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83字,读完约3分钟

中国经济网3月28日电(记者林毅平)“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增加就业是贫困家庭脱贫的一条直接、有效、相对稳定的途径。3月26日,中国扶贫开发协会正式启动杭州贫困地区高校毕业生扶贫项目。该项目计划在2017年至2020年间动员1000多家企业,每年在杭州及周边地区为贫困地区的大学毕业生提供约1万个就业岗位。

图为中国扶贫开发协会贫困地区大学生扶贫项目启动仪式。中国经济网记者林毅平/照片

图为中国扶贫开发协会常务理事袁文贤在贫困地区大学生扶贫项目启动仪式上的讲话。中国经济网记者林毅平/照片

中国扶贫开发协会常务理事袁文贤在启动仪式上说,贫困地区高校毕业生扶贫项目坚持精确扶贫和扶贫相结合的原则,服务对象是贫困地区高校和高职院校的毕业生,特别是贫困家庭中已办了卡的孩子。该项目首先在杭州启动和试点。杭州是一个发达的沿海城市,对人才需求旺盛,就业机会多。同时,通过对口支援,在贫困地区的劳动力转移、教育和扶贫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近年来,在党中央、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力量的支持下,通过助学贷款、勤工俭学、困难补助等多种方式,解决了贫困家庭子女上学难的问题。上学的最终目标是有效就业。只有通过就业,我们才能实现一个人和整个家庭摆脱贫困的目标。否则,上学可能无法摆脱贫困。贫困地区高校毕业生扶贫项目将面向全国、面向全社会、面向所有建档建卡的贫困家庭,探索创新,稳步推进。

打通教育扶贫“末端梗阻” 支持贫困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扶贫工程启动

图为杭州市副市长谢双成在贫困地区大学生扶贫项目启动仪式上讲话。中国经济网记者林毅平/照片

杭州市副市长谢双成在讲话中说,杭州市自1997年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结成帮扶同盟以来,积累了劳动合作和帮扶的经验。在做好对接和帮扶工作的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市场优势和区域优势,为贫困地区大学生就业难做出贡献,通过吸引就业帮助贫困地区家庭脱贫。

图为项目实施者杭州汉通职业技术学校校长李水龙介绍试点项目。中国经济网记者林毅平/照片

实施该项目的韩通职业技术学校校长李水龙告诉中国经济网记者,2015年底,杭州韩通职业技术学校开始在贵州试点就业扶贫项目,2016年,贵州省遵义市安排近1000名贫困家庭学生在杭州工作。目前,汉通已初步形成了“统一标准、地方培训、异地就业”的新型扶贫模式。学校为资助毕业生组织为期两周的免费职业素质培训。考试合格后,根据所学专业对杭州用人单位进行网上面试,全程跟踪学生就业情况,提供后续素质培训和学历提升,维护就业学生的合法权益。

打通教育扶贫“末端梗阻” 支持贫困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扶贫工程启动

图为出席贫困地区大学生扶贫项目启动仪式的代表在杭州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参观交流。中国经济网记者林毅平/照片

当天下午,参加“贫困地区大学生就业扶贫支持工程”启动仪式的部分贫困地区扶贫办、扶贫开发协会、高职院校负责人参观了中国杭州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并与杭州部分知名人力资源服务公司进行了座谈交流。

(编辑:袁静)

标题:打通教育扶贫“末端梗阻” 支持贫困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扶贫工程启动

地址:http://www.og5o.com/ppzx/121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