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967字,读完约5分钟

资料来源:上海法制报

年4月的一天,住在河南的李梓接到电话,声称是上海某文化交流企业的员工,想要收购李梓的藏品。 信息表达后,李梓决定亲自来上海看看。 但是,他等待他的不是高收益的文玩交易,而是精心设计的鉴宝圈套,除了损失了几万元的所谓“鉴定费”之外,他一无所获。

“古董收购企业有猫腻 高价鉴定后300万古币收购黄了”

年5月,嘉定警方破获涉文玩诈案,李梓只是众多受害者之一。 日前,55名嫌疑人因涉嫌合同诈骗罪被上海市嘉定区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

古董收购企业内有猫

年4月初的一天,晓刚像往常一样去企业上班。 他所在的企业是上海某文化交流企业,但这里不叫晓刚,叫伽明。 他的日常工作是从互联网和企业提供的名单中找到有收藏的顾客,然后以“收购”的名义邀请他们去上海。

这天,伽明联系了河南的顾客李梓。 伽明表明身份和目的后,李梓确实说想卖古钱,伽明急忙请李梓拍照。 很快,伽明将结果反馈给了李梓。 “现在货币市场行情很好,经企业专家鉴定,估计价值200万元。 ”。 伽明还表示,企业将为用户报销与上海的交通费。 被几家企业联系上的李梓越来越振奋人心,几天后来到了位于市嘉定区的上海某文化交流企业。

“古董收购企业有猫腻 高价鉴定后300万古币收购黄了”

在豪华气派的企业中,伽明请他的领导人夏组长与李梓商议收购价格,最终达成以300万元的价格收购这件收藏品的意向。

看了喜色的李梓,伽明知道了“戏”才刚刚开始。 果然,夏组长马上拿来收购意向协议书,填完后让李梓签字,告诉他完成交易需要鉴定报告,鉴定结果达到收购意向协议书的标准后,企业马上进行收购。

李梓带着藏品去了企业指定的鉴定企业,付了1万5800元的鉴定费。 一个小时后,李梓拿着未开封的鉴定报告匆匆回到了企业。 那时,夏组长告诉他,他的藏品有些指标达不到标准,企业无法收购。 对李梓来说,这等于晴天霹雳。 伽明“适时”地提出折中的方法,李梓可以留下鉴定证书,企业会提醒他这个旧币上是否有有趣的其他买家。

“古董收购企业有猫腻 高价鉴定后300万古币收购黄了”

李梓兴冲冲地回去了,他走后,这家文化交流企业拿回了他付给鉴定机构的大部分“鉴定费”,伽明也很快收到了4500元的“提成”,那个“感兴趣的买家”永远没有。 和李梓处境相同的人还不少。 他们和李梓一样,付过上万元的“鉴定费”。

“古董收购企业有猫腻 高价鉴定后300万古币收购黄了”

“收购”“鉴定”汶一口气

年4月,嘉定警方陆续接到报案,许多人涉嫌利用古董和文物鉴定收取鉴定费,并实施诈骗行为。 警方一举摧毁了嘉定、普陀区、杨浦、虹口的4个非法巢穴。 这包括两家位于嘉定区和虹口区的文化交流企业,以及两家位于普陀区和杨浦区的鉴定企业。

“古董收购企业有猫腻 高价鉴定后300万古币收购黄了”

去年5月,案件被移送检察机关。 审查中,检察机关发现,该案非法团伙数量多,装修机制明确,层级确定。 他们分为abc区,各区一个“区长”,区下进一步分组,每组一个“组长”,组里有几个业务员。 这些业务员年纪不大,他们不善于收藏,无法辨别真伪,但很清楚企业的业务流程:在网上寻找拥有藏品的顾客,以欺骗企业、高价收购为吸引力诱饵,带领顾客“指定” 至此,一系列流程基本结束,一个业务也至此完成。 最后,我们只需要找出拒绝收购和中止交易的理由。

“古董收购企业有猫腻 高价鉴定后300万古币收购黄了”

被骗的人不少。 在高收益的期望下,受害者不会太感动。 加之这些企业的装饰非常昂贵,到处摆放着“收藏”“证书”,具有困惑性和欺骗性。 再者,企业配备了“专家”,在顾客面前“专家”用放大镜看,用手电筒照,用秤量,都不专业。 “专家”坐镇豪华装饰的企业,即使受害者有疑问,最后也会被消除。 企业提出“由专业鉴定机构出具专业鉴定意见”的要求也是合情合理的。

“古董收购企业有猫腻 高价鉴定后300万古币收购黄了”

相关证据表明,在案件中起重要作用的“鉴定机构”都是事先与企业进行规划的,所谓的鉴定报告也不具备真实性。

涉及人数众多被起诉的55人

由于案件涉案时间长、涉案人数多、犯罪嫌疑人犯罪过程纠缠不清,被害人分布在全国,取证难度较大,嘉定检察院在获悉后,将在第一时间提前介入情况,掌握案件动态,及时向公安机关提出补充意见。 在案件进入逮捕阶段后,在检察机关的请求下,公安机关继续寻找多名被害人,并补充了相关证据。 另外,检察机关要求公安机关继续查明涉案行为,收集固定客观证据,核实其他经营行为有犯罪可能性。

“古董收购企业有猫腻 高价鉴定后300万古币收购黄了”

相关证据显示,检察官已解体,本案涉及所有类型的多集团犯罪。 年前,夏某等犯罪嫌疑人与他人合作,使用电话、微信等通信工具随机联系收藏者,后以上海一家文化交流企业可以高价收购被害人拥有的藏品为由,被害人向该企业携带收藏品,由企业接待,与企业其他 骗取被害人信任后,以企业收购收藏品必须先鉴定藏品为由,将被害人带到两个鉴定企业进行鉴定,鉴定企业员工及其文化交流企业事先定价鉴定费用,出具虚假鉴定报告,以鉴定被害人的费用为由。 此后,这家文化交流有限公司的员工以各种虚假理由拒绝收购受害者的收藏品。 经过审查,企业经营期间交易从未成功过。

“古董收购企业有猫腻 高价鉴定后300万古币收购黄了”

日前,55名嫌疑人因涉嫌合同诈骗罪被嘉定区检察院提起公诉。 (文中的人物都是假名)

标题:“古董收购企业有猫腻 高价鉴定后300万古币收购黄了”

地址:http://www.og5o.com/hyjj/192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