的优势,被后世认为是包豪斯的同义词。

“从包豪斯巨型椅子看中国当代家具设计出路”

第一次看到瓦西里的椅子时,在德绍包豪斯的旧主楼,各层宽敞的楼梯平台旁放着几把。 我马上就被它的形状和线条吸引了。 那是因为让我联想到了另一把明星级的椅子。 那是加利福尼亚州中国古典家具博物馆收藏的黄花梨禅椅。 这种明式禅椅造型特殊,数量罕见,又因几位收藏名家手把手,印刷品中收录极多,在家具收藏圈是一位和蔼可亲的明星。 据说她有一个曲折的收藏故事。

“从包豪斯巨型椅子看中国当代家具设计出路”

这把椅子来自皖南(惠州)地区,20世纪80年代末被上海梅姓古家具商人发现,运回上海。 3千元卖给广东江门市的古董家具商人,后被香港古家具商蒋念慈购买,辗转于嘉木堂的伍嘉恩手中。 伍嘉恩把禅椅陈列在“嘉木堂”大厅的中间。 1990年被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中国古典家具博物馆馆长罗伯特·伯顿发现并购买,成为该馆的藏品。 出于许多原因,加州中国古典家具博物馆于1996年委托纽约佳士得(微博)企业对收藏的古家具进行了整体拍卖。 禅椅当时向“嘉木堂”购买的价格为3.2万美元,其拍卖成交量在27万美元以上,被新加坡耿氏家族拍摄。 几年后,伍嘉恩再次从耿氏家族购买禅椅。 几年后,禅椅再次漂洋过海,被意大利着名建筑师霍埃博士收藏。 我有幸在霍艾博士在科隆东亚艺术博物馆举办的中国古典家具展览会上看到了这把椅子。 确实,体量大,光素简约,靠背和扶手形成三个不同的空之间,在四足托椅方面,椅子下面形成一个四方的空之间。 对于坐在上面的人来说,心理上要求这个空之间有基石通常的稳定感,以及既不外扩也不内收的自持感,四足直角接地正好符合这个要求。

“从包豪斯巨型椅子看中国当代家具设计出路”

眼中的椅子和心中的椅子

眼前的瓦西里椅子和心中的黄花梨禅椅子不是这样,就像兄弟一样,但气氛完全不同。 400年前,中国人制造了这把黄花梨禅椅。 其功能是参加禅,但人文精神多而杂,融合了宗教色彩,吸收了儒家思想。 300年后西方人制作的这把椅子,简言之,其设计宗旨简洁实用、合理。 为什么不同的起点似乎会到达相同的终点呢? 其实起点不同,终点也不同,两者之间好像只是模糊的。 中国禅椅来源于唐代禅师参加禅的坐具,在一点点作为古代佛教主题素材的绘画作品中,其采用十分常见,经过宋元的迅速发展,发展为明代的基本定型。 因为中国人喜欢遵循祖先制,这种公用设施形式迅速发展的曲线基本上是螺旋状的,各个时期都没有很大的变化,总是以现成的形式为中心进行微小的调节,经过长期的经验才能看到巨大的变化。 巴西莱椅的形成背景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结束,西方人需要用工业革命的成果带来新的视觉观,将技术美作为艺术来欣赏。 他们的简约是打破复杂的经典构成模型,利用新技术、新材料制作新概念的产品。 由于该产品没有体现人文精神,只是工业化成果的体现,其出发点是功能性和实用性,所以两把椅子的边界完全不同。

“从包豪斯巨型椅子看中国当代家具设计出路”

中国的现代家具设计之路在哪里

从深层的思考来看,明式家具之所以成为永恒的明星,是因为它体现了当时最先进的手工业技术、最佳表现的材质,以及本土文化精神,是三维一体的产物。 近百年来,我们以前传下来的文化体系受到了严重的冲击,我们今天能看到的所谓从前传下来的载体,几乎都停留在表象欣赏上,没有深入发掘出深刻的理解层面的东西。 虽然我们是与世界接轨的过程,但今天谈论中国现代家具的设计时,我们已经不具备先进的技术技术技术和材料。

“从包豪斯巨型椅子看中国当代家具设计出路”

文化上的断层是中国自古流传的家具快速发展道路上最大的困难,当然这种困难也表现在建筑、绘画、陶瓷等多个行业,这种传承的结合可能需要长期探索和徘徊。

标题:“从包豪斯巨型椅子看中国当代家具设计出路”

地址:http://www.og5o.com/hyjj/202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