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60字,读完约4分钟

新华社北京2月13日电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扶贫研究中心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主办的中国首部教育扶贫蓝皮书《中国教育扶贫报告(2016)》(以下简称《报告》)新闻发布会12日在北京举行。国华纪念中学是中国唯一一所由碧桂园集团董事长杨国强创办的免费私立中学,被评为蓝皮书中的典型案例,也是《报告》中唯一一所社会力量办学扶贫的案例。

首部教育扶贫蓝皮书发布 国华纪念中学成典型案例

《中国教育扶贫报告(2016)》在反贫困方面依然任重道远

2015年4月,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扶贫研究中心(以下简称“教育扶贫中心”)被批准成立,成为中国第一家专门从事教育扶贫的高水平研究机构。《报告》是教育扶贫中心在建设教育扶贫智库方面的第一个研究成果。

目前,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教育发展不容乐观。《报告》指出,教育扶贫面临基础教育效率低、学校数量不足、办学条件差、教师总数不足、师生比例高、贫困家庭无法让子女接受更多教育、贫困地区教育管理水平相对落后、需要提高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等六大问题。

《报告》依托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信息中心“建档建卡”数据库,重点关注贫困家庭子女教育和贫困县教育发展,对职业教育扶贫和大学生资助政策及资助投入进行专题研究。《报告》还提供了国内外教育扶贫的典型成功案例,为更好地开展教育扶贫提供了参考。

教育扶贫蓝皮书《中国教育扶贫报告(2016)》新闻发布会建议对贫困学生实施免费教育

为了避免“因学习而贫困”的现象,报告建议国家对贫困家庭的子女实行免费教育政策,以防止“因学习而贫困”。国华纪念中学作为一所面向贫困学生的民办高中,实施免费教育已有15年,因其创新的教育探索和显著的扶贫成效,被《报告》选为分析案例。

自2002年以来,杨国强已捐款2.6亿元成立国华纪念中学,帮助学习成绩优异的贫困学生。学校承担学生在校的所有费用,并提供助学金,直至学生完成大学、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的全部学业,从而为国家培养精英人才。国华纪念中学自2002年成立以来,已经接收了2588名濒临辍学的学生。

学校以杨国强“学会做人,学会做事”的思想为背景,结合贫困生的特点,总结出一套独特的德育和智育课程体系,学生成为了人才,传达了爱心。

目前,国华纪念中学400多名毕业生正在攻读硕士学位,55人被录取攻读博士学位,22人获得全额奖学金出国留学,已有900多人参加工作。国华学生在改变自己命运的同时,通过支持教育和帮助学生重返社会。去年6月,一个校友基金会成立,第一阶段筹集了60多万元帮助他人。

国华纪念中学打造中国教育扶贫第一品牌

早在1997年,杨国强就匿名捐款设立了“钟鸣大学生奖学金”,每年为贫困大学生提供资助。截至目前,碧桂园集团董事长杨国强、副董事长杨已向社会捐赠26亿多元。除国华纪念中学外,他们还创办了中国唯一的免费大学——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以及一所免费培训退伍军人的学校——郭亮职业培训学校。

2013年,杨国强和杨发起成立广东国强公益基金会。为响应国家精准扶贫的号召,基金会将国华纪念中学的教育理念、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的职业教育模式和郭亮职业培训学校的精准扶贫模式相结合,努力打造中国教育扶贫的第一品牌。

对于这些扶贫工作和2015年中国消除贫困奖等荣誉,杨国强说:“平凡的事情,正常的心,和公民的责任。”当谈到知识和国家时,他说:“我走过的路让我充分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它可以改变我的命运。知识是战胜贫困的最好武器,拥有知识可以改写一个人甚至一个国家的命运。人民的生存和发展,国家的繁荣和发展,社会的文明和进步,都有赖于知识和智慧。”

标题:首部教育扶贫蓝皮书发布 国华纪念中学成典型案例

地址:http://www.og5o.com/ppzx/10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