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64字,读完约4分钟

徐邠:扬州大学美术设计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壁画学会会员

王加仁:扬州职业大学艺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壁画学会会员

本报记者(以下简称) :两位老师很好。 首先衷心祝贺徐老师的漆画作品《大渊报道》、《我的故乡》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美展。 这样,除了你和李梅老师等合作的两幅漆画作品入选外,今年你还有四幅作品入选。 像全国展这样的大展有这么多作品,能进展,真的不容易。 在迄今为止的全国美展中,王老师的漆画作品也多次入选、获奖。 俗话说“梅花的香来自寒冷”、“无耕无收”,两位老师的作品能频繁入选全国大展也不是偶然的。 请两位老师谈谈自己的创作过程和感受吧。

“漆画最终还是看画”

徐邠(以下称徐) :这两幅插图都是采访汪曾祺的作品,汪老的作品也是一直喜欢的作品。 另外,汪老还是我们扬州地区的高邮人。 之所以选择用刻漆的形式表现老先生的作品,第一,觉得这个形式可以表现作品的时代氛围,也彰显了扬州漆画技术的优越性。 两者结合起来,也是为了强调扬州因素吧。

“漆画最终还是看画”

雕漆作品有点像版画的效果,版画是平面的,但雕漆有层次感,像浮雕一样,表现岁月的沧桑感很好。 创作时,特意将刻漆中的瓦灰加厚,然后去除表面的漆层,留下多个瓦孔,可以产生砖雕般的效果。 画面比较朴素,原始,接近作品中的年代。 一开始,我想用漆器表现,但我做了另一半。 意识到感觉不对,充分考虑后,决定还是选择了漆雕的形状。 另外,现在的漆画展中,磨漆作品多,刻漆作品少。 在外地,我很少看到粉刷作品,但扬州人还是很擅长粉刷的。

“漆画最终还是看画”

王加仁(以下简称王) :确实,每次制作参展作品都花了很大的精力。 从第7届到第10届,除了第8届没有参加以外其他都参加了,但同时作品入选、获奖。 从第七届开始,不仅仅是扬州,江苏省在全国画展上的漆画入选达到了零的突破。

“漆画最终还是看画”

因为和徐老师一样在高中工作。 之所以进行这样的创作是因为在完成教育任务后,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做的。 同时,没有创作经费,时间和金钱都是自己的。 每部作品短则半年,长则两三年,我经常失眠怎么创作。 我记得创作《中国红》时,光草稿构图就有十多篇稿子。 当时也看到了我们学院某老师穿的这样的花布裙子,很有灵感。 鲜艳的红色、美丽的牡丹图案代表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这种充满中国乡土气息的花布深深地打动了我。 于是我选择了这块具有民族特色的花布作为视觉要素,以西方现代构成的形式为相关要素,精心构思创作了这部作品。 我大气的佛山银朱展现红布颜色,用高雅华贵的金银箔展现凤凰图案,用生动的天然卷贝壳展现牡丹,综合运用镶嵌、堆砌、打磨、描金画以前流传的技术方法,作品完成后印象深刻。

“漆画最终还是看画”

记: 1984年漆画在5年一次的全国美展上成为单独画种以来,扬州画家的作品也入选不少,从第7届到今年的第12届,扬州各有作品入选。 多少次来,全国美展中的漆画展现出了怎样的快速发展态势、审美情趣? 扬州漆画的迅速发展有什么指导意义?

“漆画最终还是看画”

王:对展出的作品进行了总结。 大体上有以下共同点。 一个是装饰性很强。 二是包含在积极精神中。三是除了运用以前流传下来的要素外,还多运用西方的构成要素。 四是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具有现代、时尚、较强的艺术感染力,比较抒情。

“漆画最终还是看画”

漆画是古老而年轻的画种,制作过程繁杂而辛苦,大漆会引起过敏。 总结一下,漆画毕竟是看画,看其形式感和艺术感染力。 扬州漆画化学漆多,画面效果好,形式丰富,大漆做不到这一点。 用大漆制作的漆画一般都很深、单一,化学漆不受此限制。 这是扬州乃至江苏漆画的优势。

“漆画最终还是看画”

应该说,全国美展参展作品多、水平高,集中展示了中国当代艺术创作蓬勃发展的面貌,以及中国艺术家对艺术的追求和探索,对包括扬州、漆画、油画、国画等画种在内的全国艺术事业未来迅速发展的趋势起到了启示和诱惑作用

“漆画最终还是看画”

徐:我看了这几年全国美展的漆画,漆画越来越多,画的成分越来越多,表现形式也更多元化,漆画逐渐呈现漆画和油画、漆画和中国画之间的形式,漆画越来越少。

现在,扬州从事漆画创作的人不多,首先集中在高中教师身上。 我这里说的是漆画的创作,不是一个制作。 刚才王老师说使用化学漆是扬州漆画的特色。 另外,扬州漆画创作主题的素材很好地看到了江南的景色和风土人情,整体格调比较清秀柔和。 我认为这也是扬州漆画的共性。 记者吴娟

标题:“漆画最终还是看画”

地址:http://www.og5o.com/hyjj/20135.html