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708字,读完约27分钟

sina年12月03日10:06中国艺术评论家网

中国现代艺术是来自西方艺术的冲击和浸润,不是中国文化的自身动力。 因此,对西方艺术和艺术史的理解直接关系到中国现代艺术的创作、研究、批判和教育,翻译是理解的第一步。 完全正确的翻译几乎是不可能的,经常发生误读引起的误译。

“王小箭:西方美术史的汉语误译问题”

一、“蛋蓝画”( tempera )和“油画”( oil painting )的误译

来自西方的油画( oil painting )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tempera,这个词过去翻译为“卵青画”、“蛋白画”,这是基于理解的义译,现在翻译为“坦贝拉”,这里 正确的翻译必须是“蛋黄画”或“乳化油画”。 因为“坦贝拉”是用蛋黄乳化植物油的。 但是,用蛋黄乳化植物油有现成的语言和东西。 也就是说,超市卖的色拉酱可以自己调配。 取出蛋黄,加入一滴油,朝一个方向搅拌。 如果继续滴油,就会继续向一个方向搅拌。 蛋黄变成乳化油后,大量倒入油搅拌。 到了需要的量的时候,会加入几滴醋剩下。 知道了这个技术,油画的油是怎么来的就很容易理解了。 百度关于坦贝拉乳液的制作方法是在油中加入蛋黄后滴醋,虽然没有说需要搅拌乳化,但是未搅拌的蛋黄、油、醋是相互分离的,没有一体化。 还记得我翻译的关于17世纪坦贝拉技术的资料里说需要搅拌。 我突然想到这是色拉酱的制作方法。

“王小箭:西方美术史的汉语误译问题”

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师”“巨匠”是如何用色拉酱画画的呢? 反过来想也很奇怪,西方人是怎么用颜料吃凉菜的呢? 但是,如果知道挪用是技术快速发展的一般手段就不足为奇了。 但是今天所说的“坦培拉”,不仅包括采用的特制颜料,还包括底板制造、裱布、腻子等技术,这也是没有改称“蛋黄画”和“蛋黄乳液画”的理由。 但是回到当时的木工家具制作上来,这并不是坦佩拉绘画特有的技术。 我在翻译那个坦贝拉技术资料的时候,马上想起了中国的漆器技术。 我在北京的雕刻厂做过7年工人。 雕刻是漆器中的特殊品种,不同于普通漆器,它把漆器中的画和马赛克变成雕刻,其他技术基本一致。 无论是器屏还是漆桌、漆案、漆腿,都需要经过木胎工、裱布、刨灰粉刷的技术,其中器屏最接近坦培拉技术。 之后的油画只需要将木板裱糊布削成灰,做成木框衬布打底,现在油画中采用的调色刀、画刀,在坦培拉技术中是刮灰刀、调色刀的配套工具。 今天的漆工过去被称为油工,他们的主要工具泥瓦刀、腻子板、油漆刷和油画工具基本一致。

“王小箭:西方美术史的汉语误译问题”

油画笔怎么能和油漆刷子相提并论? 这就要谈oil painting (油画)、painter (画家)、paint brush (油画笔)、brush stroke (笔触)这些词的误读和误译了。 先说paint brush这个词,paint是油漆的意思,brush是刷子的意思,写得很清楚,但文化差异让我难以相信中国画家画画的工具是油漆。 这种文化的差异在于中国画是笔,所以不由得认为画油画的毛刷也是笔。 但是,稍微动一下头,就会发现西方人写字都是硬笔,不用笔。 鹅羽毛笔在18世纪的油画中也能看到,之后迅速发展成水笔,50多年的人小时候几乎都使用这种笔。 之后迅速发展为钢笔,在圆珠笔、签字笔、电脑键盘普及的今天很少被采用,但在市场上还能看到。 西方人也用硬笔画画,但究竟是研究( study )还是素描( sketch ),不是最终的作品。 顺便说一下,素描、速写也是由于文化差异而导致的误译。 中国有黑白画,工笔的叫“画”,草笔的叫“写”,所以油画的素描( sketch )根据工草分为素描和素描。 除了brush stroke这个词之外。 明明是刷子的擦伤,中国的漆工技艺却被称为“印路”(“栓路”,漆刷读作“漆栓”),译作“笔触”,被认为油画高度之妙。 刷路在中国漆器中、坦贝拉中、德拉克洛瓦前的油画中都是技术上的失败,中国的漆工技术被称为“栓路不化”,在坦贝拉和油画中被称为什么还不清楚,但从fine arts的fine中留下了刷路 因此,我接触到了fine arts的理解和翻译。 fine在英语中不是首先指美,而是很细致(在法语中只是细微的意思,没有美的意思)。 美在英语中是beauty或beautiful,在中文中“美术”不是来自英语的fine arts,而是来自发文的beaux arts、beaux这个词和来自英语的beauty是同一组词,虽然根据语法必须来自法语, 既然追求细节,磨练道路就是缺陷,即使不合格,也不能说是美丽的艺术。 正因为《印路》对费恩和美( beaux )的破坏和渴望,德拉克洛瓦的《西阿岛的屠杀》被视为对绘画的“屠杀”。 如果有机会看到漆工油漆,通常用砂纸擦完,目的是清除刷子路。 这个工序用动词fine称呼是天衣无缝、准确的。 否则,刷路丢了,客户无法接受。

“王小箭:西方美术史的汉语误译问题”

沈福文从法国留学回国后,在四川美院设立了漆画专家。 根据本文西方对坦贝拉和德拉克洛伊之前油画的认识,他知道中国唯一的tempera,painting和fine arts。 没有教授fine art和painting的美院。 没有教授fine art和painting的东西。 因此,中国艺术圈不能再往前看文艺复兴大家的作品,今后也不会引发更激烈的挑战。

“王小箭:西方美术史的汉语误译问题”

二、“大师”( master )和“大师”( master )的误解

以前中国画论和画史都没有使用“大师”“巨匠”的称呼,这个习性也影响着西美史的创作和编纂,但是西美史汉译本里有很多学生,怎么大师也在西方,中国一个都没有。 中国批评家也常常不为中国大师叹息。 可以看出“大师”一词是从西方文案翻译过来的。 英语中“大师”为大师(法语中为大师)一词有时也被翻译为“巨匠”。 这个词的本义是手工业工作室的师傅。 因为将其翻译为“大师”和“巨匠”也没有错,在对工匠作品的歧视上,这种歧视可以追溯到邹一桂在他的《小山画谱》中完全没有西洋画“笔法”。 虽然是工匠却不入画”的评价中,笔法的价值表现在对精工细致作品的工匠劳动的歧视上,但邹一桂看到的西洋画在德拉克洛瓦之前,也就是本文前面提到的画,只不过像fine一样。

“王小箭:西方美术史的汉语误译问题”

中国之所以对工匠画有歧视,是出于文人画的价值体系和劳动者在士大夫文化中的卑微地位,西方从文艺复兴中树立了劳动的价值,达芬奇认为画高于诗,当时的画绝对是工匠的作品,科技的迅速发展和百科全书的出现也是基于对劳动成果的尊重, 除此之外,还有我们熟知的“人可以制造工具采用的动物”“劳动创造者”“工具理性”“劳动节”。 尊重劳动的文化一定要尊重精工细作劳动精神,不能提倡“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讲自娱自乐”的从业态度。 然后,按照技术难度评价劳动成果和劳动者。 master是能完成难度最高的劳动和劳动技能的师傅。 那么为什么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的劳动技术最高呢? 让我们从简单庞杂的工匠学习技艺的过程开始吧。

“王小箭:西方美术史的汉语误译问题”

我不知道坦培拉工匠的学艺过程,只能借用我知道的中国工艺美术(也就是工匠美术)的学艺过程。 以前面提到的漆器为例,早年的学徒工要从砍师傅的木头做木板开始,落灰、裱布、粉刷。 进入绘制阶段后,首先学习对形状要求低的山石、树木、花草、亭西,留下人物由师傅完成。 师傅里还分着呢。 技术通常只是被衣服覆盖的部分。 实际上只解决衣服,把手和脸留给技术最高的师傅。 这位师傅在今天的中国劳动体制中被誉为“工艺美术大师”,而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师”“巨匠”就是这样一位顶级技术大师和工匠。 这个技能主义的评价标准在顾怠之画论中也被视为“凡画人最难,下一个山水,下一个犬马”。 香榭丽舍一定会听到的。 不容易做。 画画最难的是眼睛。 所以“传达上帝的描述,在堵车中”。 顾恺之的生活年代是工匠为文化人描绘的时代,因此也探讨了绘画的容易度问题。 按照顾恒之的这个标准,就很容易理解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师”是如何成为大师法的了。

“王小箭:西方美术史的汉语误译问题”

三、“文艺复兴”( renaissance )和“人文主义”

( humanism )的误译英语“文艺复兴”来自法语的renaissance,re-这个前缀知道英语的东西是“重复”“再说一次”的意思,naissance在法语中是“ 也就是说,是rebirth (再生)的意思,也就是说“文艺”这两个字是在汉译时加入的。 人文主义的英语是humanism,这个词是human加上后缀=ism (主义),在英语中human绝对没有“文”的意思。 那么,为什么必须给这两个词加上“句”呢? 我认为有两个理由。 第一个原因是,译者知道西方人用“黑暗时代”( dark ages )和“黑暗主义”( obscurantism )来表达中世纪的无知,“文”在中文中是“野”和“蛮”。 第二个原因是中文翻译者自己不懂。 我推测这也不能理解网民表现裸体的“野蛮”行为,但不能否定在西方得到充分肯定和尊重的艺术。 这只是加上“文”字,让自己和网民放心。 这种担心在我的学生中得到了证实。

“王小箭:西方美术史的汉语误译问题”

我曾经在教室里提问过:人文主义是人性的解放,它是解放了的人的灵魂还是肉体? 所有被提问的学生都回答了“灵魂”。 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是人的灵魂还是肉体? 答案是一样的。 于是我把幻灯片放在他们身上,开始问一次问题,他们依然回答“灵魂”。 每次回答时,我都会问:“再仔细看看,你看到的到底是肉体还是灵魂? 我不断追问,他们终于犹豫了,困惑了,表现出了不相信自己眼睛的态度。 在接二连三的裸体作品面前,学生感到困惑。 明明是“人文主义”,怎么表现的却是“人肉”? 同样的问题有:1.按理说裸体作品表现肉体的可能性高,还是灵魂的可能性高? 2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解剖人体,他们是为了了解人的灵魂,还是为了了解人的肉体? 3 .人体写生来自文艺复兴时期。 在人体写生课上画模型吗? 还是描绘他们的灵魂? 还是画他们的肉体? 最后,学生非常不情愿地承认了肉体。 实际上,即使是所谓的“人体美”,也是指肉体的美。 只是在我们平时说的时候把观察力放在“美”上。 因为中国“谈肉色变化”“不看红楼”的唯心主义道德观让中国人,特别是年轻人,无法正视人的肉体。

“王小箭:西方美术史的汉语误译问题”

同样的错误也出现在中文版的《哈姆雷特》中,最代表人文主义对人类肯定的《优秀动物》( paragon of animals )被翻译成《万物灵长》,承认完全无视了文艺复兴人文主义和中世纪基督教的基本差异。 后者赞美人的灵魂,鄙视肉体,否定人的欲望,认为肉体不过是灵魂的肉体,人活着是为了通过肉体的操劳而死后灵魂升天。 《灵长》的译本明显强调的是灵魂而不是肉体,但animals明显强调的是肉体而不是灵魂。 后来的达尔文进化论,马克思的“劳动创造者”继承了莎士比亚的“动物说”,抛弃了中世纪的“灵魂说”。 当然,《万物灵长》的翻译很可能考虑到了文学修辞的必要性,但中国的动物分类学也给人所属的动物类别primate扣上了“灵长类”的帽子,说它是“灵长类”也不能用同样的理由来解释。 primate和primary、premier、primitive是同族语,表示“原初”“第一”“主要”的意思,没有“灵魂”的意思。 我没有研究过动物分类学,但是西方动物分类学把人类称为动物中的“第一类”,我相信莎士比亚的“优秀动物”和达尔文的“高级动物”是不相容的。 必须直接来自达尔文的进化论。 莎士比亚所谓的“优秀动物”,达尔文未必想追究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的进化关系。

“王小箭:西方美术史的汉语误译问题”

既然人类是动物,物欲是正常和正当的,莎士比亚的另一部重要作品——《威尼斯商人》,通过犹太富豪夏洛克让威尼斯商人安东尼奥割肉还债,同时强调人类肉体和物质财产的重要性,取代世俗法院, 树立了摆脱中世纪禁欲主义、脱离教会统治的世俗政权城市的超物质欲望,并肯定了:1.不割舍钱财的人。 2 .肉体的无限价值和不可侵犯性3 .贪婪的合理性和合法性。 正因为如此,故事的情节是,威尼斯商人安东尼奥借助辩护人出色的合法手段,获得了犹太富豪夏洛克的所有物,而置于“不义”之地的小人,并不是获得他人所有物的威尼斯商人,宁可不花钱也要在里面。 遗憾的是,由于几乎都是天生的道德唯心主义,我们很容易将《威尼斯商人》中对犹太富豪夏洛克的法律制裁简化为“罪有应得”、“恶有恶报”的道德报复,从中我们所依赖的道德快感

“王小箭:西方美术史的汉语误译问题”

我不知道夏洛克为什么要分解安东尼奥胸部的肉(希望你不记得了)。 虽然不是腿和其他地方的肉,而是“切其手指”“切其耳朵”,但是光看米开朗基罗的“大卫”像就能知道胸肉对男性人体意味着什么,这个象征(男性)的力量+完美=伟大的人文主义代表作。 相反,莎士比亚告诉了我们“大卫”像最重要,最具象征意义的(男)人的力量+完美=伟大的部分在哪里。 另外,用富豪夏洛克的财产告诉了我“大卫”的单侧胸肌的价值。 这是“人肉主义”还是“人文主义”按照中国文人的标准,这个“大卫”不过是一个站在两边当警卫、剥皮的糙汉子,连“文”字都不会说。 不是西方人文主义本身错了,而是外国人不知道什么是“人文”。

“王小箭:西方美术史的汉语误译问题”

如果安东尼奥胸肉和“大卫”胸肌之间的相互解放关系是我人为建立的或无关的巧合,那么“哈姆雷特”中对那个人的著名赞美和“大卫”像之间的这种关系就是人文主义的必然,两者的 根据比较文学理论承认这种parallelism (平行)的比较,我想知道“大卫”在赞美什么。 请读《哈姆雷特》中赞美的名言。 想知道这句名言的人现在怎么样了,请看“大卫”的像。

“王小箭:西方美术史的汉语误译问题”

文艺复兴时期的威尼斯无疑是商人的天下,他们不仅争夺财富,还四射肉欲,反映在威尼斯画派的作品中,综合了肯定肉欲的女性人体和象征财富的黄金画框。 威尼斯画派的作品比佛罗伦萨画派的作品好,至少不比后者差,是因为女性不是“高贵的理性”“伟大的能力”的典型代表。 因为佛派的代表人物之一米开朗基罗不仅是强壮男性的人体,也将强壮伟大的“灌流”传递给女性人体,当然佛教派也成为了当时的代表人物。 二是因为在西方男权社会,人以man为代表。 man可以指人。 woman不行。 因为有human这个词,没有hu-woman这个词。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歌颂人。 表现男性的作品当然比表现女性的作品更有“人”性。 三杰中拉斐尔排名最后,与描绘女性主题无关。 中国山水画排在首位,仕女画在最后,笔墨在上,颜色在下,也是男权的结果,和艺术水平没有任何关系。 三是因为佛罗伦萨画派的作品占据了教会的宗教主题素材,而威尼斯画派的作品大多占据了世俗空之间的神话主题素材。 因为这种政治代表性很弱。 因为在宗教文化中是“不登大雅”,对文艺复兴的政治意义也相对较低。 薄伽丘的《十日谈》也正因为与教会有关,才更具时代价值,但不应光看这本书就看亵渎教会的一面,而应看肯定教士出轨行为的一面,这是人文主义者与封建道德家的重要区别。 这三点可以说都符合老栗的名言:重要的不是艺术。

“王小箭:西方美术史的汉语误译问题”

事实上,赞美肉体不是灵魂,肯定人的欲望不是禁锢人的欲望,而是人文主义作品和文艺复兴代表作的重要特征和标准,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之所以是文艺复兴代表作之一,是因为讽刺了中世纪骑士精神 莎士比亚之所以歌唱人类的理性,是因为(科学的)理性不能说明神、灵魂、精神的存在,相反也能说明它不存在。 逻辑学有一个典型的悖论命题:上帝能否创造出他举不起来的大石头。 结论是,如果他能创造出来,一定抬不起来,所以神万能的论断就不成立。 下一个问题是,如果上帝不是万能的,谁不能成为上帝? 但是,只有一个神。 谁负责? 谁做不到呢? 这样一直听下去,结论只有制度化民主主义。

“王小箭:西方美术史的汉语误译问题”

科学理性更容易说明灵魂和精神是否存在,解剖打开人体一看就知道,但结果还没有发现,今后的人也没有发现。 之后,理性主义思想家笛卡尔把合理的解释做到了极致:把无可置疑的事实——自己的存在作为怀疑的对象,合理地说明了它是否存在,结果用他的怀疑解释了他所思考的,推论了他不存在就无法思考的逻辑,“我思考我 达芬奇的“镜说”,要让自己排除镜子中物质上不存在的东西,做法很简单,镜子里不存在映不出来的东西。 无论是神、灵魂还是物质上不存在的真实性,都会被排除在镜子之外。 这就是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原型! 他认为艺术家的任务是把自己的作品当作镜子来表现所看到的物质世界,但必须合理优化解决。

“王小箭:西方美术史的汉语误译问题”

四、la lumière是“启蒙”吗?

我的老朋友张保琪在艺术国际网上提出了“启蒙还是自觉”的题目。 》的投稿中,我在回信中陈述了自己的意见。 一直以来,在西方美术史和西方文化史课上谈论“启蒙”一词的翻译问题,但遗憾的是,接受过教科书标准答案和应试教育的学生,只在乎我是不是在胡说八道,总之等于白说。 我对张保琪回帖说的基本上是我在课上说的,现在整理充实,形成完美的文案。

“王小箭:西方美术史的汉语误译问题”

张保琪问他的《启蒙还是自觉? 》中应用英语和德语的对应表达,德语的就不说了(一是因为德语少,二是因为中文版的西文著作多由英文版翻译),所以英语启蒙一词是enlightenment。 这个词的词干是light (光、光、辉),加上-en变成动词,意味着“点火”和“照亮”,再加上后缀-ment变成动名词。 张保琪在回帖中还提到了enlight。 这句话的意思和lighten基本一样,但通常不是物质的光,而是用来比喻思想的光和光辉,所以其动名词的形态也是enlighten和Enlight的,如证明、教导、启蒙、解惑等。

“王小箭:西方美术史的汉语误译问题”

我知道“启蒙”一词来自法国的“启蒙运动”,但“启蒙运动”在法语中应该是la lumière,直译成英语的话应该是the lightenment而不是enlightenment。 la是法语的定冠词,相当于英语的the,lumière是英语的light的意思,大写字母成为专有名词,英语也一样。 法语语法大多数和英语一样,lumière也有自己的动词( allumer=lighten,illuminer=enlight )和动名词( alluminage和illumination=enlightenment ) 同样的例子有“法国革命”的译本。 法语方面,法国大革命应该是la r volution,一对一翻译成英语应该是the revolution,但是英语是the french revolution (法国大革命),中文翻译成英语的基础上加上“大”字, 很明显,法语翻译成英语的原义( original meaning )成分多,附加解释( extra-interpretation )少,翻译成中文的多,附加解释多,原义少 第一,语言、文化之间有同等程度的差异,关系越远,原义保存的越少,附加的解释越多。

“王小箭:西方美术史的汉语误译问题”

回到“启蒙”一词的翻译上来,错误是无法计算的,但确实阻隔了语言的意义,特别是文化和历史意义。

首先,封住了与中世纪的对应关系和对中世纪的否定。 了解欧洲历史的人在中世纪有“黑暗世纪”的说法,英语叫德克·阿加西,法语叫l'ge des ténèbres。 dark和ténèbres都是“黑暗”的意思,这显然是对中世纪的否定,就像中文中的“黑暗无法无天的旧社会”一样,这个命名显然不是自我命名( getting name ),而是由他人命名( given name )

“王小箭:西方美术史的汉语误译问题”

当然,两者也有可能都是后世命名的,但如果这样假定,就必须弄清楚后世同样否定中世纪的17世纪为什么不能成为“光明(时代)”。 第一,我认为,由于17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古老的瓶装新酒层出不穷,文学艺术没有摆脱宗教主题的素材,政体保持着中世纪的政教一体化,世俗政权的合法性依然取决于教皇的加冕。 18世纪的文学艺术基本上世俗化了,洛可可艺术表现了贵族的日常生活,包括打哈欠这一最无神论的场景。 夏尔丹表现了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这些可以被称为“生活唯物主义”。 狄德罗的小说《Jacquesle Fataliste ETSONMatre》( Jacquesthe Fatalistand Hismaster,汉译《宿命论者杰克及其主人》)公开表示,将上帝的安排替换为宿命论,并由此发生, 著名的百科全书派将《圣经》的知识替换为人类的知识,《民法》将《圣经》的权利替换为人类的权利,拿破仑的加冕是世俗政权告别教权的仪式。 当然,最重要的是资产阶级(第三级)推翻僧侣(第一级)和贵族(第二级)统治的法国大革命。

“王小箭:西方美术史的汉语误译问题”

其次,屏蔽了“光明”的西方文化属性。 《圣经》第一句话是“神说有光,那里就有光”,从而光具有神的属性,这个属性是艺术中神性形象的光环。 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吹嘘说“太阳王”( roi de soleil )应该被视为自我神圣化。 中国艺术中的神性形象也被赋予佛像和菩萨像等光环,但这是来自印度的宗教,众所周知印度在语言和种族上接近西方,属于印欧语系和白人系。 因为经过文艺复兴和17世纪的理性主义,神之光逐渐被真理之光取代,神是真理的化身,所以这个神化的真理也拥有和神一样的最高地位。 至高无上的真理面前,没有说教他人的权利,也没有启蒙的权利,用我们熟知的语言来说,“真理面前人人平等”,这与信教崇拜的“神面前人人平等”具有同样的绝对性。 法语定冠词+大写名词和英语一样,代表事物的绝对属性。 因此,la lumière(the light )只有绝对属性的光,也就是真理的光。

“王小箭:西方美术史的汉语误译问题”

最后遮蔽了光在西方绘画中的重要性和洛可可绘画光明的着色。 西方文艺复兴以后绘画的光的表现,在画面上要么遵循神创造的自然光,要么画家把自己变成画布上创造光的神,我们今天用的电灯是爱迪生创造的光。 根据西方美术史记载,只强调巴洛克风格的光是因为巴洛克风格的亮部和暗部的强烈对应,而洛可可风格的画是照亮暗部的,整个画面充满了la lumière,既是亮部也是暗部。

“王小箭:西方美术史的汉语误译问题”

五、《社会学》( sociology )、《符号学》

( semasiology )等误译在这几年成为艺术圈的热门话题,也成为硕士论文的要求,这是西方工具理性的核心。 做法就是工具。 但由于误译,做法变成了证书和资格证书,不是认知工具,而是召开问题报告审查会,我见到研究生大谈社会学,论文中很少看到社会学用语。

“王小箭:西方美术史的汉语误译问题”

我们知道,每个学科都需要自己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否则,就成不了学科。 也知道西方文化的工具合理性和逻辑的中心主义。 这些集中体现在学科命名上。 这些学科的命名在转换成中文后,都只有一半是正确的。 错误的一半代表了做法论、工具合理性和逻辑中心主义。 西方的学科命名有两种。 以英语为例,一个以-ics结尾。 例如mathematics、physics、phonetics、semiotics等。 另一个以-logy结尾,如sociology、psychology、phonology和semasiology。 先不说以-ics结尾,以-logy结尾的命名都是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但-logy这个结尾是研究方法,在英语中是“逻辑”的意思,在中文中误译为“学”。 连“逻辑”这个词都不能音译,也就是中文里找不到合适的词,所以就不要说-logy了。 那么为什么要添加-logy呢? 因为人类有两种面对现象界的方法。 一种是感性的、经验的,比如我们的经验中有蚊子。 面对这种现象,我们想清除它。 另一个是理性逻辑,不是选择杀死蚊子,而是研究其生理结构、生活方式。 杀死蚊子并不是普遍的意思。 因为还有其他蚊子。 研究蚊子有普遍的意义。 因为,我们可以告诉所有人这个蚊子在做什么。 这种合理的认知是一种逻辑方法,也称为“通过现象看本质”。 所以用合理逻辑的方法认知事物就有办法,不用到处找办法,也不用主张自己用什么办法。 因为面对逻辑不同的事物是不同的学科,所有事物都可以通过逻辑的方法认识,西方学者称他们的文化为“逻各斯中心主义”( logocentrism )。

“王小箭:西方美术史的汉语误译问题”

logos是希腊语,英语中衍生出logic (逻辑)和-logy (逻辑),例如sociology (被误译为社会逻辑、“社会学”)、psychology (心理逻辑、“心理学”)两种语言, 另一种是dialogue (对话)、monologue (独白)等语言)和-logue (对话),所以德里达将逻辑中心主义和声音中心主义( phonocentrism )结合起来,写成书 中国文化正是书写中心主义( writing-centrism ),这是我说的,不是德里达说的,英语也是我做的。 在西方的标志中心主义文化中,语言(-logue )和逻辑(-logy )被统一为标志( logos ),这对于中国的书写中心主义文化来说是不可思议的,但实际上是窗户纸的事情。 由于中国的书写中心主义以文字为内容是比较有效的语言,所以“白纸黑字”“立字证”“识文断字”备受推崇,并且衍生出“文人”“高雅”“文化”“文明”等概念,正是中国最先发明了造纸术和印刷术 由于西方的逻各斯中心主义以逻辑为比较有效的语言,所以大部分学科在研究对象的名称后面加上-logy (逻辑),以区别于不需要逻辑的日常语言(这几个已经说过了,不再重复)。 。 所以,西方古代没有发明造纸术和印刷术,而是发明了逻辑学。 “白纸黑字”是比较有效的语言的书写中心主义的国家,无论如何都无法理解以逻辑为比较有效的语言的西欧的标志中心主义,所以很明显-logy的读音是“逻辑”,被翻译为“学”。 逻各斯中心主义国家的人们也不理解他们以逻辑为比较有效语言的系统不需要造纸技术和印刷术来保证“白纸黑字”,因此也赞扬了中国古代的这两个发明。 相反,不是西方人的赞扬,中国人也不知道造纸术和印刷术是如此伟大,直到今天还是一头雾水。

“王小箭:西方美术史的汉语误译问题”

这两个中国的发明对西方文化的作用最先推动了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我们知道宗教改革的第一要务是翻译《圣经》,信徒手里各有一本。 结果,《圣经》的说明权交给了各信徒,结果教会机构的话语权根本动摇了。 “人手一本”的技术支持是造纸术和印刷术。 在欧洲,印刷术首先出现在德国,德国第一台印刷机印刷的第一部着作是《圣经》。 下面是在百度上找到的解释,和本文的说法基本一致。

“王小箭:西方美术史的汉语误译问题”

西方的逻各斯中心主义,也就是语音中心主义和中国书写中心主义最明显的区别体现在个人发言上,中国个人发言基本都是照着稿子读,偶尔抬头,马上低头看稿子,就像游泳换气一样。 西方的个人发言基本上,如果不是正式的问候或论文朗诵,偶尔看看讲稿吧。

“王小箭:西方美术史的汉语误译问题”

六、结束语

本文列举的是有重大影响的误解和误译,这对误译的纠正影响也很大,所以只需抛砖引玉,欢迎有识之士批评指正。

标题:“王小箭:西方美术史的汉语误译问题”

地址:http://www.og5o.com/hyjj/201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