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17字,读完约4分钟

中国经济网北京4月20日电(记者邵希伟)作为第七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电影市场四大行业对话之一,由编剧协会主办的“第三届中国电影编剧论坛”今天上午在北京举行。本次论坛的主题是“2017年中国类型电影的创作”,很多嘉宾对未来几年中国类型电影的创作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论坛网站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记者邵锡伟/照片

中国电影正处于向类型化发展的阶段

论坛上,《绣春刀》的编剧应岱臻介绍了自己创作《绣春刀》的经历。她说,在创作类型电影时,他们有时会使用反类型或混合的方法。对此,电影制片人兼发行人、北京橙乐新娱乐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裁韩晓玲认为,这实际上是类型电影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会出现的一种技巧,或者说是一种创作逻辑。

对此,北京电影学院副教授、《智取虎山》编剧吴冰表示,“杂”的概念出现在中国电影类型学的进程中,这与中国电影的市场环境有关——类型电影的创作离不开类型观众。然而,目前中国的观众还没有被打出来,他们很容易被这个话题所影响:“也许这部(电影)本来就不是我的菜,但最近却成了热门话题。为了和办公室里的其他人聊天,我也会去看他们。这将滚雪球般地迅速扩大一个主题的商业化效果。”吴冰说,在中国目前的电影市场上,受“热门电影”特点的影响,很多电影很难严格按照西方电影的创作规则来创作。吴冰说,西方电影市场对类型电影的理解比中国更早、更透明,他们也总结了许多创作类型电影的经验和方法。目前,中国电影的“混血儿”是借鉴西方经验,以达到传达需求的目的。

中国电影正向类型化发展 编剧:期待科幻电影但不会成功

在这方面,吴冰举了两个例子:主题电影和家庭娱乐电影。

据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记者介绍,大多数“主旋律”电影都不受市场青睐。然而,近年来,博纳影业不断推出《智取虎山》、《湄公河行动》等商业题材电影,取得了良好的票房成绩,形成了一种类型化的创作模式。吴冰说,主题商业化或主题类型学的话题已经讨论了很多年。归根结底,是如何让观众更好地接受所谓的主题电影,而接受的手段就是主题电影的商业化和类型化。“家庭趣味电影”需要满足不同年龄和背景的观众的口味,所以电影会吸收更多的类型电影的经验,这就导致了所谓的“杂”类型状态。

中国电影正向类型化发展 编剧:期待科幻电影但不会成功

吴冰说,随着不同类型电影的经典电影的出现,一些中国电影观众的口味可能会逐渐稳定下来,电影创作者有证据遵循的类型内容将变得越来越清晰。“现在可以说它是(中国电影类型学)进程中的一个阶段,呈现出混合类型学经验的使用状态。”

科幻电影成为编剧们最期待的主题

五位客人发言。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记者邵锡伟/照片

当谈到2017年中国电影市场对电影类型的期望时,许多编剧都表示希望科幻电影能够出现。

《香港Ku》的编剧苏亮说,他非常喜欢戏剧电影,但目前中国电影市场上还没有这样的电影。

应岱臻说,她个人希望会有好的喜剧电影。此外,她希望能看到一部像《怪物猎人》这样的奇幻电影,它有一个规则而完整的叙事。她说:“我希望那些真正属于中国的好看的科幻电影能够被拍摄下来。”

吴冰表示,中国电影有多元化的趋势,未来中国观众也将看到更多类型的电影,其中科幻电影的增长速度最快、趋势最明显。不过,他也表示,在短期内,硬科幻题材的电影将不得不等待,但软科幻内容的电影在未来肯定会有最明显的上升趋势和最大的产量。

电影《爱圣人》(Love Sage)和电视剧《好先生》(Good Sir)的编剧李姣也表示,她非常喜欢软性科幻小说的内容,尤其喜欢将现实主义的故事融入科幻小说的内容。她说:“我们都可以看到,无论是硬科幻小说还是软科幻小说,科幻小说在被批准的题材中占了很大的比例。”未来一两年可能会有一个可怕的现象,那就是每部电影都会有一点科幻色彩。”

中国电影正向类型化发展 编剧:期待科幻电影但不会成功

宋方金:目前,科幻电影和英雄电影不会成功

宋方金在论坛上发言。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记者邵锡伟/照片

在论坛上,编剧宋方金发表了主旨演讲。他认为科幻电影和英雄电影目前在中国不会成功。

具体来说,他断定中国科幻电影在20或30年内不会成功。但是如果你把科幻小说变成幻想,那就不一样了。他说:“在我们的文化土壤中有着奇妙的基因。当你听到抢劫,抢劫,转世,和转世,成人和儿童会发光的眼睛。”

最后,宋方金还认为,中国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会有超级英雄电影。

标题:中国电影正向类型化发展 编剧:期待科幻电影但不会成功

地址:http://www.og5o.com/ppzx/126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