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05字,读完约4分钟

商务部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五个月,中国实际利用外资同比下降0.7%。5月份,新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数量和在华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均有所下降。中国吸引外资的现状引起了业界的关注。

据业内人士介绍,目前,世界各国吸收外资的规模总体上正在缩小,中国吸收外资的小幅下降基本符合预期。此外,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这也对吸收外资的水平和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外资规模缩小和外资结构优化的影响。

大规模和高质量

根据商务部发布的数据,1-5月,全国新增外商投资企业12159家,同比增长11.9%;实际利用外资3410.8亿元,同比下降0.7%。5月,全国新增外商投资企业2433家,同比下降5.4%;实际利用外资546.7亿元,同比下降3.7%。

“这种负增长并不大。”商务部外资研究所副所长郝红梅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根据研究判断,近年来,中国吸收外资只会保持较低的增长率,甚至是小幅负增长。目前,中国吸引外资基本处于正常范围。”

根据贸发会议最近发布的《2017年世界投资报告》,2016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fdi)略微下降2%,至1.75万亿美元。“在国际投资市场整体萎缩的背景下,中国很难独立。”商务部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指出。

同时,白明强调规模重要,优化外资结构、提高外资质量不容忽视。“过去,在中国吸引投资的初始阶段,各种政策都是倾斜和优惠的,但这种模式从长期来看是不可持续的,大量劳动密集型产业进入中国的阶段已经过去。目前,中国经济正在转变增长方式,需要更多的外国投资,特别是在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

事实证明,中国吸引外资也在朝着“高质量”的方向发展。数据显示,前五个月,外商对中国高技术服务业的投资持续增长。高新技术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486.4亿元,同比增长20.5%。其中,信息服务业、R&D设计服务业和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分别增长15.9%、4.8%和69.3%。“在未来的发展中,更重要的是要创造一个更加便利的商业环境,如改善基础设施、发展规模经济、支持上下游产业,这样对外国投资更有吸引力。”白明说。

吸收外资不以规模论成败

优化投资环境是经常性的

商务部外商投资司司长唐表示,近期国家将采取一系列有利于外商投资的重大举措,包括发布新修订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深化自贸试验区外商投资领域试点等。,为外资进入中国提供更好的服务和创造更好的环境。

对此,郝红梅指出,近年来,为实施我国扩大对外投资和对外开放的宏观战略,出台了一系列特殊政策和文件。只有当具体的支持和开放政策真正到位时,我们才能期待吸收外资数据的实质性改善,并使中国在制造业和高科技领域的开放政策有效。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办法(负面清单)》(2017年版)。与上一版的负面清单相比,2017版减少了10项和27项措施,进一步放宽了外资准入。新的负面清单将从今年7月10日起在11个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统一实施。

白明说,在中国整体外商投资环境和生产环境改善的背景下,自贸区试点推出了一些高层次对外开放措施,进一步改善外商投资环境,在减少事前审批、加强事后监管、改革上市制度、促进贸易投资等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对外资极具吸引力,其成果具有示范推广意义。

谈到下一步的招商引资工作,郝红梅说,当前国际上对外资的竞争十分激烈,东南亚发展中国家和欧美等发达国家的优势日益增强。因此,中国应认真研究和判断国际政策和周边国家的政策,同时梳理和评估国内支持政策的效率和效益,对中央和地方的支持政策进行衔接和匹配设计。

(编辑:中国商业新闻网

标题:吸收外资不以规模论成败

地址:http://www.og5o.com/ppzx/149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