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631字,读完约7分钟

文/十三阿姨

青岛新闻网收藏信息8月30日上午,佳士得在香港发布了在苏轼《木石图》拍的新闻,必将引起惊涛骇浪,在藏家圈子里,关于苏轼传世绘画和文人画的讨论层出不穷。 在公共行业范围内,苏轼的超高知名度和超过4亿港币的评价,成为舆论讨论的热点。

“大文豪苏轼的《木石图》为何值4亿 传世仅两幅”

那么,为什么能定价4亿日元呢? 让我们回忆一下去年3亿4千万人成交的南宋陈容的《六龙图》。 和我们今年秋天拍的主角《木石图》一样,两个宝贝是来自日本的重要收藏。 前者来自藤田美术馆,《木石图》来自日本的另一个收藏大家庭。 而且,佳士得方面推测,在“六龙图”的拍卖中,“木石图”很有可能被引出。

“大文豪苏轼的《木石图》为何值4亿 传世仅两幅”

“找到这部作品是在去年藤田美术馆收藏的拍卖会上,从日本nhk拍摄的作品来看,日本藏家可能看到了这次拍卖的过程。 于是,我打电话说在我们向日本募集的过程中有“国宝”。 结果一看到照片就出汗了,马上赶到了关西。 藏家取出作品的时候,箱子很朴素,放在毛毯上给我看。 慢慢打开作品,就是我们学习美术史时那首苏轼的作品。 国内专家也发现了这个家族,试图回购,但这个家族当时不打算出售,而是谎称在二战中被美军轰炸烧毁。 因为这一直持续到现在。 ”。

“大文豪苏轼的《木石图》为何值4亿 传世仅两幅”

陈容是南宋时期有名的画家,苏轼是北宋时期的绝代文学家,位于“唐宋八大家”,文人画多不拘形式,用枯木竹石把胸中的块垒打出来。 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看到苏轼的价值。

大文豪苏轼的绘画作品,现在只剩下三幅了。 中国美术馆的《潇湘竹石图》,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雨竹》,第三张是即将拍摄的《木石图》,是唯一的个人收藏品,让我们来看看有多珍贵。 约1937年,《木石图》被日本人以超过万金的价格购买收藏,被证实进入了阿部房次郎爽馆。

“大文豪苏轼的《木石图》为何值4亿 传世仅两幅”

“湘竹石图”是中国美术馆的收藏,是中国美术馆镇馆之宝,馆内的人很少见到。 年,中国美术馆举办了“五十年捐赠作品大展”。 在展览大厅的显眼位置放置着苏轼的“湘竹石图”,这幅画成为了整个展览会的重头戏。

林语堂曾评价苏轼的绘画为中国艺术的印象派。 中国美术馆副馆长梁江说:“美术馆珍藏的这座苏轼,是孤本价值连城。 目前艺术品市场上宋代书法拍摄数亿张,《潇湘竹石图》如果在拍卖会上出现,起价将超过4亿张。 ”。

九百多年来,“潇洒”画辗转漂泊,多次易主。 民国为北洋军阀吴佩孚秘书长白坚夫收藏。 1961年、3年经济困难时期,白坚夫携画来到北京,发现国家文物管理局文物到处是张也和四川老乡、古画鉴赏家杨仁凯,委托他们出售画,拯救困境。 张、杨两人还拜访了王府井荣宝斋古画店店主齐白石高足许麟如先生。 小许是原《人民日报》的主编,知道调任北京市委文教书记的邓拓爱收藏旧画,就带他们去了东城区的遂安伯胡同邓拓家。 邓拓展开长卷,用放大镜仔细看了纸、绢、笔意、诸多题跋,认定了这一系苏轼真笔,获得了宝藏。 他的《北京晚报》副刊上专栏文案《燕山夜话》稿费2000元,又卖了家里24幅古画3000元,凑了5000元大钱,果断买了宝画。 又燃起欣悦之情,将其书房改名为“苏画庐”。 之后,旁征博引写了《苏东坡潇湘竹石图卷题跋》一文,与原画一起发表在《人民日报》上,一度成为文艺界的美谈。

“大文豪苏轼的《木石图》为何值4亿 传世仅两幅”

1964年,邓拓将他收藏的古画145幅慷慨捐赠给中国美术馆。 其中除了《潇湘竹石图》之外,还有沈周的《萱草葵花图卷》、唐寅的《湖山一窥图》、吕纪的《牡丹白鹄》、仇英的《采芝图》、华喰的《红白芍药图》、莫士龙的《五湖云水图卷》、61;

“大文豪苏轼的《木石图》为何值4亿 传世仅两幅”

据北京画家周怀民收藏的日本画集介绍,“《枯木怪石图》中描绘了怪石和虬曲的枯木。 扭曲的树干下,草在风中颤抖,显出凄凉。 ”。 《枯木怪石图》中描绘怪石所用的圆形笔触与《潇湘竹石图》的笔墨技法相同,这也证明了两幅画出自同一个人之手。

“大文豪苏轼的《木石图》为何值4亿 传世仅两幅”

着名书法家米苅题跋双剑合璧永不

画旁有米芾的题跋,米芾收集诗文、书画、鉴赏、理论、收藏,是艺术全才,宋徽宗时受书画学博士敕令,特别是书法最有名,是“宋四家”之一。 米劲书法作品的不同之处在于细线的走若游丝,沉重的部分像岩石一样沉重。 目前,我们只能找到当时宋代的四位苏、黄合璧,也就是《寒食帖》,现藏台北故宫。 这个苏,米合璧,有画,有书法,绝对没有,很珍贵。

“大文豪苏轼的《木石图》为何值4亿 传世仅两幅”

米劲从小就很聪明,6岁背唐诗百首,8岁学书法。 米芾的母亲曾经为皇帝接生,长大后也不忘恩情,18岁时给米芾授予秘书省校书郎(相当于国务院办公厅秘书),后来在地方服役,但由于非进士出身,米芾一生官职不大,他对书画艺术是第一能量。

“大文豪苏轼的《木石图》为何值4亿 传世仅两幅”

米苅热衷书法,个性怪异,爱干净,有洁癖。 另外,他很喜欢石头,经常把石头叫做哥哥。 因为一次遇到美丽的石头假山,在石头前低头,把石头叫做岳父,所以很多人都叫他“米顸”,其实米芾不是真的摇摆,而是性格中的人,不被世人所理解。

“大文豪苏轼的《木石图》为何值4亿 传世仅两幅”

这部作品开创了文人画的先驱

这部作品开创了文人画的先驱是什么? 第一,这部作品与苏东坡的官运有关。 由于苏东坡流浪,是配合当时身边所见的景色而画的这部作品,因此看起来与当时宋代宫廷绘画大不相同。 他故意画花鸟和雄伟的山水,不符合皇室的需要。 他根据身边的景色,赋予了它一定的精神性。 从他到竹子、石头、枯树,都有精神上的意义。 如果注意这部作品,就会发现里面的干、湿、浓、薄几个变化非常多,杂乱无章,顺着石头的气势也会连到这棵枯树上。 整个动态向右推进后,左边是不是虚脱了? 他左边有涂了一点浓墨的竹子,很纤细。 这幅画是一幅包容、力量集中的画,非常完美。

“大文豪苏轼的《木石图》为何值4亿 传世仅两幅”

把手机侧过来,请看这张“木石图”。

苏轼在中国文化中受到极高的尊敬

我们知道苏轼在文、诗、语三方面取得了极高的造诣,被誉为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 而且苏轼的创造性活动不仅局限于文学,他在书法、绘画等行业的成果也很突出,对医药、烹饪、水利等技术也有贡献。 苏轼典型地体现了宋代的文化精神。 从文学史范围来说,苏轼的意义主要有两点。 首先,苏轼的人生态度将成为后世文人敬仰的范式。 进退自如,宠辱不惊。 苏轼用同样的价值尺度综合了封建社会学者的两种处世态度,所以他无处可去,不足为奇。 当然,这个范式适用于学者被锁定的情况。 它可以通向生活的领域,可以重复行动,维持一切生活。 这正是宋朝以后的历代学者所希望的。 其次,苏轼的审美态度为后人提供了一种启发性的审美范式,他以广阔的审美视角拥抱着大千世界,所以万物皆大,处处都能发现美的存在。 这个范式在主题素材的复制和表现方法两方面为后代打开了新的世界。 所以苏轼受到后世文人的普遍喜爱,实际上是历史的必然。

标题:“大文豪苏轼的《木石图》为何值4亿 传世仅两幅”

地址:http://www.og5o.com/hyjj/192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