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186字,读完约8分钟

1901年的《辛丑条约》是近代中国签订的最屈辱的不平等条约,规定中国必须向列强赔偿4亿5千万两白银的巨款,是“庚子赔款”。 20世纪头十年,清朝“新政”的实际动作之一,终于采纳了当时康有为、梁启超在《戊戌变法》中的主张(讽刺的是,对康梁的通缉继续有效) :废除科举,兴办学校。 自隋朝以来历经1300年的科举制度终于在1905年寿终正寝,取而代之的是如雨后春笋般兴起的近代学堂。 光看今天国内大学的建校纪念日,山东大学( 1901年)、南京大学( 1902年)、湖南大学( 1903年)、复旦大学( 1905年)、暨南大学( 1906年)、同济大学( 1907年)、兰州大学( 1907年)的时候

“八国联军在庚子赔款前大相径庭的抉择”

庚子赔款与清华大学

美国曾经在列强赔偿额的讨价还价中“为中国说话”,最终在庚子赔款大饼中,美国分成了相当多的一块,共计3294万两白银(合2440万美元)。 这不包括每年的利息。 美国主张八国联军战役中的“损失”(包括出兵中国镇压义和团的军费,以及与中国传教士的损失)。 堂堂正正的“开门”政策背后,不可避免地损害了美国在对华外交中提出的所谓“公正”和“友好”的形象,特别是1904年4月27日,美国国会通过了悍然无限期延长所有“排华法案”的议案,在这里,

“八国联军在庚子赔款前大相径庭的抉择”

在这种情况下,1905年7月12日,美国驻华公使柔克义致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考虑到局势的严重性,提出用退还“庚金”余额的方法平息这场运动。 首次提出要归还的“庚金”为中国学生的留美。 在中国的32名美国传教士、教育家等也直接写信给总统,表示:“我确信中国在下一代的迅速发展将大大超过过去1000年前所未有的迅速发展。 因此,我们必须培养我们认识的、更好的、成为新中国创造者的学生。 ”。 失去了这一代人,“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其结果都是毁灭性的”。 传教居留在中国长达30多年的“中国通”明恩薄更是直言不讳:将返还的“庚金”用于中国学生的教育将使美国在未来的中国占据强大的统治地位。 由于“新中国将由新一代中国人掌握和指导”,“每年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从美国各大学毕业,美国最终将赢得更多熟悉美国、与美国精神一致的朋友。 没有其他办法将中国和美国在经济政治上联系起来。 ”。

“八国联军在庚子赔款前大相径庭的抉择”

在这样的长期考虑下,美参两院于1908年5月25日通过了一项联合决议,作为“友谊之举”,免除了中国承担的除赔偿美国政府及其公民实际损失所需金额外的所有债务,庚款余额1078万美元 但是,美国政府要让清政府宣布“将来中国更容易执政”、“为了他”等,要兴办学堂,派遣留美学生,“不得将这笔减息转用于他”。

“八国联军在庚子赔款前大相径庭的抉择”

为了开展留美学生派遣工作,清朝政府于1911年在北京开设清华留美预备学校,到1924年更名为今天的“清华大学”。 在动荡的民国时期,清华大学之所以没有经费不足的危险,是因为得到了“庚金”的财政保证,正如外国史学家所说:“清华成功的一大秘诀是,其他大学在寻求军阀政权不稳定的施舍时,清华的年度预算有保障。”

“八国联军在庚子赔款前大相径庭的抉择”

无意插足所谓柳成荫,培养亲美“精英”是美国当局用庚子赔款学习的初衷,但清华创立几十年间,为中国培养了许多优秀的科学文化和工程技术人才,如竺可桢、梁思成、茅以升。 这大概也是美国人最初没有料到的。

不管美国人的主观意图如何,退还庚款的行为在当时的中国舆论界引起了赞美之声,反美风潮也消失在无形中,美国政府可谓名利双收。 并且由于美国的“榜样”,德、奥两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败而成为战胜国的中国取消了剩下的庚子赔款的份额,剩下的各国也相继归还了庚子赔款的一部分。 1926年初,英国国会通过返还中国庚子赔款议案,条件与美国相同,用英式教育教导中国人,促进英国对中国的影响,迅速发展中英贸易,增进英国经济的利益,这笔退款不要让英国选拔留学生 法国于1925年,意大利于1933年归还庚子赔款。 1917年10月社会主义革命成功后,新生的苏联政府也宣布放弃帝俄在中国的一切特权。 包括返还庚子赔款中尚未支付的部分。 就连领取78万两白银赔偿金的荷兰,也在1926年将庚金归还中国,指定水利事业为65%,文化事业为35%。 到了20世纪30年代,庚子年进入北京城的“八国联军”七国,免除或取消庚子赔款。 除了作为一个国家的日本之外。

“八国联军在庚子赔款前大相径庭的抉择”

义和团的赔偿金成为了日本迅速发展的第一桶金

事实上,单说“战争赔款”,日本是欺负中国的列强中第一。 近代从中国“条约赔款”开先河的英国人在两次鸦片战争中迫使清政府共支付3000万两白银赔款,这相当于日本甲午战争后因“三国辽”被迫向清廷回购辽东半岛的赔款,以及日本在1895年马关条约中获得的2亿两白银 另一方面,在《辛丑条约》的签订过程中,日本也同样在继承《马关条约》进行敲诈勒索之前传入,一下子夺走了3500万两白银的份额(加上利息,为7600万两)。 另外,战争中的大日本帝国军队善于抢劫,甲午战争中作为战利品掠夺了大量舰船、武器、弹药、机械等和金银货币,其价值约为8000万两(约当时的1.2亿日元),但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进入北京后,赶上各国之前,仍是大清户军

“八国联军在庚子赔款前大相径庭的抉择”

日本前首相吉田茂(生母和安倍晋三的祖父岸信介的母亲是姐妹)在着作《动荡的百年史——我们的果断措施和奇迹般的转变》中得意地说:“为日本产业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资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并最先推举了“当时的日本纺织出口业”。 诚然,从1884年到1894年的10年间,日本纺织业激增了9倍,但在明治维新20多年后的甲午战争前夕,日本的年财政收入仍在8000万日元左右,而且由于疯狂的军备扩张,军费支出占财政支出的40%以上,每年都出现赤字 但是,马关条约签订后,当时的日本政商界领袖井上馨伯爵说:“在拿到这笔赔偿金之前,没有提到数亿日元的金额,所以考虑到3亿5000万日元流入了国内,政府和个人都感到了无限的富裕。” 日本在甲午战争中从中国获得的现金和财产,共计白银3.4亿两,换算成日元为5.1亿元,相当于日本当时全国财政收入的6.4倍! 因此,以1895年的《马关条约》为分水岭,日本重工业突飞猛进,其速度惊人,1896年机械制造业的产值竟然是1894年的3.2倍! 钢铁厂的数量也比1894年翻了一番! 铁证如山,来自中国的赔偿金才是日本快速工业化进程中决策性的“第一桶金”!

“八国联军在庚子赔款前大相径庭的抉择”

从中国得到这么多利益,那在西方列强归还捐款的“浪潮”中,“一衣带水”的邻国是否有意义呢? 仅仅是为了收买人心吗? 对此,大日本帝国的回答是“不!

但是,要说日本完全“不掉毛”,那就是有点“不当”的日本。 1923年3月,日本也效仿美、英,日本国会通过法令,决定将庚子赔偿额转移为“对华文化事业”。 例如,在北京设立图书馆、人文科学研究所,在上海设立自然科学研究所等。

“八国联军在庚子赔款前大相径庭的抉择”

但是,日本在这“不返还赔偿金,而是像返还一样”中动了手脚。 中国不仅依然需要向日本支付庚子赔款,日本还将这“对华文化事业”的规划、规定和管理三大权限的最终决定权留给了日本外务省的文化事务局,把所谓赔款的采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甚至当时的中国留日学生也看到日本包含着灾难,于1923年7月发表宣言,指出“这显然只是日本在中国大陆实施殖民政策之前进行了驱动或附属事业”,联系日本将来在中国进行的事情是有远见的话。 但是,当时的北洋政府不顾舆论的强烈反对,屈服于日本的压力,继续支付对日庚金。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中国政府(国民政府)向日本支付庚子赔款一事发生在全面抗战的1937年9月,当时的剩余额为本金169万英镑,剩余利息98万英镑,共计267万英镑。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重庆国民政府追随美、英,在中日全面战争开始4年多后才向日本宣战,宣布一律废除中日之间的所有条约、协定、合同等。 庚子赔款介于中日之间,中国和辛丑条约的所有签署国之间终于画上了最后的句号。

“八国联军在庚子赔款前大相径庭的抉择”

资料来源:澎湃信息

标题:“八国联军在庚子赔款前大相径庭的抉择”

地址:http://www.og5o.com/hyjj/187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